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记忆·古道]江南秘境,徽开古道

发布时间: 2016.04.01   来源:超级管理员

 

  编者按:近日,省林业厅评选出了30条"浙江最美森林古道"。其中,我市的衢徽古道、十里杜鹃古道、东坪唐朝古道、衢处古道、天池山茶林古道、仙霞古道、杨林古道等7条古道当选“浙江最美森林古道”。

  目前,衢州存留有近100条古道遗址。这些古道有的建于唐宋,有的建于明清,距离长短、路面宽窄不一,所通过的地形、地貌也千差万别。它们承载着衢州古人的酸甜苦辣,是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先辈留给后代永远不可复制的遗产。今天,我们推出衢州记忆古道篇,正是想借由古道,串联时光,与读者一起看历史变迁。希望这些古道能在今天不至荒废,在人们回味无尽风情中,唤醒并延续着历史与人文的记忆。

  衢州记忆·古道统筹:许彤策划:沈庆文执行:衢报传媒集团文艺副刊中心

  吴渭明

  徽开古道,是一条被称为“江南秘境”的古道。它由开化县城始,经马金镇,过齐溪,进入安徽省休宁县,再翻过马金岭至安徽省徽州,全程84公里,开化县内里程25公里。它是古时安徽进入浙江除徽杭古道之外的另一条重要古道。它犹如一幅隽永的画卷,记载的是古时徽商、浙商经商的历史记忆。

  在距离开化县城21公里,马金镇霞田村一个山坡上,有一座山岭叫青云岭,这里曾是古时开徽古道的必经路段。其关口非常峡小,现在新修建的青云岭城门依然屹立在关口。而从青云岭关口公路蜿蜒向上,经过青云庙至山顶的雄塔,仍有一段保留完好的青石板路。这条石板路曾是古时的开徽古道必经路段,也是开化通向徽州的主要通道。

  在紧挨着霞田村的马金溪旁,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名曰霞山,这是千年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霞山郑氏始祖郑慧公迷恋霞山景色,从外地迁居霞山。明代初年,开徽古道和村前的马金溪使霞山成了安徽和开化一带木材的重要集散地,经商贩木的贸易异常活跃,在开、徽古道上的徽商和郑氏家族都参与其中。

  从霞山沿马金溪向上有个村庄叫石柱村。石柱村四面环山,石柱村自古有九都大坮之称,唐宋古道贯村而过,由马金走官道进入石柱,沿边是断肠山脊,形似巨蟒,与之相呼应的是一座葱郁山包,形似玄武,古道从中穿过,相传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地,明代宰相商骆在断肠山脊留有衣冠冢。这条官道既是古时两省居民的经商要道,也是军事行动的主要通道,唐朝王雄诞计占歙州,逼迫汪华奏表归顺所利用的就是“七里垅—马金—石柱”这条官道。

  石柱村北有座环翠亭,母龙柱向河边延伸出一片高十余丈的石壁,石壁上古木参天,青翠欲滴。环翠亭依石壁而建,为一座四角凉亭,为北宋大家欧阳修所题,亭内有欧阳修题匾,曰“环翠亭”。亭后石壁凿有一个佛龛,供奉掌水路的泗洲佛。古驿道在环翠亭处拐了个弯,被石壁挡住了视线,故亭前冠以“问津亭”,亭后匾以“知道处”,据传为明代大学士商辂回乡途径此亭而题。环翠亭旁有一千年古樟,树高35米,胸径达9米,六、七人难以合抱,树冠可覆盖三亩地,树干中空,可容纳十余人,传说当年黄巢兵败藏于此洞中,蛛网封口,逃过了乱兵的追捕,故称黄巢洞。在千年古樟的左边峭壁上刻有“唐宋古道”四个红色的大字

  从这再往前北11公里,就是马金岭。马金岭修于南宋乾道年间,璜源吴氏六世祖吴时敏出巨资修建。时年71岁的吴时敏当年修建这条路时采用“高则夷之,下则筑之。”砌石阶五千多级,历时多年,铺就了这条全长30余里的古道。

  据《开马金岭记》记述,马金岭曾经是“民之衣食期间,负贩往来终日,攀缘兽蹄鸟迹之道,往往十步而九息。”马金岭是浙商、徽商必走的一段,也是最怕走的一段,不仅山高路陡,且常有土匪出没。千百年来,这条官道、商道、军事通道走过无数风云激荡的人物!唐朝乾符年间,黄巢起义,篁墩人程沄、程淘、程渝众兄弟,依临溪东密岩、璜源马金岭天险,起兵拒黄巢保州里。程渝,休宁大阜程氏分迁始祖,在马金岭上,修关筑隘,安营扎寨。清朝顺治三年,明末礼部尚书黄道同,由福建率军翻越马金岭。1935年1月,方志敏和粟裕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休宁出发,翻越马金岭,进入遂安县。1935年至1938年,由方志敏、粟裕领导的红军先后在古道沿线主持江南八省游击队的集结和组编,组建新四军一、二、三支队,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踏着厚厚的积雪,翻越过马金岭,奔赴皖南抗日前线。因此这是条红色古道。翻过马金岭就是屯溪。巍巍马金岭,奇岩峭壁竞秀,山岭陡峭难行,千百年过去了,古道仍断断续续地横亘在崇山峻岭之中,古道虽已不见当年的繁忙,但它象一位历史老人,经历过世纪苍桑和星移斗转,见证着古道的繁荣和衰落。

徽开古道风景秀美。

徽开古道记载的是古时徽商、浙商经商的历史记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