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衢州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2003年4月20日在衢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衢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孔海龙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
  2002年,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和借力发展两大战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各项任务。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据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9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5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3亿元,增长13.6%;外贸出口总额1.2亿美元,增长27.7%;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0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95元,分别增长17%和1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为顺利实施“十五”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2年我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增速比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高3.9个百分点,是1996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以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和发展千家万户加工业为抓手,投入显著增加,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社会工业投资完成32.8亿元,其中技改项目投资21亿元,增长52.7%,82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已建成投产4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1.7亿元,按现价比增长17.9%;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14.9%和14.1%。2002年是园区建设投入力度最大、开发速度最快、集聚企业最多的一年,全市已有各类工业园区44个,新开发园区面积18平方公里,投入资金9.9亿元,协议入园企业73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9%,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已成为我市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个私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来料加工业向纵深发展。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3.7亿元,增长14.7%。建筑业发展迅速,实现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9.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5.4%提高到46%。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粮经比例由上年的41:59调整到34.4:65.6。大力发展绿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建立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基地35万亩。扶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3家,建设种养加各类农产品园区26个,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家,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品牌达到79个。建立了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新制定农产品标准9个。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5.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0.3%下降到18.8%。
  以推动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产业发展为着力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5.1亿元,增长52.7%。金融保险业发展较快,存、贷款年末余额达到245.9亿元和177.1亿元,分别增长27.9%和36.1%,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金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对地方发展支持的力度加大。城乡市场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市场成交额分别增长13.6%和18.2%。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商品房竣工和销售面积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0.8亿元,增长13.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4.3%提高到35.2%。
  (二)投资持续高速增长,重点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全社
DQ(25*3〗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0亿元,增长
32.8%,已连续四年增幅超过30%,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增DQ)〗
长的重要拉动力。
  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一年来共有28个项目争取到国债建设资金1.6亿元,比上年增加32.7%。53项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为年度计划30亿元的138.1%。99个子项目中,杭衢高速公路衢州段一期、205国道开化至常山段二期、衢江公路和市区电网改造等26个项目已相继建成;杭衢高速公路衢州段二期、320国道落马桥至叶家、江山白水坑水库和衢州市污水处理工程等35项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市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205国道常山至贺村段、220千伏龙游石窟和开化龙顶输变电工程等38项新开工项目按计划推进。衢州市塔底水利枢纽工程、龙游沐尘水库、常山芙蓉水库、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衢州市区段取直工程和黄衢南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有效推进。开展了新一轮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完成城区拆迁面积4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坊门街、五圣巷等地块改造复建。全面实施花园岗区“一桥三路”工程,启动衢江中心区建设,市区建成区面积比上年末增加1.7平方公里,新增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建成区基本形成防洪闭合圈。经济强镇和中心镇建设全面启动,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1%以上。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下山脱贫和异地脱贫力度加大,全市共有1.4万人迁移下山。
  (三)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按照产权制度改革和职工身份转换的要求,基本完成了全市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任务。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农民减负1.4亿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面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1.1万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顺利完成。新成立了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信用衢州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实施借力发展战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组织较大规模的招商活动10余次,“山海协作”和对接义乌活动成效明显,四省九地市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年引进市外各类项目1432个,实际到位资金24.6亿元,其中引进工业项目906个,实际到位资金16.6亿元。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5家,实际利用外资1590万美元,增长31.8%。外贸进出口完成1.5亿美元,增长22.8%,其中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全市新增有组织劳务输出3.5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30多万人。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创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网上技术市场,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强化工业、农业110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力度加大。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初中入学率达98.6%,初中升高中段比例为82.7%,撤并中小学91所,完成危房改造7.9万平方米,衢州一中新校园建设进展顺利,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1124个自然村新开通了广播电视,成功举办了全国性的围棋、举重和篮球等体育赛事。制订并实施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划和政策,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计划生育全面进入一类地区管理,市中心血站按期投入使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两个确保”工作得到加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全面启动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工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住房、汽车、旅游、教育、信息服务等消费热点逐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
  2002年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基础弱,竞争力不强,外向度不高,总体水平与全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工业园区集聚能力较弱,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传统农业增收的潜力和空间缩小,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四是城市化水平提高不快,城市建设的任务艰巨;五是城乡就业矛盾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岗位不足,社会保障的压力还比较大;六是审批制度等行政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改革,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待继续改善。这些困难和问题将影响今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实施“十五”计划、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总的看,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基础比较好。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省里对我市的支持仍将保持相当的力度。我市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前几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投入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我们认为,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增强信心,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根据既积极发展,又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KG*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
4.5%,第二产业增长13%(工业增长13%),第三产业增长13%;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5%和4.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9‰以内。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
  (一) 推进工业立市战略实施,努力壮大经济总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衢州制造”,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落实“工业50条”政策,集中政府可调控的生产要素,向工业倾斜,向工业园区倾斜。强化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新园区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各类园区的整合提升和产业集聚。探索和创新园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和融资平台,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加快土地征用和基础设施配套步伐。全年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以上,新开发工业园区10平方公里以上。加快入园企业的建设步伐,强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市外工业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加速园区产业集聚。建立大工业服务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信息咨询、培训和协调等服务功能。争取国债技改贴息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引导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实施百项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发展面向区域经济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依托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建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问题。
  认真落实扶持政策,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水平。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稳妥地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加快现代物流、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发挥我市衢通四省的优势,研究推进物流现代化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推动工商企业优化物流管理。加强旅游景区规划,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发展旅游产业。完善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手段,稳健发展房地产业。重视培育和规范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机构,完善产权、技术和人才市场。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市重点建设项目105项,总投资114.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开展114项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抓好26个投资规模超2亿元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江山白水坑水库、衢州一中迁建、杭衢高速公路二期和斗潭公园等一批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衢州市区段取直工程、花园岗中心区建设、广电制作传输中心、塔底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黄衢南高速公路、九景衢铁路、500千伏九龙输变电、浙西火力发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抓好国债资金的争取和国债项目建设。
  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抓好项目库建设,重点抓好政府性投资项目、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和省重点建设工程等项目储备,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项目的支持。坚持“六个一”联系制度,开展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大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协调力度,推进项目的启动实施和在建项目建设步伐。
  (三)积极培育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突出中心城市在四省边际区域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加大花园岗区投资力度,展开衢江新区建设,加快旧城改造进程。完善城市设计和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品位。加强城乡的一体化规划和发展,改革和调整导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抓好支持经济强镇发展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政策的落实。改善农村地区的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推进扶贫开发。推动人口内聚外迁,鼓励山区群众下山创业致富,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和小康村建设。规范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招标拍卖制度。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扫尾工作。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工作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规范完善行政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招投标中心和经济发展投诉中心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信用衢州,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法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性投资公司的改革和重组整合,做大做强政府性投资公司,构筑大规模吸纳金融资本的平台。拓宽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渠道,为民间资金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改革,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管理的良性发展机制。加强和改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编制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预算,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深化融资项目信息发布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吸纳市内外金融资本。
  (五)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全面接轨发达地区,尤其是积极跻身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主动接受幅射,加强与发达地区及“四省九方”的区域交流和合作,以大开放促大发展。要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放在首位,从招商到审批、建设,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落实招商责任,建立重点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力争引进百项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项目。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完善和落实鼓励出口的扶持政策,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切实做好国外对我反倾销的应诉工作。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扩大养老、失业保险覆盖面。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和帮扶工作,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帮助7000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发展职业培训,优化就业服务,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社区服务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再就业。高度重视解决失土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七)推进文化名市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大力开发特色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完善农技110和工业110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我市工作和创业。抓好教育资源整合,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努力筹办衢州学院。实施文化名市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加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形成规范高效的文化产业运作机制。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开展争创全省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推动体育、计划生育、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工作。
  (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生态市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抓好生态村镇建设和水系源头生态环境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提升城市环境保护水平。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加强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非农用地管理,加快造田造地和土地整理的力度。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的各项部署,按照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加快发展,为完成2003年的各项任务而扎实工作,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