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衢州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2002年4月15日在衢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衢州市财政局局长  王延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和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1年在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趋好的背景下,我市经济形势在“解放思想、开放兴衢”方针的推动下明显好转,从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转好,地方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年初市人代会通过的预算,财政支出基本保证了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资金需要,并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200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41527万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汇总预算为63301万元,实际执行数为88773万元,完成预算的140.2%,比上年增长52.9%。2001年全市财政支出汇总预算为98200万元,实际执行数为177539万元,完成预算的180.8%,比上年增长52.6%。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1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1829万元,实际执行数为28448万元,完成预算的130.3%,比上年增长42.1%,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增值税25%部分7036万元,完成预算的97.7%,比上年增长13.3%;营业税收入10032万元,完成预算的112.8%,比上年增长32.5%;农业四税收入2107万元,完成预算的217.2%,比上年增长108.0%;企业所得税收入10037万元,完成预算的317.6%,比上年增长170.1%;教育费附加收入876万元,完成预算的101.4%,比上年增长12.7%。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1年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为32870万元,实际执行数为54197万元,完成预算的164.9%,比上年增长49.5%,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基本建设支出4128万元,比上年增长297.7%;企业挖潜改造支出8943万元,完成预算的156.2%,比上年增长160.8%;科技支出812万元,完成预算的205.1%,比上年增长34.4%;支农支出2846万元,完成预算的331.7%,比上年增长33.9%;文教卫事业费支出11517万元,完成预算的151.2%,比上年增长36.5%,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6245万元,完成预算的141.9%,比上年增长40.5%;行政管理费支出10668万元,完成预算的124.4%,比上年增长30.0%;公检法司支出5128万元,完成预算的148.7%,比上年增长17.6%。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01年市本级财政可用资金为54397万元,收支相抵,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消化了部分历年累计赤字200万元。

  关于2001年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及2002年的收支计划草案,我们单独书面向各位代表报告。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抓财源建设,求省级支持,促经济发展。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涵养财源的政策措施,并开展县(市、区)经济工作争先活动,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率作为主要指标,落实考核,推动发展,成效显著。全市各级政府在抓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视财源建设,市县两级财税部门把财源建设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全市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175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5.0%,其中不少投入采取财政贴息办法,以拉动银行对生产性固定资产信贷投入的增长。二是落实政策扶持。全市按财政部有关行业优惠政策,财政返还企业增值税2474万元;依据税法及政策减免企业工商税收6049万元,比上年增长53.8%。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采取有力措施,对骨干企业做大扶强,积极支持家庭来料加工业的发展。

  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按照中央关于提高“两个比重”和加大“转移支付”的体制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在党、政领导的重

DQ(25*3〗视关心下,支持配合各有关部门,千方百计、积极主动地向省争取资金扶持。据统计,去年全市共争取省各类(不含上划中央两税返还)资金补助88908万元,比上年增长61.9%,占当年财政支出的50.1%。市本级争取各类补助

27771万元,比上年增长58.1%,占当年财政支出的51.2%。其中由财政部门在市委、市府主要及分管领导的重视支持下争取的补助17380万元,比上年增长39.2%,占总量的61.2%。这些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财政资金供不应求的矛盾,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为支持和保持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抓依法征收,求提高效率,促科技办税。去年我们在加强地方财源建设的基础上,努力抓好开源和增收工作。一是以中央关于“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新的《税收征管法》,统一思想,大抓收入;二是认真执行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财政收入预算,及时分项分解落实计划,并不断加快收入进度;三是健全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模式,并实行征管软件的升级换代,提高了电脑技术在收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成功推行个体户纳税“银税实时联网划款”,以征管日记制度为切入点,实行征管手段和形式的创新;四是结合税源调查,实施重点税源每月监控办法,及时分析掌握动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税收入库,全市组织市、县地方税收收入71471万元,比上年增长75.1%,其中市本级27776万元,比上年增长59.5%;五是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强化税务稽查,减少税收流失,全市查补地方税收入库1790万元。

  (三)抓支出改革,求规范管理,促队伍建设。深化支出改革是搞好财税工作的重要途径。2001年我们在开化县上半年试点的基础上,年底前市、县两级全面建立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对机关的会计管理体制和核算管理机制实施了有效的改革。去年我们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281号令和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浙江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从源头上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一是制订出台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款分离若干规定》,全面实行“执收单位开票、代办银行收款、财政专户入账”的收缴、罚缴的票、款分离制度,并实施电脑网络信息化管理。二是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实施账户档案跟踪管理。三是我们对预算外资金管理难点??单位“往来款项”,归入财政专户收支,实施全过程监督。

  去年,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进一步规范了支出管理。一是根据对行政公务经费“抓大放小、包奖结合”的原则,继续全面推行经费定额包干;二是根据“人员工资按实计,公务(业务)经费分标准,购置修缮视财力,大宗物品统采购,内外结合大包干,经费结余有奖励”的具体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单位综合预算管理,调动了各单位管家理财、节支增效的积极性;三是继续全面推行了“政府采购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市共举办了214次政府公开采购招投标会,采购设备中标总价款9562万元,比原标的节支9.9%;四是全面推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收方式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改革,扩大了基金征缴的覆盖面,健全了“地税征收、财政管理、社保支付”的相互协调与制约的运行体系,保证了企业离退休职工生活费的按时足额发放;五是充分发挥会计事务、资产评估、工程预决算审价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行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年终决算审计制度、国有集体企业资产变动前合法评估制度、政府涉及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审价制度,全市对455个建设项目进行造价审核,共核减2807万元,平均核减率为11.1%。

  去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落实“开放兴衢”的措施,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创一流业绩,展财税风采”的树新形象活动为载体,以学习培训、知识更新为基础,以勤政廉政为规范,以创优争先为目标,以完成财税计划任务为实绩考核,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使广大财税干部提高了政治素质、深化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工作能力。

  回顾去年,我们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由于经济总量增长不快,财政增收的基础尚不牢固;二是由于财政全面增加支出的刚性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兑现优惠政策、普遍增加工资和弥补社保基金缺口的资金需要将较大幅度增加,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的难度很大,市、县二级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十分脆弱;三是税收执法力度不够,征管工作尚有漏洞,财税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以上问题的解决或缓解,既要依靠广大财税干部的积极努力,又要方方面面统一认识、大力支持,更要依赖经济的加速发展。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潜心研究,积极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加以改善和解决。

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

我们根据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全国、全省财政税务工作会议的精神,并考虑上年财政收支执行数的不可比、今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等政策性因素,编制2002年财政预算收支草案如下:

  200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汇总预算为7873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10.0%。全市财政支出汇总预算14373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46.4%,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6%。

  拟安排2002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2550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11.0%。其中主要收入项目的安排是:工商税收收入2541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9.7%;农业四税收入217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3.0%;企业所得税(50%部分)收入511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0.2%。

  拟安排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48512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47.6%,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主要支出项目的安排是: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1702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98.4%;教育事业费支出648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47.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32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527.0%;科技支出48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2.0%;行政管理费支出1269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48.0%;公检法司支出5447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58.0%。

  上述市本级预算草案,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尚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缺口,我们将通过努力增收、调入预算外资金和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予以弥补,以确保当年收支平衡。上述市本级预算草案按照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前的财政体制口径编制。

三、2002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2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开放兴衢、借力发展”为指针,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我市财政比较困难,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积极争取中央特别国债转贷项目,切实加强转贷和补助资金使用的管理,尽早发挥建设项目的效益。一是继续运用财政贴息杠杆,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二是继续大力运用省委、省政府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多做、多报、多跑、多争项目及资金补助和贴息,以扩大投资效应,拉动我市经济增长。三是继续深化“两保两挂”等财政政策,努力涵养财源,尽力而为地推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

  (二)强化公共财政职能,促进以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的各项财政改革。一是继续细化预算编制改革,深化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把推行定额包干与建立定型的支出规范结合起来,为建立稳固的政府财政打好基础。二是改革财政资金的缴拨方式,积极推行财政集中收付制度。继续完善和扩大对事业单位会计委派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关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和相关管理办法。三是继续深化和完善政府采购工作。要设立覆盖全市的政府采购中心,并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的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采购方式,使政府采购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四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及配套财政政策,加大“消赤保平”力度,促进乡镇财政建设。

  (三)切实加强税收征管,促进依法组织和增加收入。要在加强税源建设的同时,加强税收计划管理和税源调查、监控,实行强化普遍征管与突出重点监控相结合,切实加强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领用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不断完善和规范社会化征管协作体系,建立和完善税源和税收信息网络。要大力强化和规范地税稽查,堵塞收入流失的漏洞,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

  (四)规范财税管理,促进财税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依法管理、依法监督。要进一步加大财税执法力度,强化执法刚性,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要继续抓好税法宣传,以增强公民依法自觉纳税意识,从而保障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要强化对财政支出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监督体系。要进一步抓好《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要教育广大财税干部在工作中努力实现“三个结合”:一是把“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与“深化开放兴衢、借力加快发展”有机结合,二是把“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与“尽力支持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三是把“深化财税监管”与“优化办事服务”有机结合,以切实增强财税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各位代表,今年的财政改革和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要圆满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和做好财税各项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们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确保完成预算任务,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