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副刊走进最美衢州41.廿八都

发布时间: 2016.06.13   来源:超级管理员

彭程

  作者简介

  彭程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

  在廿八都古镇,一个人很容易感知时光的浩荡和幽深。仿佛内心深处的某个按钮被轻轻揿下,他的意识不知不觉中会渗融入一种浓郁而深厚的氛围中。

  廿八都位于浙西衢州江山境内,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仙霞山脉中,被崇山峻岭环抱。因为偏远闭塞,交通不便,过去很长时间里少为人知,更是鲜有游客履迹。这样倒也好,有利于保留下其原初的容貌和格调,也让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游人,目睹之时,有一种远远超出期待的惊喜。

  正值江南三月,草木禾苗皆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新绿,油菜花开放得热烈恣肆。在一片金黄碧绿的衬托下,古镇的白墙黛瓦,起伏错落的屋脊,古朴淡雅,活脱脱一幅色彩鲜明、极富表现力的画卷。

  一座叫作珠波桥的廊桥,横跨在镇边的一条小溪流上。这是进入镇子的通道之一。走在镇上用鹅卵石砌成的长长的街巷里,人很少,目光次第向远处投去,能望见街巷尽头的远山,仿佛一道宽阔厚实的绿色屏风。两旁墙面历经风霜侵蚀,斑驳漶漫,透露着岁月的沧桑。抬眼望去,突兀的门楼,高大的马头墙,飞檐翘角,远近高低地排列出一串无声的韵律。间或会从一扇敞开的木门中窥见庭院中合抱的古树,树根周边的青砖地面因为负载了太多时光的重量,明显地凹陷下去。

  查史料,廿八都地名的由来,是在北宋时期。但镇子的历史却要悠久得多。1100多年前的唐朝末年,起义的黄巢农民军挥戈南下,在山脉绵亘的此地,开辟出了一条仙霞古道。因其“操七闽之关键,巩两浙之藩篱”的重要位置,关隘拱卫的险峻地势,其后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历代的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到明清,又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三省交界处最为繁华的商埠,富足热闹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当年鼎盛时期,商行店铺、饭馆客栈鳞次栉比,商贾云集,挑夫川流。漫长的岁月中,必定发生了难以计数的故事,那些笙歌酒宴,那些追名逐利,人性里的温暖和冷酷,商业中的合作和龃龉,男欢女恋,离情别绪,一定有着可惊可喜可叹可怨的种种,既能入诗复能入戏,但一切都已湮没于岁月烟云的深处,只能任由想象力去驰骋和描画。

  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古镇的地方也到过一些,但像廿八都这样气势恢宏、风貌依旧的,还不多见。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民居就有将近40座,多为长方形四合院。门楼的檐角上,有着精致的木雕装饰,刻绘着人物、瑞兽、花鸟等,生动细腻,活灵活现。民居之外,还有不少公共建筑,包括孔庙、万寿宫、真武庙、忠义祠、观音阁等等,皆气势不凡,分别承担了祭祀、教化、劝谕等多种社会功能。徜徉在古镇的街巷间,仿佛走进了一座中国明清时期乡镇建筑的博物馆。

  或许与读书人内心深处普遍拥有的一种情结有关,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格外留意该地的文昌阁,它所祭祀的是掌管文运功名的神灵。廿八都历史上虽然只是一个镇的建制,却拥有通常在县城里才会有的文昌阁,而且绝对称得上堂皇气派。它是三进三天井格局,正殿为两层楼阁,高大雄伟,飞檐出挑。所有的梁、枋、脊檩、藻井之上,都画上了山水、人物故事以及龙凤花鸟图案,色彩艳丽。其中有不少工笔彩绘,内容不外教人如何读书做人的掌故和传说,如悬梁苦读、衣锦还乡、卧冰求鲤等。站在大殿前相连的檐廊旁,我记下了这样一副对联:“读有用书行无愧事,说根由话做本色人。”这可谓是那个时代对读书人道德人格的期许。

  目光摩挲着那些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赞叹不由得从心底涌向喉咙。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在这个古镇的众多古建筑上,被丰富地展现,被生动地阐释。可惜,一名走马观花的游人注定要陷入遗憾:那些繁复多姿而又精致细腻的美,只有充分地沉浸,才能深入地感受,而这需要足够的时间。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我体会到什么叫恋恋不舍。

  在廿八都,文化的力量是以鲜明可感的方式凸显出来的。这里最早是关塞,后来成为商埠。前者看重武力,后者尊奉财富。但岁月流水将征伐、财富冲刷殆尽,只有建筑、雕刻、绘画这些艺术形式得以抗拒时间的磨洗,留存下来。或者说,当所有那些物质事功都转换为文化的形态后,才能够获得永久的生命。这实际上是以一种自然的暗示,表明了文化的价值,标举了它在万千事物中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

  和其他古镇相比,廿八都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多样化的融合。这座古镇因驻军而兴起,又因商业而兴盛。千百年来,一代代人从天南海北移民到此,带来了各自家乡的文化。古镇的建筑样式,就分为徽浙赣闽多种风格。流行的方言也有十多种,同时为了交流的方便,又有一种类似普通话的、被称为廿八都官话的通用语。绝大多数村镇,都是因家族血缘而聚集,有一个或几个大姓,这里则不同,镇子上几千人口中,姓氏就有一百几十个。这堪称是文化融合的一个奇特的个例,因此被有关学者称为一处“文化飞地”。

  在这里,环境、人与生活的和谐仿佛水乳交融。漫步在镇上那条主要的巷子里,旁边依次是理发店、山货店、杂货店、农具店……将一种原初、素朴而单纯的生活形态袒露出来。店面后面就是饭堂和住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喝茶,择菜,脸上的表情平和从容。旁边人家的门口,一个老婆婆穿着厚厚的藏青色罩衣,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晒太阳。抱在怀里的小孙女,乌黑的眼珠盯着游人看,嘴角挂着亮晶晶的口水。人们到处都在生活,但在这样充满历史感的地方住久了,想来更容易拥有一份波澜不惊的心境,一种舒卷自如的淡定。那是岁月注入的一种蕴涵,是文化给予的一种气度。

  镇上有一种特产铜锣糕,从名字就能想象到其形状,是传统的节日糕点,有千余年历史,据称在浙闽赣一带被奉为“糕中之神”。铜锣糕由糯米、红糖、佛耳草、丹桂、茶油、枸杞、藕粉、山药、红薯粉、红枣等蒸制而成,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和复杂。陪同游览的友人,从镇上的土特产店购得两大块相赠。回京后,按照包装纸上的说明,切成条块放在锅里蒸,蒸熟后棕褐色,透着晶莹的光亮,吃起来滑腻爽口,有一种十分别致的清香。

  那是乡间的味道,是山野的气息。几次品尝时,眼前都浮现出那个被大山裹挟的遥远的古镇,那些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那种从容不迫的生活,齿颊留香的同时,内心每每也获得了片刻的微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