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关乎常山总是情

发布时间: 2016.11.17   来源:超级管理员

苏东坡本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别称苏文忠、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嘉祐五年(1060)授河南福昌主簿(未赴任)。嘉祐六年(1061)应试直言极谏科,名列贤良第一,当年十二月到任大理评事、签凤翔府判官。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等地任职。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眉山,也未在“浙江西”常山做过官,却在常山留下了许多传说和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缘起”实为同学情

  王介(1015-1076),字中甫、中父,北宋著名诗人,常山县芙蓉乡(今芳村镇)章舍人。初以太学生任河南府福昌县主簿。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应试直言极谏科,名列贤良第一(方阵)。历任秘书丞、静海知县、秘阁校理,迁开封试官主判,知湖州。学识渊博,善于文辞,生性负气,喜直言、善讥谑,专交贤豪名士。

  王介与苏东坡的关系有一个重要的渊源,那是因为应中贤良方正制科考试而成为交好同年(同学)。嘉祐六年(1061)八月,仁宗皇帝亲自监考,选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官员,总共15人参考,实际入选的只有3人,苏轼获第一名(列第三等)、王介获第二名(列第四等)、苏辙获第三名(列第四次等)。历史上,制科考试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第一、二等一般都是虚设的,所以第三等实际上是最高等,第五等最差(相当于荣获纪念奖)。苏轼、苏辙两兄弟当时在朝中已经负有盛名,与父亲苏洵合称“三苏”,深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诗坛宿将梅尧臣等一批朝中老臣的赏识。所以,王介能在此番策试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二名,相当不易。也正因为这次贤良方正考试,王介与苏轼、苏辙成了同年,有了良好的“缘起”。加上苏东坡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好交友,王介也喜交贤豪名士,因此,他们日益交好。

  因为日益交好,产生了共同的信念,以致于同因不满“新法”而被贬。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拜相,实行新法,深受神宗称赞。王介因不满新法,上疏谏神宗“愿陛下师心勿师人”;苏东坡则于熙宁四年(1071)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故两人皆被贬。

  据传,自熙宁五年(1072)八月王介被贬职湖州,到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东坡调离杭州通判的两年多时间里,王介和苏东坡常有来往,王介还邀请苏东坡到浙江常山老家游玩。究竟有无来常游玩,目前缺乏文字依据,不好妄下定论。但至少可以断定,因为与王介交往,使苏东坡了解到王介的老家浙江常山在钱塘江上游、浙江西部。

  熙宁九年(1076),苏东坡在密州任上,得悉王介死讯,失声痛哭写下了《同年王中甫挽词》,挽词曰:

  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鲲。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既表示哀挽,又高度赞扬了王介的过人才华和渊博学识。

  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东坡自黄州遇赦调迁近处汝州(今河南省直管市)任团练副使,四月与王中甫长子沇之相遇于京口,一提起王中甫即相对而泣。为了表达深切思念,苏东坡“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写下了《王中甫哀辞并引》。《引》称:“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甫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说明苏东坡是为了完成“他时京口寻遗迹”之愿望,而特意去看望王中甫家人的。哀辞曰:

  生刍不独比前人,束藁端能废谢鲲。子达想无身后念,吾衰不复梦中论。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一句“子达想无身后念”说明苏东坡对王介的几个儿子都比较了解。那时,王沇之也以罪谪(因罪被免职),并告诉苏东坡“家于钱塘”,请苏东坡有机会到家里坐坐。

  苏东坡与王介的同学情谊和亲密关系,还可以从苏东坡于熙宁十年(1077)写成的《百步洪二首》之二看出究竟。诗曰: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其中,“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是说,现在看到洪堤上王述(晋代骠骑将军蓝田侯)留下的遗迹,我就想到你了,当初你像王述一样廉洁,你的性格也像王述那样喜好直言;“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则说,诗写成之后不觉黯然泪下,因为你与世长辞,我只好对家弟及在世的贤良年兄吟诵,而你却再也听不到了。

  “传说”由来皆情缘

  在常山,有两则关于苏东坡的传说,充分体现了常山人与苏东坡的深厚情缘。

  一说苏东坡继室王闰之是常山人。王闰之,史称是苏东坡原配王弗的堂妹,是四川眉山王介女儿。但在常山县东案乡上源一带(王中甫后代集聚地),却传说她是常山人,并且传得有声有色,说“当年苏东坡自己也作诗说王闰之是常山人”,而且“王闰之与常山王介曾父女暗中相认”。

  “苏东坡作诗说王闰之是常山人”是真的吗?经查阅相关史料,发现元朝陈秀明《东坡诗话》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坡公自湖州赴京师下狱,惟长子苏迈随侍,坡公嘱之曰:‘外面无甚事,每日送饭,须以肉;若消息不好,则送鱼;大不祥,则具鱼鲊以进。’迈从之。在狱三月,旨未下。适苏迈有事他往,委一戚代送,而忘其嘱,误送鲊与鱼至狱。坡公虑不免,而绝无恐怖之意,惟伤不得见子由(其弟苏辙),遂作诗二律寄之。”苏东坡所寄“二律”即《予以事系御史台狱遗子由二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柏毫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要统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奂吾子,身后牛衣丑老妻。他日神游定何所?还乡应在浙江西。

  诗的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我死后魂魄游往哪里?如果死后还乡(安葬)应在浙江西部。分析苏东坡这首诗,“浙江西”指的应是王闰之娘家,所以“还乡应在浙江西”的用意是,叫王闰之领着苏迨、苏过回娘家,他如被处死,就让苏辙将他葬在妻子娘家周边,以便将来与王闰之合葬在一起。按此解读,王闰之应是“浙江西”人,联想到浙江常山正好处在钱塘江上游、浙江西部,且“王闰之与常山王介曾父女暗中相认”,王闰之应是“浙江西”常山人。苏东坡此诗所说的“浙江西”,究竟是否如上之意,苏东坡死后不去四川眉山却要到“浙江西”究竟是何原因?想来也是疑问多多。

  “王闰之与常山王介曾父女暗中相认”,到底是推论还是事实?答案:也许只是一种巧合,而且是太巧合了。因为王闰之的父亲名叫王介,眉山王介却偏偏无法考证;同期名老常山王介,却有史可考。更令人吃惊的是,王闰之的名字叫闰之,而常山王介的四个儿子也都以“之”字落脚,分别叫王沇之、王沔之、王汉之和王涣之;苏东坡与王闰之熙宁二年(1069)成亲跑到离家千里之外的京口,而那时王介(中甫)却恰恰家住京口,这难道是上天特意安排的巧合?

  二说“十里长风吹破(璞)石”是苏东坡途经常山的题联。相传苏东坡当年自江西婺源而来,乘舟过长风,温柔的长风之风使他陶醉,舟至破(璞)石时即有了“十里长风吹破(璞)石”之上联,可是沿江而下,却迟迟想不出下联。到达杭州之后,在游西湖之美景时才有了“三潭印月映断桥”的下联。这则传说的内容究竟是真是假,目前难以断言。据史料记载,“西湖”之名起于唐朝。“断桥”由来有二种说法:一说断桥早在唐朝就已建成,因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二说元朝才成名,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简称段桥,后谐音为断桥。“三潭印月”是因为苏东坡在杭州任太守期间致力于治理西湖,为了标志水域界限和标示湖中淤泥淤积情况,在湖中挖掘最深的地方造了三座小石塔,而后慢慢演变成现名。关于“三潭印月”的具体成名时间则说法不一,有说苏东坡在杭州时就已成名,也有版本说到了明朝才成名。不知苏东坡在杭州期间,常山的“十里长风”和“破(璞)石”、西湖的“断桥”和“三潭印月”等名称是否真的已经存在?若是真的存在,该千古传说有可能是真的故事。

  “猜想”也在情理中

  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的《常山县志?卷之十二艺文下?诗七古》中,首次补编了苏轼所作的七古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并且“补编”中唯此一篇。初读此“补编”让人莫名其妙。

  此“七古诗”为何要在常山县志中记载?深究发现,嘉庆十六年(1811)夏,江西金溪陈珄来常山担任县令,因“邑乘所纪止于雍正三年(1725)以前,后此须向乡邦士大夫问之,无能求之载籍也”,他“于是慨然有修志之思”,“莅邑之明年春,绅耆不以予为鄙陋,亟亟以修志请”。于是,修志的资料征集工作开始了。传说,诸从事绅耆在“征一邦之文献”当中,从上源王氏后裔中征得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交于县令陈珄、学博张惺哉、傅觉轩等定夺。陈珄当即召开智囊团会议研究,当时猜测:此乃苏轼对王介儿子辈的馈赠,必须予以载记,故决定予以“补编”。

  据考证,元祐三年(1088),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在当年冬造访好友王巩(字定国)时,为其所藏“烟江叠嶂图”题写了上述七古诗。当时,王中甫三儿子汉之任延康殿学士、正奉大夫,四儿子涣之由杭州教授迁太学博士宣德郎已有三个多月,尤其是王涣之是苏轼和米芾共同的忘年好友,苏轼正处仕途最高峰,有可能将上述“题诗画”赠送涣之。另外,元祐四年(1089),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当时,王中甫长子沇之居杭州,按照苏轼生性放达、好交友的性格,前往造访并赠送“题诗画”也是有可能的。因此,我们说,县令陈珄智囊团的上述猜测是合乎情理的。

  不知这张苏轼题诗的《烟江叠嶂图》今藏何处?如果仍藏在常山,该是常山之幸。特约撰稿人毕建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