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发布时间: 2019.07.25   来源:区府办

HKCD00-2019-0003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文件


柯政发〔2019〕34号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新材料+”和智能

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柯城区关于推进“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已经区九届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

2019年7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柯城区关于推进“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

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为加快推进柯城区“新材料+”及智能制造重点产业发展,特制定本产业政策:

一、支持对象

1.凡在柯城双港开发区进行企业注册、税务登记,具有一般纳税人身份,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企业;

2.“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经专家评定为优质“新材料+”及智能制造创新项目。

二、支持政策

1.创新项目引育。定期举办创新项目评审会,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具备一定市场前景、产业优势、高精技术团队的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项目,分阶段最高支持总额500万元。其中,启动经费1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研发投入和设备投资。

2.鼓励技改和两化融合。企业数字化建设支持按照《柯城区关于推进“山海协作+产业智慧化”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区委办〔2019〕1号)规定执行。对经评审认定的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改造项目,按先进性标准给予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20%,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让利型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支持。

3.人才政策支持。对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硕士以上、高级技工、专才等),提供一定数量的人才公寓,租金以先交后返方式予以2年期免租。自企业注册之日起5年内,对企业高管给予个人所得税柯城区地方留存部分80%奖励,其中,单个企业奖励人数最高不超过企业总人数的15%。对引进人才符合柯城区人才目录的企业,根据评级给予薪资补助,补助标准由高到低依次为年薪的60%、50%、40%、30%、20%,其中,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建立柯城区技能人才工作室,一次性给予3万元建设补助,每年2万元运营补助。

4.企业研发支持。对于新设立的企业研发中心且当年开展研发活动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且签订合作协议,经我区认定符合要求的企业,按年实际支付费用的20%给予补助,其中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鼓励区内大型企业对区内企业开放实验平台、检测检验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对开放科创平台的企业按开放检测设备净值的10%,最高不超过10万元/家给予一次性补贴;对于购买服务(研发)的企业,按服务费的20%的给予补助,其中,单个企业每年不超过5 万元。

5.成果转化支持。对“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企业购买专利费用给予补贴,补贴额度为购买专利费用的5%,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授权发明专利进行产业化,且产业化项目立项后当年专利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含)以上的,按当年专利产品销售收入的2%给予奖励,每个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6.产业配套完善。对我区企业新设立的为产业集群提供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共性技术攻关、工业设计、物流仓储等重点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经专项评估后运营成效明显的,按平台建设实际投入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区内企业在市内、区内企业采购新材料类产品超过200万元的分别给予3%、5%的补助,最高分别不超过30万元、50万元。

7.市场开拓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新材料+”、智能制造应用推广,举办宣传推介、展览展示、产业论坛等活动,相关经费给予20%的补助,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参与政府组团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的参展企业,按照商务部门有关扶持政策进行补助的同时,额外增加20%的补助。成立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每年给予协会10万元活动经费。

三、附则

1.对特别重大的项目,按“一事一议”方式提请区委区政府研究审议。

2.同一企业(项目),适用于本若干政策相关条款,可同时申报享受支持;同一企业(项目),同时又适用于柯城区现行的其他扶持政策时,从高执行,不予重复扶持。

3.企业如发生较大环保、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重大责任事故、较大群体性事件,或者有欠缴税费、弄虛作假、侵权、欠薪等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当年度不得享受本政策。

4.每年3月由区经信局组织企业申报,资金由区财政局统一兑现。

5.本实施意见由柯城区经信局(商务局)负责解释。

6.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5月31日。




政策解读:柯城区关于推进“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政策解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