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超越时空意义

发布时间: 2016.09.29   来源:超级管理员

 孔子思想超越时空意义

  ——郭齐勇《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讲座侧记

  记者 祝春蕾 通讯员 俞仲英

  9月28日下午,武汉大学国学院郭齐勇教授在中国儒学馆带来一场名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讲座。讲座在人们熟悉的《论语》中开场,围绕孔子的生平、思想学说、精神品格等方面展开生动解读,现场2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

  学者简介:

  郭齐勇,哲学博士,儒学专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及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院长,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1993年始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熊十力哲学研究》等。

 

郭齐勇教授在《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讲座上。罗东哲 摄

 

   苦难一生

  传承“礼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宋国贵族之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3岁失父,16岁失母。聪颖好学,学无常师。家境贫寒,操持鄙事,曾为委计、乘田……”郭齐勇在讲座一开始介绍了孔子苦难的一生。

  孔子的名字为什么叫“丘”?郭齐勇在讲座中介绍,第一种传说是以山得名,传说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即尼山)祈子,故生下孔子后,取名为丘;第二种传说是以相得名,传说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世界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在政治上不得意,所以就把精力用在文化事业的传承和教书育人上。针对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时代弊病,孔子创立私学,聚徒讲学。曾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又仕鲁,先后任鲁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和司寇摄行相事;还周游列国,对诸侯陈言;并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郭齐勇说,“礼乐”先于儒家,但又靠儒家进行整理、追诉,加以重新解释和创造。

  “孔子所主张的文化,或者说孔子思想所依托的文化土壤的背景就是礼乐文化,而广义上的礼乐文明就是中国文明,‘礼’正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文明的区别。”郭齐勇在讲座中解释,乐是陶冶心灵的,礼是用来端正行为的,一个修内一个修外。礼乐是一种社会规范,也是对人的道德、人文的教育。

  仁德忠恕

  身体力行

  如果说春秋时期最重要的是礼乐,孔子最推崇的则是仁德、仁爱。在《论语》中,“仁”字的出现则大大多于“礼”。

  “孔子使礼仪逐渐内化为德。孔子特别注重仁德的‘仁’字,他为‘礼’找到内在根基。”郭齐勇介绍,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还提倡以仁爱之心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反躬自省、待人忠信等。孔子创造性地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仁、忠、信、义、礼、智等。他将仁德、仁爱提为最高位,使仁德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郭齐勇指出,儒家教养在今天有重大的安身立命的意义,要求我们重建真正具有内在约束力的信仰系统,即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系统。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与“温、良、恭、俭、让”的品行来美政美俗、养心养性,这是历史上儒家教育的传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并用于今天公民道德的建设之中。这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中国社会的需要。

 

认真聆听郭教授讲座的市民。  罗东哲 摄

 

   君子之学

  立己之身

  孔子在人生中体验生命的真谛,并以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他的生活就是哲学的一部分。

  郭齐勇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中国当代礼乐活动中存在诸多乱象,人们往往迷离于礼的表面,却忽视礼的内涵,一些风俗习惯中所谓的“礼”却失去了原有礼仪的庄严感和神圣感,以至于“礼”的本身也会产生一些混乱。中国当代尤为需要礼乐文明的重塑,儒学文化也面临薪火相传:“我们需要学习儒学文化、诵读国学。”

  两个小时的讲座,郭齐勇教授生动诠释了孔子思想的方方面面,还邀请现场市民一起诵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孔子在中国文化中承担了承上启下的角色,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躬自省等思想学说,对我都很有教育意义,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喜欢儒学的市民李小琴说,孔子思想已经超出了时空的距离,而文化传承不是学习就够的,还要落实到现实中。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