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1.09 来源:超级管理员
特约通讯员 王凌霞 文/摄
冬日的午后,龙游县湖镇镇政府对面,一家劳保专用品店商店外的一张小板凳上,坐着一位老人,正晒着太阳打着盹。
老人名叫张坤,去年8月,刚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湖镇民风民俗文化》。书中收集了流传在湖镇境内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60余则,民间风俗40余则,共计23万字。
张坤(右)正在听乡亲讲故事。
《湖镇民风民俗文化》一书封面
与写作最有缘
1958年出生的张坤,祖籍安徽徽州,但从小就居住在龙游,并受到湖镇当地民间文化的熏陶。
高中毕业后,张坤成了湖镇原种场的一名职工,后来又被湖镇初中聘为代课教师,在该校任教语文。1984年,县文化馆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两年后,由于组织安排,张坤重返教育系统,在原种场初中担任校长。此后,他又担任了龙游生化厂担任厂长一职。2004年,由于生化厂改制,张坤下岗了。
张坤凭借在生化厂练就的一门好氧发酵技术,在新昌制药厂站重新找到了工作,并得到厂领导器重。“你在那么远的地方,家里怎么办?孩子怎么办?”2006年,妻子的一声召唤,还是把张坤召回了老家。和家人商量之后,他在湖镇解放中路开了一家劳保用品商店。打理小店之余,他也拥有了更多的时间,看书、写作……
2009年,龙游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要编印《龙游十景民间故事》,面向民众征集故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坤把平时收集到的民间故事稍作整理,并提供了10个故事。没想到,这些故事全部入选,这也使张坤写作信心大增:“我做过工人、教师、校长、厂长,后来又下岗,再到卖鞋,没想还是和写作最有缘。”
讲故事送新鞋
怎么会产生出版民间故事专辑的想法?张坤说,这得感谢一位叫童柏明的老人。
2011年4月的一天,年逾古稀的童柏明来张坤的店里串门。张坤说,平时,就有很多当地的老人喜欢聚到他的店里聊天,说些故事。那天,童柏明感慨道:“其实湖镇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没有挖掘出来,可现在会讲故事的老人越来越少了,等到我们这批人走了,这些故事恐怕也就失传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个念头随即在张坤的脑海里生成——不能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就此失落,趁这些会讲故事的老人还健在,要将这些“非遗”收集整理起来。很快,张坤就开始了寻访故事的历程。
张坤先是打听哪些人知道民间故事,又住在哪个村,然后逐个拜访。这些已经八九十岁高龄的受访者得知张坤的想法,都很愿意将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毫无保留的讲述出来。
久而久之,张坤的小店成了一个十足的“老年人俱乐部”。有时碰到老年人来店里买东西,张坤就请求他们讲述故事,为表达谢意,他们每讲一个故事,他就赠送一双解放鞋。由于岁数较大的老人在口述故事的过程中常有遗漏,有间断,很难形成一个完整故事。为理清这来之不易的故事原型,并保留其原汁原味,张坤常会因同一个故事拜访多位讲述者,再根据多个人的口述来确定该故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续写文化情缘
如果说搜集故事只是个累活的话,那么将故事整理成册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挑战了。
白天要看店,张坤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整理、编写,熬夜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2012年10月,湖镇镇成立了浙西第一个乡镇文联,张坤成了文学协会会员。在镇党委政府和镇文联关心支持下,张坤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以及民间风俗收集工作基本完成,并且形成初稿。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将珍贵的传统文化永久保留,湖镇镇政府将张坤编撰的《湖镇民间传说故事集》和《湖镇民间风俗》,作为内部刊物翻印了1000册,在乡民间广泛流传,并获得了各方人士一致好评。
去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坤结识了浙江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樟溪。两人闲谈中聊起湖镇的民风民俗话题,没想金总也是个文化迷,当即表示愿意资助张坤出版“非遗”书籍。于是,张坤将之前的《湖镇民间传说故事集》和《湖镇民间风俗》两本书的内容进一步整理扩充,使之更加完整。8月,《湖镇民风民俗文化》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首次印刷3000册。至此,前后付出近10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正果,张坤甚觉欣慰。
张坤说,作为湖镇人,能为湖镇当地文化事业做点贡献,觉得很开心。
“我现在正努力编写一套湖镇民间文化丛书,初步设想结构为人文湖镇、山水湖镇、戏曲湖镇、佛香湖镇……争取明年6月份能完成初稿。”张坤说,自己还会继续书写对湖镇的文化情缘。
除了写作,张坤都在自己的鞋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