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6.27 来源:超级管理员
庄月江
拿到季志耀先生“和园丛书”《寸心容香》的清样,我感到特别温馨,因为十八年前,我采访过季志耀先生,并写了一则采访记,题目就叫《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寸心容香》是一本经读的好书,衢州味极浓。内容以古陶瓷考古与古建筑考古为主,这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经验之谈。作者参加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衢州市的文物普查活动与文物鉴定工作,并参与对全旺古窑址、云溪古墓葬的发掘,写出了不少有分量的科研报告,如《漫谈衢州古瓷窑》《试论衢州市全旺古窑址群的新发现及彩绘瓷的绘画工艺》,由于作者是受过高等美术教育的国画家,对于彩陶的研究,其功力,非一般考古人员可比。同样,对于我市城乡遗存的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居、祠堂、戏台、寺庙、庵堂、宝塔、牌坊、城墙)的介绍,作者除了配之以按比例的慎密图纸说明其构造,并以画家独特的观察力绘形绘色,连细微的构件也描写得惟妙惟肖,似在为读者“导游”。对于古建筑和古窑址的断代或确定事主,不仅从有关史书中旁征博引,还从大户人家的家谱中寻找线索,结论严谨。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对于一些异常现象,作者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如在《六朝及隋代陶瓷》一文中,作者对越人的墓葬中至今未发现陶俑现象,推断“如果是没有杀殉奴隶的葬俗,那么,以后的朝代也就无须用象征活人的陶俑来代替了”。我很赞同作者的这一观点。作为一种史实,这一现象,很值得史学家们探索和研究。而一席“有关中国古建筑鉴赏问题答记者问”的谈话,显露出作者古文化的涵养与渊博的学识。
《寸心容香》衢州味浓,不仅浓在丰富的古陶瓷遗址和多彩的古建筑实物散发着衢州的乡土气息,还浓在作者对衢州的名胜古迹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如衢州府城的城墙与龙游石窟的关系,如弘一法师驻锡莲花和弘一法师遗物的征集,如陈鹏年诗碑的发现,如为何建在水路要津的海神庙天妃宫在陆路通道上的大洲镇会有两座,如衢州众多的古戏台与明代戏曲繁荣的关系,如仙岩洞中摩崖石刻的诠释……翻看书页,一个个“衢州话题”纷至沓来,读者犹如行走在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作者是画家,而且是学院派画家,除了潜心创作,鉴赏亦是其经常做的一门“功课”。《寸心容香》中,除了“考古·古陶瓷”与“考古·古建筑”两辑,还有一辑“书画·鉴赏”。
“书画·鉴赏”中,作者对唐宋以降书画界的名家名作,有选择有代表性地加以介绍与评价。我最为欣赏的,对于有些事情,作者不人云亦云,能亮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最典型的,是在《不废江河万古流》中,对《美术报》上H先生“现代中国传统绘画废纸论”的驳斥,于史有据,于今有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又如在赏析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的文章里,在谈到李成另一幅《寒林骑驴图》时,认为“此画的线条用笔与宋画大相径庭……尤其是画面左侧那个枯树干,将光的效果染出来了,(这是)只有在清代郞世宁后才会出现的画法……更令人疑惑的是画里有类似弯曲的竹竿和枯枝却无竹叶……是否是竹子令人诧异……我不可能相信它是一张宋画。”
《寸心容香》的作者季志耀先生不仅是画家、鉴赏家、考古专家,还是一位养兰高手。为了观察兰花的生态,他到深山野岭挖掘兰花回来栽培,驯化,筛选出名贵品种。《衢州的兰花》不仅是作者养兰爱兰的夫子自道,也给衢州山野的兰花修纂了“花谱”。
衢州味极浓的《寸心容香》中介绍的一些古窑址和古建筑,当是衢州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与底蕴,当政者应当珍惜,老百姓应当爱护,因为它们是衢州独有的物质文化遗产。衢州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旅游行业的有识之士可以从《寸心容香》中获得诸多灵感。
丙申雨水前夕于劳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