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7.0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徐聪琳实习生程文青
“这两天放什么电影?要是喜欢,到时候过来看。”6月27日傍晚,62岁的叶雪章和妻子徐水仙外出办完事,回家路上特意去了一趟柯城区信安街道的幸福影院,看看大门上贴着近日观影目录,并琢磨着安排起了观影日程。
宽敞、整洁、现代化的影院
信安街道幸福影院是由柯城区教育体育局(文化局)和信安街道共同出资,改建原北门法庭后的综合性场所。影院大铁门上,一边贴着花花绿绿的电影海报,另一边是当月电影放映目录,除了戏曲片、武侠片、警匪片,还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在熙熙攘攘的北门街上,影院并不惹眼,但附近不少居民都知道这座充满“幸福感”的影院。
“信安街道的幸福影院是去年10月开业的。除了每周二公休,还有前阵子的中、高考时期,电影院下午、晚上各放映一场电影,周边民众都可以进厅观影。”眼看快到放映时间点,幸福影院经理朱志刚打开了影厅大门。
“很多人对公益场所存在误解,觉得环境不好。他们真应该来我们影院看看。”朱志刚介绍,幸福影院影厅内有200个座位,观影椅是沙发质地、有可翻动扶手、有编号,台阶处都有蓝色小灯闪烁提示,正前方是巨大的电影幕布。宽敞、整洁、现代化,这是幸福电影院给人的直观感受。“除了不能播放3D立体电影,其它设备真不比商业电影院差。”
三三两两的老人步入影厅——他们是日常观影的主体。“最初看电影是不要钱的,现在收两块钱,少了很多人。”来自书院社区的张恺是资深影迷,从影院运营初,就常来看电影。他说影院完全免费时,常出现放映厅爆满的现象。“过道上都坐着人,挤都挤不进来。”自从影院设定2元门票后,情况好了许多。“能看电影吹空调,和人聊聊天,两块钱其实很划算。”
传递更多人幸福感
有人不理解,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电影院为何还要设置票价,朱志刚解释道:“小小的门票门槛确实帮助我们限制了人流量,保障观影安全。而这些门票钱最也是投入到影院设施中。”
来影院次数多了,不少老人都结识了新朋友。“不是一个社区,看了同一部电影后也能说上话。”74岁的李成玉不识字,有时播放的电影她也看不懂,但这并不妨碍她享受影院里的热闹气氛。“老人家的文化娱乐活动真的太少太少了,有了幸福电影院,他们不仅能看电影,还多了一个社交平台。”在光影流转间,朱志刚见到过很多孤寡独居和留守老人的笑容。
为满足各个观影层群众的需求,幸福影院对于排片也精心设计。除了深受老人喜爱的戏曲专场,周末的儿童专场也颇受到孩子和家长的青睐。“片子种类多是好事,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看贴近现实的电影。”6月初播放过的剧情片《牧马人》给徐水仙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商业电影院里难觅踪迹的老片子,在幸福影院登场时,都收获了好评,这也是公益影院的另一种作用。 “众口难调啊,虽然无法满足全部观众的口味,但我们依然在不断改进。”朱志刚说幸福影院就像幼芽,还在尝试性生长。“桃源七里幸福影院与我们一脉相承,都是固定公益电影院。此外,我们还坚持送电影下乡的模式,希望带给更多人幸福感。”在商业社会中用心做一份公益事业,并非易事,但只要心存希望,能获得支持与理解,这份温暖人心的文化事业终会迸发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