发布时间: 2017.11.24 来源:超级管理员
吴贤林
鲤鱼山属常山县天马街道蒲塘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城南偏东3.5公里。村中居民,皆姓张。据《张氏宗谱》载:张姓于清乾隆年间由江山县迁此,因村后山形似鲤鱼,故名。
为什么叫鲤鱼山,这里有个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有两位神仙在江郎山上下了一盘棋,三天三夜不分胜负。第四天,两神仙沿着木棉岭古道往常山游玩,他俩一会儿腾云驾雾在空中,一会儿装扮成普通百姓沿古道悠闲行走。从砚瓦山过来后,他俩觉得风景特别美,和风骀荡,天空变得明净高远,沿途群山如锦,满目绿意。看那马车溪潺潺流水,水是那么清澈;看那群山秀丽,是那么的秀气。
当他俩走到长圩凉亭边上时,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翁穿着蓑衣在常山港边上垂钓。两神仙看了一会,觉得这老翁钓鱼与他人不同,凡钓到小于手掌大的鱼都放掉,只有钓到大鱼才装进鱼篓里。两仙人觉得好奇,便与老翁开个玩笑。于是暗使法术,使老翁好半天钓不到鱼,明明看到浮牌在下沉,一拉钩钓上来的却是破布巾、烂木棍。一个多时辰了,一条鱼也没钓到。老翁边抛钓杆边叹气,自言自语说:“看来今天一家人只能饿肚子了。”因为老翁儿子残疾,一家三口每天仅靠他钓鱼卖钱再买米充饥。
两仙人听了老翁的话,愧疚感油然而生,顿觉不该开这种关系到人家吃饭的玩笑。于是,两仙人又暗使法术,让老翁很快钓到许多鱼。眼看鱼篓就要装满了,老翁又自言自语地说:“下最后一钩,不管钓到什么鱼,都要回家了。”
两仙人轻声说:“我们赌他最后钓一条什么鱼。”谁输谁出钱将这条鱼买来放生。于是两仙人各在手掌上写了字。
不一会,老翁钓上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两仙人将手掌松开,各自的手掌上都是“鲤鱼”两字,两人没输也没赢,只好各出一些碎钱对老翁说:“老兄,最后这条鱼卖给我们行不?”老翁正愁今天钓的鱼多,太重,正求之不得,说:“看你两位客官不是本地人,若要吃鱼,这条就送给你们吧。”两仙人说:“使不得,使不得。还是卖给我们吧。”
两仙人买了大鲤鱼后,商量说:“这常山港反正鱼很多,不如我们找条清澈的小溪给它放了,让它有个新的归宿。”于是,两仙人又腾云驾雾,在空中寻找一条合适的小溪。
这时,正巧另一位神仙在空中游玩,远远地看见他俩捧着条大鲤鱼,取笑他们说:“你俩怎么破戒了,怎能吃人间的鱼呢。”两位仙人听了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说:“你看仔细了,这是鱼吗?”于是随手一丢,大鲤鱼落地之处瞬间变成一座极像鲤鱼的山。 这就是鲤鱼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