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1999 年 3 月 26 日在衢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


衢州市市长    叶继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1998 年工作的回顾

    199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经受了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特大自然灾害考验,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新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衢州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放兴衢,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全市经济平稳增长,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持基本稳定。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0 . 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7 . 2 %;完成财政收入 7 . 66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3 . 73 亿元,按同比口径,分别比上年增长 l0 . 7 %和 11 . 5 %。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

( 一 )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扩大轻型栽培技术和良种的覆盖面积,粮食生产保持基本稳定。以增产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水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市已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带动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70 家,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8 个,全市城乡活跃着一支 3 万多人的农产品运销队伍。加大科教兴农力度,开展了“农技 110 ”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咨询活动,加强了农业技术培训,发挥农村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广各项农业适用技术。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成效显著,累计已有 245 个农产品注册商标,常山天子胡柚、衢县一品红?柑、开化龙顶茶、江山猕猴桃、江山白鹅等 5 个系列标准被认定为省级地方标准, 3 个优质农产品获浙江名牌称号,江山市被命名为“中国白鹅之乡”。乡镇企业加大改制力度,进一步转换了经营机制。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 126 . 2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 . 04 %。扎扎实实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年累计投入资金 2 . 14 亿元,完成土石方 2086 万立方米。面对部分地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并迅速投入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全市在洪灾中倒房和造成严重危房的以 9l 户农民已经全部迁入新居,集中规划建设了 20 个灾民新村。整个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35 . 0 亿元,比上年下降 0 . 9 %,农民人均纯收入 2660 元,比上年增长 6 . 6 %。

    ( 二 ) 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围绕“主攻工业、合力兴工”,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有关企业改革的政策,全市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 90 . 5 %。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累计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8 家,企业集团 17 家,其中省批企业集团 10 家。有 12 家企业被省政府列入培育“五个一批”企业计划。以“联、租、卖”为突破口,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小企业改革。全市 ( 不含巨化 ) 在企业改革中共吸纳了社会资本 7 . 6 亿元。累计对 97 家产品有市场的困难企业实行抵贷返租,共涉及资产 3 . 64 亿元。积极稳妥地加大特困企业的破产力度,规范破产操作,全市法院受理 227 家企业的破产申请,已审结 130 家,大部分企业破产后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坚持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完善扭亏增盈责任制,加大扭亏增盈工作力度,工业经济从下半年起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均逐月好转。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52 . 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9 . 8 %,其中市本级增长 11 . 0 %。全市国有及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 5 . 34 亿元,其中利润 5956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8 . 7 %和 189 . 5 %。列入省政府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解困考核目标的浙江电工器材厂、江山水泥厂已扭亏为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并轨工作如期完成,全市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9150 人,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深入实施再就业工程,有下岗职工的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全部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一年来有 4788 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 58 %。

    ( 三 ) 抓住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机遇,重点建设成效显著。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2 . 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 . 3 %。全市共有 86 个项目列入市以上重点建设计划,其中当年实施 56 个项目,总投资 43 . 35 亿元,当年完成投资 8 . 4 亿元。有 40 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总投资 68 . 11 亿元,是建市以来项目最多、投资最大的一年。技术改造投资呈恢复性增长,经省、市、县批准的 157 项投资 50 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总投资 11 . 85 亿元,当年完成投资额 4 . 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6 . 8 %。巨化聚四氟乙烯、通天星公司高速宽幅瓦楞纸和彩塑复合包装生产线、江化有机胺热电联产、衢州啤酒集团年产 l000 万支节能灯管等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年初确定的各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均已达到或超额完成预期进度。 320 国道常玉线、 205 国道峡口至枫岭关二期、下张公铁立交、市长途汽车客运中心一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龙葛公路改建、 17 省道华白线二期、 205 国道峡口至枫岭关三期正全面施工,杭金衢高速公路已批准建设,年内将正式开工。市区衢江河道整治及配套工程一期已完成主体建设,可望提前半年在汛期前全面完成。西立交二期、三衢路拓宽配套一期、荷花三路改造、安居工程一期、环城东路北段拓宽等工程基本建成,新桥街改造项目中的孔府复建、庙前广场等已开工建设。衢州电信枢纽、中央直属粮库建设已经启动。继续抓好市区的路面硬化、地面绿化、街景美化和环境洁化,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建筑业发展加快,组建了衢州建工集团和交通建设集团,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9 . 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 . 6 %。

    ( 四 ) 努力优化投资环境,个私和开放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推行了投资兴业联合办公等制度,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到年底,全市有私营企业 5916 家,个体工商户 9 . 79 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 7 . 3 %和 3 . 8 %,个私企业入库工商税收 1 . 55 亿元,同比增长 28 . 9 %,占入库工商税收总数的 18 . 4 %。注册资金超 100 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 23l 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私营企业达 64 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就业门路,促进了社会稳定。开放型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外贸出口比上年增长 13 . 7 %,新增自营出口生产企业 9 家,累计已达 13 家。新批三资企业项目 20 个,实际利用外资 1633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1 . 2 %。全市三资企业实现利税 6257 万元,比上年增长 40 . 6 %。认真做好外事、侨务和对外宣传工作,积极推动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增强,积极吸引市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参与我市的资产重组,使一批企业再现活力。全市三个省级开发区全年共引进二、三产项目 342 个,协议投资 6 . 42 亿元,到位资金 4 . 4l 亿元。与巨化的协作步伐加快,双方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协作的决定》,出台了加强协作的政策,共同举办了首次技术信息发布会,有 20 多家工业企业与巨化进行了有效协作。

    ( 五 ) 以市场培育和旅游业为重点,推动了第三户业发展。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43 . 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 . 4 %。出台了促进专业市场建设的政策,加大专业市场的培育力度,市区副食品批发市场、西立交商城、家电市场、装饰材料市场相继开业,并对全市 12 个专业市场进行重点扶持。截止年底,全市有各类市场 183 个,成交额达 70 . 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 . 7 %,有 15 个市场年交易额超亿元。劳动力、技术、金融、产权、房地产等各类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巨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实现了我市区域内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加快住房商品化进程,实现了房改房上市交易。流通企业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积极扩大单个品牌的规模经营,千方百计开拓城乡市场,企业活力有所增强。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加快烂柯山、江郎山、龙游石窟、常山石林和钱江源、紫微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的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全市接待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 40 . 4 %。

    ( 六 )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为契机,弘扬抗洪精神,开展多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围绕“繁荣、文明”的主题,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活动,努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全市有 21 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l 项,省科技进步奖 7 项、星火奖 2 项,“衢州红壤农业综合开发星火技术密集区”通过了国家科技部期中考核,建成了浙江省科技信息网衢州分中心并投入试运行,各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高新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教育“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展开。教育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组建了衢县职教集团和行知职教集团,社会力量办学蓬勃发展。全面通过省实验教学普及县验收,衢州二中、衢师附小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衢师风雨操场、市区园丁楼二期等工程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实现农村卫生初级保健达标。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深化新家庭计划活动,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3 . 97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省内外获奖,荣获浙江省体育突出贡献奖。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县有线电视实现联网。土地管理连续四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新的加强。深入开展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驻衢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官兵为抢险救灾和支援地方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 七 ) 依法治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各项职能,在工作中注意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群众团体、老干部、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去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 524 件议案、建议和提案已全部按期办理、答复。在市本级 42 个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了政法队伍纪律作风集中整领教育。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坚持“开拓、开放、开明、开诚”和从严要求,切实加强政府机关自身建设,强化中心意识,增强大局观念,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有了新的改进。组织 6000 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立了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全市公布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 174 项,降低过高收费标准 266 个。全面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得到严格控制。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各项制度,全面推行了政府采购招标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制止奢侈浪费的“八条规定”,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贯彻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衢州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衢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官兵和省部属单位,向给予政府工作热忱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拉大。一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脆弱。受去年冬涝、春寒特别是 7 ? 23 特大洪灾影响,农业损失巨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开拓市场的能力仍亟待增强。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产业竞争能力弱,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少;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市国有及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仍高达 38 . 8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改造投入总量小,缺乏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大项目,产业升级、产品换代、技术更新难度较大;流通体制改革滞后,消费需求不旺,出口总量不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三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回旋余地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再就业形势严峻,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社会稳定压力加重;部分企业改制后机制转换缓慢,效果不明显。四是税源单一,财政增收难度加大,而工资调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支付企业改革成本等刚性增支因素增多,财政运行困难;金融资产质量不高,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五是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些问题,有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发展中新出现的,不少问题与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有关,主要是政府职能转换缓慢,服务意识亟待加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对极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作风不正、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奢侈浪费、贪污腐败的行为,群众反映强烈。对此,我们正在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尽管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政府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但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为衢州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过去一年的工作,更加坚定了我们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 1999 年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预期目标

    1999 年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市三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承前启后,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从衢州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7 . 0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5 . 0 %、 8 . 0 %和 8 . 0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6 . 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 .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 . 0 %;外贸出口按海关口径统计增长 8 . o %;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涨幅控制在 3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 .帆。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 . 8 %以内。

    科学把握市情,是研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我市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表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高,市场化取向改革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开放度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我们面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这样的市情,决定了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基于这样的认识,为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开放兴衢。衢州要加快发展,必须冲破思想上的禁钢,一切从衢州实际出发,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加快发展上来,把开放兴衢作为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要不断统一和深化对市情的认识,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闯敢试敢争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鼓励经济主体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胆争发展。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吸纳市内外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加快我市经济与国内外市场的融合。

     二是坚持枪抓机遇,加快发展。要抓住党的十五大带来的思想大解放的机遇,在推进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加快步伐。要抓住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争取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要抓住全省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城镇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加速我市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要抓住产业转移梯度推进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市地处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久发达地区过渡带的优势,东联西拓,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为我所用,加快发展。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提高效益。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城乡各项改革。坚持“做大扶强、话小求进、治瘫盘活”的思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进资产流动重组,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要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企业的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或产品,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要建立健全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扭亏增盈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是坚持突出特色,创优争先。要善于挖掘优势、发挥优势、集聚优势、拓展优势,力争重点突破,推动全局。要依托我市农业资源优势,调整农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由农业资源大市向农业经济强市的转变。要坚持主攻工业,围绕现有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实施做大扶强战略,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支撑作用。对各地涌现出来的专业市场和以个私经济为主体的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要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的同时,对旅游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根本方针。我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而是对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加快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和惩治腐败。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集中精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要把关心困难群众的就业和生活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突出任务来抓,努力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找准宏观经济与我市经济的结合点,抓住机遇,把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一 )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大目标,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比上年增长 5 %。要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长期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本完成土地二轮承包,延长土地承包期 30 年不变。尊重农民的意愿,逐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和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要稳定粮食生产,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努力完成全年 90 . 3 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认真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合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和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发展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为重点的多种经营,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抓好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业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办好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江山白鹅、开化茶叶、衡县柑桔和生猪等一批农产品专业市场。强化科教兴农意识,建立健全市、县、乡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体系,逐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快农业适用技术和农业机械的推广。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鼓励乡镇企业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输业,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抓好改制企业的规范完善工作。要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科教扶贫,放手发展生产,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一批小康乡镇、小康村,加快小康县 ( 市 ) 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二 ) 加快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代,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继续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其纯、但求其好”,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依法规范操作,推动资产流动重组。特别是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有制企业资产重组,加大竞争性行业和企业的国有、集体股股权向社会法人、自然人公开转让、出售的力度,集中有限的公有资产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抓好企业破产工作,规范企业破产行为,降低经济、金融风险。在企业改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更要在转换经营机制上下功夫,引导、帮助改制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努力提高改制的质量和效果。引导改制企业开展内部股权流动,使股权向经营者、经营层集中,积极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的有效方式。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促进政企分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的优势。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落实已经出台的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完善投资兴业联合办公、个私企业跟踪联络和收费登记卡等制度。积极扶持发展个体私营工业,逐步培育一批个体私营骨干企业,鼓励个私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加速形成规模。要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化工、建材、机械、皮塑等支柱产业要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使之逐步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利用我市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培育新型食品产业。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逐步建立有利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研究制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快电子、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要抓好产品结构调整,对已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产品,在生产要素配置上予以全力支持,促使其不断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以品牌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严重又无力治理的企业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限制或淘汰。要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继续实施“做大扶强”战略,以优势企业、优质产品和优秀人才为依托,组建跨地区、   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重视发展和扶持中小企业,探索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风险基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服务。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增强发展后劲。继续排出一批效益好、投资规模较大,对我市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技改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省重点技改项目。计划新开工建设市以上重点技改项目 16 项,续建省、市重点技改项目 15 项。要抓紧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企业要强化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冬方面力量合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争取全市技改投入比上年增长 25 %以上。

     进一步完善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重点抓好 100 万元以上盈利大户的增盈和 100 万元以上亏损大户的减亏工作,力争全市国有及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 15 %。强化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加强市场调研,强化市场营销,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加强银企协作,增加有效投入。引导金融部门根据产业政策导向,继续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搞活金融服务,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行“封闭贷款”,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的生产。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监督机制,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选配好一把手。试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深化企业分配、用工、人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继续巩固涉企收费清理整顿成果,落实各项收费管理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 三 )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良好机遇,加快交通、城建、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建设开放式的交通网络。重点抓好杭金衢高速公路建设,完成 21 省道龙葛线改建、 205 国道江山峡口至枫岭关三期、衢黄公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205 国道常山至开化段改建工程、 17 省道华白线二期工程,争取开工建设 46 省道衢州至江山公路改建工程,新建和改建县乡等级公路 159 公里,实现乡乡通等级公路和 95 %以上行政村通简易公路的目标。要继续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桥街改造进度,完成铁路新客站、火车站广场、江滨南路建设,开工建设梅花小区安居工程二期、紫荆小区、巨化昌苑新村等住宅小区,全面实施路面硬化、地面绿化、街景美化、夜景亮化、环境洁化“五化”工程,加快府山公园、烂柯山景区建设和甫湖治理,抓紧三水厂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在汛期前全面完成市区江滨南段、上下埠头段防洪堤建设,加快建设各县 ( 市 ) 县城和重要集镇的防洪工程,抓好铜山源水库、乌引工程、碗窑水库的灌区配套和“三江”治理等重点工程,做好江山白水湾水库的前期准备工作,抓紧水毁工程的修复、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小流域治理。继续加强电力、通讯设施建设,投资 3 . 86 亿元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完成衢州电信枢纽主体工程和中国联通 G5M 网衢州项目二期扩容工程。要抓住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建筑业,尽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开拓省内外特别是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建筑市场,不断提高建筑业在我市经济中的比重。要高度重视项目储备,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优化投资结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建筑市场管理,严格实行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加强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那些层层转包、偷工减料、失职渎职等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绝不手软。

     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切实加强规划的编制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规划体系。围绕中等城市的建设目标,市区要严格执行总体规划,搞好城市功能开发,努力提高建设品位,强化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重视县 ( 市 ) 城建设,发挥其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在农村实施“强镇战略”,积极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加强镇、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城镇。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建设专业市场结合起来,加强小城镇功能特色培育,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 四 ) 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加强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

    要努力拓宽出口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培植一批重点出口产品和企业,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合量和附加值。加快外贸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做好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申报工作,加强对出口的信贷、税收扶持。鼓励生产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动态项目储备制度,改进招商手段,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农业开发项目,努力提高利用外资项目的质量和水平。要搞好项目跟踪服务,办好现有三资企业,发挥其“以外引外”的示范作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审批、“一站式”服务,归并环节、简化手续、限时审批。要重视开发区建设,理清发展思路,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作机制,改善软硬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强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要树立开放开明的观念,在政策上、服务上、舆论上为外地客商来衢投资兴业营造公平、宽松的环境。主动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帮助企业提高科研开发和科技转化能力。进一步发挥驻外办事处和寓外衢州籍乡亲以及在衢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各方面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国内大城市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类经济主体走出衢州,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全方位加强与巨化的协作,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共融、共谋发展的原则,推进双方的产业协作和城市化协作。

( 五 )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扩大各类消费需求。

  要搞活流通,加大流通企业产权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总经销、总代理、连锁经营等经营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提高商品的市场覆盖面。要建设和培育一批辐射力较强的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和交易手段,在强化市场集散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的商品展示、商务活动、货物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争创一批星级文明市场。要努力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有效消费能力。研究制定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破除有关制约消费的政策障碍,大力发展信用消费,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激发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商业网点,针对农村的特点,开发生产和推销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引导和带动农村消费。在农村加快实施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电视、通广播“五通”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机遇,积极开拓中西部市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技术、信息、资本、人才、劳动力、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和供应,进一步启动住宅消费需求。要推广物业管理,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倡导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依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搞好主要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和配套,提高品位档次,加强旅游促销,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提高旅游服务接待水平,扩大旅游消费需求。

    ( 六 )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加快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发展技术信息市场,建立投资项目库和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引导企业强化科技意识,推进技术创新,加快传统工艺的改造和市场适销对路产品的开发。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逐步建立科技人员的收入与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积极推行技术入股。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科研、开发、推广、运用,抓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多形式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体制改革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积极筹办衢州高等学校,抓好市聋哑学校迁建、梅花小区学校、衢州中专教学楼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衢州二中争取进入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行列。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认真实施“ 115 ”人才工程,加快培养一批拔尖人才。

    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关系。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和基础建设,全面巩固和提高孕前管理工作水平。深入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促进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开展“国际老年人年”宣传活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规划建设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工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老污染源的限期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抓好乌溪江水资源保护,建设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快巨化污水处理厂建设,抓紧做好市污水处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广环保实用技术,扶持环保产业发展。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抓好钱塘江源头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努力实现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严格执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土地使用权商品化步伐,对经营性用地推行公开招标、拍卖的方式。

    ( 七 ) 努力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不仅是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抓好这项工作。要坚持企业、社会、财政各负担三分之一的办法,多渠道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各级财政要增收控支,优先、足额安排好这项资金。继续实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责任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规范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运作,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积极组织再就业培训。要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兴办三产、发展个私经济、劳务输出、社区服务等途径多方安置下岗职工,鼓励自谋职业。要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职工理解和支持改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意识。做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加快推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确保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进一步完善职工失业保险制度,落实好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基本生活费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赈灾、优抚等社会保障工作。

   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要用改革的手段、开放的思路来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探索社会事业社会办、社会事业产业化的路子。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继续抓好“东海明珠衢州金走廊”工程建设。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加大“扫黄打非”力度,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增强广大市民的名城意识,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开发名城文化资源,完成孔府复建工程,修复周宣灵王庙和大甫门、小甫门。巩固农村初级保健达标成果,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社区医疗服务,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做好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和药品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市防疫站、市妇保院住院大楼建设。坚持长效管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建立以社会为依托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和活动体系,抓好市体育培训中心建设。加强新闻宣传、广播电视工作,开工建设市广电中心。认真做好气象、档案等工作,切实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组织好建国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的各项庆祝活动,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切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受益的事情抓起,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文明形象。深入开展“五下乡”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加大摈葬改革力度。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双拥工作的途径和办法,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拥军优属活动,关心国防事业,支持军队建设,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落实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厂务公开,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做好外事、侨务和台湾事务工作。要热情接待、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倾向性问题。

    积极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三五”普法,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认真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行错案责任追究制,督促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社区和安全单位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适时组织各种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不法行为。继续开展公安、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坚决制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滥用职权的行为。加强统计、会计、审计工作,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类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做好工商、物价、商检、技术监督等工作,依法裁决各类经济纠纷,维护公平竞争,规范经济秩序。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按照“开拓、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学习,不断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要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法律知识的学习,深入实践向群众请教,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实践工作水平。二是要切实转变职能,营造高效运作机制。要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制订执行经济调控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分工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政令畅通。继续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要总揽全局,集中精力抓重点、攻难点。既要立足当前,力争全面完成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又要着眼长远,从衢州市情出发,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着手研究制定“十五”计划。要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完善政府采购招标制度,增强地方政府的调控能力。三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广开言路、广纳诤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严禁虚报浮夸、欺上瞒下,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是要警钟长鸣,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认真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继续清理整顿各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要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要模范地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带头做公正廉洁、干净干事的表率。

     各位代表,世纪之交,我们肩负的使命崇高而艰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衢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开放兴衢、坚定信心、知难而进,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把一个朝气蓬勃、繁荣文明的衢州推向 21 世纪!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