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真的, 才华就是真的”——专访著名作家毕飞宇

发布时间: 2016.11.02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 罗东哲文/摄

  “我喜欢和日常生活离得特别近。打个比方吧,我更愿意看到少妇拎着奶瓶,而不是捧着一束花。这里很好,和我喜欢的一样。”10月29日,行走在古城衢州,毕飞宇望着熙攘人群笑说,“就和待在太精致的地方写不出东西一样,生活化的东西,更能吸引我。”

  这位在苏北乡间长大的作家和以往请来的作家不同,毕飞宇此次来衢,原本只是一个私人的行程。不过,媒体的消息很灵通,而他在见到自己作品的读者后,也从不拒绝签名、合影,甚至也愿意坐下一起聊一聊文学。

  也许是记者出身的缘故,毕飞宇很懂得在采访时抖出几个包袱,但他又是低调之人,希望能更多介绍此行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与许钧

  都是我的领路人”

  毕飞宇的小说《上海往事》曾被张艺谋拍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编剧也是他。中篇小说《青衣》,被导演顾长卫和康红雷先后看中。《哺乳期的女人》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青衣》《玉米》获中国小说学会奖、冯牧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作为中国最好的作家之一,毕飞宇自然有很多与外国同行交流的机会,但是真正让他对国外大作家有深入认识的,还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他在南京大学的同事。

  勒克莱齐奥的博学,甚至让毕飞宇感到“触目惊心”,“我就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读过那么多的书。”

  “勒克莱齐奥的知识面之丰富,学养之好,触目惊心。当他在我面前时,我就感觉这是一个无法穷尽的人。他怎么就会涉猎过那么多小说、戏剧、电影、油画、雕塑,以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精力。”毕飞宇说,每当勒克莱齐奥在南京大学开课的时候,他都会去听,“有时候听他讲电影、拉美艺术、非洲艺术,那种信息量,应接不暇。”

  而早在20年前,毕飞宇就读过许钧的翻译作品。“我在许钧的大量作品中寻找养料,以及写作的源头。”毕飞宇坦言,许钧的翻译作品,对他了解法国文学、欧美文学有很大帮助,“我们是同事也是朋友,但从个人情感上,我对勒克莱齐奥以及许钧是充满感激的。正是由于他们做了先驱,为我们铺路,我们才接触了那么多好作品,我真的是非常感激他们。”

  “在衢州,我认识了‘大’”

  “我们早就约好来看望许钧的父母,这次总算成行。”龙游塔石镇塔石村是著名翻译家许钧先生的家乡。作为许钧的好友,毕飞宇说,能来到这里,他觉得很开心,“我是江苏人,从小在南方长大,所以一走进村庄就觉得十分熟悉、美好。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回想起40多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的情景。村民的好客、许钧父母的和善,都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农民的真情。”

  当一行人跟随导游脚步走出了龙游石窟时,毕飞宇仍在窟中望着洞壁的斑纹痕迹发呆。“这里真是要让我睡不着了!”毕飞宇在此后的行程中不断提起龙游石窟,他还问许钧:“要是真是用来采石的,干嘛一定要建在地下?我猜想这里不是那么简单,肯定有其他作用。”

  在孔氏南宗家庙,生性爱和陌生人交流的毕飞宇倒显得有些安静了,更多时候,他都在观察一棵银杏或者一幅字画。“在我看来,这里是个很庄重的地方。孔子后裔南迁的历史我知道,但是来到衢州,又有了另一番感受。”他还善意地提醒同行的人,不能站在孔庙的门槛上拍照,“这样是不对的。”当孔祥楷先生请毕飞宇在签名本上提字时,他写下了:“在衢州,认识了‘大’。”他说,“这个‘大’是一种气度。”

  “50岁,

  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时候”

  51岁的毕飞宇去年才开始用手机。他坦言,自己的生活简单,写作、阅读、运动、旅游是他的日常生活。此次来衢,他也以一身运动装轻松前行。

  “对一个小说家来讲,50岁远远不是一个可以总结的年龄。我个人认为,50岁确实是一个可以翻篇儿的阶段,这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时候,不管作品写得多还是少,是一个小说家综合能力走向辉煌的开始。”虽然已经戴上了老花镜,迈过50岁,毕飞宇依然觉得自己青春未老,相信“情感是真的,才华就是真的”。

  “我最满意自己的是始终处于一个成长阶段,没有比成长这种感受更好的了。”大多数时候,毕飞宇是不写作的。如果要写,他会在9点左右起床,然后磨蹭,吃饭,做咖啡,或者泡茶,感觉到自己“宁静而通畅”了,开工,再不停顿,一口气写到下午三四点,去外面吃“午饭”。吃完饭翻翻书,日常生活才算开始。 去年,儿子出国了,毕飞宇有时也会去看望他。“我最爱去菜市场,不买,只是逛,看看当地人柴米油盐的日子。”毕飞宇说,“我喜欢看生活。这在大多人看来是特别不浪漫的事情,但对我来讲,是最浪漫的事情。”

毕飞宇在龙游红木小镇参观时,情不自禁地坐到了喜爱的红木书桌前体验。

毕飞宇给《衢州日报》读者的题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