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1997 年 4 月 8 日在衢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
衢州市财政局局长 王延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 l996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1997 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和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1996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996 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这一年我们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整顿财经秩序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1996 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基本保证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1996 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汇总预算为 30650 万元,实际执行数为 31331 万元,完成预算 102.22% ,比上年增长 5.95% ,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13.63%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1 、工商税收 27411 万元,完成预算 102.62% ,比上年增长 16.08% 。 2 、农业税收入 4714 万元,完成预算 114% ,比上年增长 8.92% 。 3 、企业所得税 3294 万元,完成预算 128.77% ,比上年下降 29.18% ,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24.25% 。 4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6852 万元,完成预算 134.20% ,比上年增长 21.53% 。 5 、教育费附加收入 1257 万元,完成预算 95.95% ,比上年下降 3.08% ,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14.59% 。
1996 年全市还完成上划中央财政收入 35329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30% 。
1996 年全市财政支出汇总预算为 69382 万元,实际执行数为 55618 万元,完成预算 94.57% ,比上年增长 14.18%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1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 8514 万元,完成预算 93.83% ,比上年增长 27.26% 。 2 、文教卫事业费支出 22277 万元,完成预算 97.34% ,比上年增长 10.46% ,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 l 4807 万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16.20% 。 3 、科技支出 578 万元,完成预算 100% ,比上年增长 24.84% 。 4 、行政管理费支出 l 3040 万元,完成预算 99.16% 。比上年增长 13.58% 。 5 、公检法支出 4547 万元,完成预算 96.50% ,比上年增长 24.03% 。 6 、城市维护费支出 3060 万元,完成预算 96.96% ,比上年下降 13.66% ,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10 %。 7 、教育费附加支出 1227 万元,完成预算 84.68% ,比上年下降 6.83% ,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9.85% 。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 1996 年全市财政可用资金为 65618 万元 ( 包括地方财政留成收入、上划中央税收净返还、上级财政补助和上年结余等,下同 ) 。收支相抵,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 1996 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 l0900 万元,经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 14 次会议批准,调整为 8900 万元,实际执行数为 9046 万元,完成预算 101.64% ,比上年下降 8.59% ,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14.56%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1 、工商税收 11479 万元,完成预算 106.48% ,比上年增长 19.40% 。 2 、农业税收入 110 万元,完成预算 100 %,比上年增长 5.77% 。 3 、企业所得税 685 万元,完成预算 342.50% ,比上年下降 66.78 %,主要是落实省政府扶持重点骨干企业的政策,巨化公司上交财政所得税实行即征即退,减少了上交财政收入。若按同。径比较,比上年增加 623 万元。 4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4093 万元,完成预算 136.43% ,比上年增长 45.50% ,主要是按规定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粮食企业政策性补亏、民航亏损及部分收入先征后退增加了亏损补贴。 5 、教育费附加收入 595 万元,完成预算 99.17% ,比上年下降 13.64% ,主要是以前年度欠交 200 万元在 95 年催交入库,而 96 年则天此因素,同口径比较, 96 年比上年增长 21.68% 。
1996 年市本级还完成上划中央财政收入 15135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66% ,完成了省国家税务局下达我市的征收任务。
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1995 年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为 13216 万元,经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 14 次会议批准,调整为 17548 万元,实际执行数为 l 6868 万元,完成预算 96.12% ,比上年增长 13.60% 。主要文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1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 l067 万元,完成预算 100% ,比上年增长 23.21% 。 2 、文教卫事业费支出 4644 万元,完成预算 100 %,比上年增长 13.21% ,其中教育事业费 2554 万元,完成预算 100 %,比上年增长 13.76% 。 3 、科技支出 142 万元,完成预算 100 %,比上年增长 7.58% ,同口径增长 38.67% 。 4 、行政管理费支出 4129 万元,完成预算 100 %,比上年增长 27.32% 。 5 、公检法支出 1433 万元,完成预算 100% ,比上年增长 16.98% 。 6 、教育费附加支出 690 万元,完成预算 84.25% ,比上年下降 12.66% ,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11.47% 。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 l 996 年市本级财政可用资金为 16868 万元,收支相抵,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l996 年。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围绕推进两个转变,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整顿财税秩序,积极推进其他各项改革,大力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抓紧增收节支,为完成各项财税工作任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做了一些工作。
(一) 促进经济发展,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抓好财源建设,是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振兴国家财政目标的重要前提,这一年,我们把支持经济发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培养财源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继续抓好有关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增加农业投入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1996 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 8514 万元,比上年增长 27.26% ,达到了“两个高于”的要求。同时,进一步拓宽咨金渠道,抓紧农业发展基金、“三江”治理建设资金、造地基金和粮食附加税等支农资金的征收管理,重点支持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兴农。二是按照“抓大活小”的方针,积极支持企业深化改革,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这一年我们认真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行政性机构的转体工作,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贯彻落实有关“扶优扶强”,培育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努力增加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调整结构,加快技术改造, 1996 年全市财政预算内用于企业挖潜改造的资金达 805 万元,比上年增长 30.05% 。三是积极落实资金兑现定购粮价外加价的有关政策,努力消化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进一步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建立外贸出 g 发展基金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出口退税指标,加强对出。退税的审批管理, 1996 年全市共办理出口退税 3122 万元,比上年增长 2 倍,有力地支持了外贸企业的发展。五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市”的政策措施,积极筹集咨金,支持了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 1996 年全市财政预算内用于科教文卫事业的支出达 22855 万元,比上年增加 2225 万元,同口径比较增长 15.20% 。同时,进一步支持了教育、文化部门拓宽资金渠道,继续搞好勤工俭学、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各项工作;鼓励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创收活动,弥补事业经费不足,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 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去年一年,我们按照建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征管新模式的要求,积极开展征管改革的各项工作,建立起了集税务咨询、发票发售、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功能于一体的办税大厅,在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税务部门应用计算机集中办理征纳事务,强化税收稽查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使全市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税收征管的服务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方面,这一年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一是进一步严肃税收法纪,坚持以法治税、依法办事。加强了税法宣传,提高全民依法纳税意识,加强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进一步强化了税收稽查工作,通过建立税收稽查协查网络,在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各种偷抗骗税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加大了税务案件的查处力度,减少了税收流失。二是在贯彻落实流转税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纳税大户和重点税源征管的同时,继续抓紧个体工商税收征管,全年共征收个体工商税收 8297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38% 。三是严格整顿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税收秩序,强化源头控管,特别是加强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全市共征收个人所得税 1780 万元,比上年增长 55.05% 。四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认真抓了清理企业欠税的各项工作。五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部署开展了财税大检查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进行了查处,据统计,全市通过重点检查查出违纪金额 3228 万元,应上交财政 2332 万元,已入库 2200 万元。通过检查,既维护了财经纪律,又增加了财政收入。
(三) 强化预算约束,努力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集中资金,保证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和公检法办案经费需要的同时,对一般性财政开支加强了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行政经费定额包干办法,调动了各部门、各单位的理财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控制和精减各种会议,压缩会议费开支,节减邮电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费等公用经费方面,各级、各部门都相应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支农、教育、科技等专项经费继续实行跟踪反馈制度和目标考核责任制,确保这些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加强社会集团消费的控制,严格小汽车和其他专控商品的审批,严肃查处违控、违规、违纪案件。进一步加强了扶贫资金、民政救灾、救济资金的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公费医疗经费管理,减少了公费医疗中的损失浪费。在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增强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减轻财政负担方面,进一步开展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四) 严肃财经纪律,认真抓好财政财务监督管理。一是按照国务院领导关于会计工作“约法三章”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文件精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做了大量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 6120 个单位开展了自查,自查违纪金额 1180 万元,绝大部分已按规定作了调帐处理。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预算外资金清理检查的通知》精神,在 1995 年专项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开展了预算外资金的专项清理,基本摸清了预算外资金的家底,发现并查处了一些违规违纪案件。继续抓好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储存、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的财政监管。三是继续抓好产权登记、年检发证、请产核资等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国有资产的家底。以产权管理为中心,认真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加强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变动等环节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起到了重要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国有企业监管条例》,进一步加强了企业财务监督,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堵塞跑冒滴漏。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基本建设财务的监督管理。明确规范工程预决算审查的财政职能,对工程预决算审价机构实行了资格等级评定。加强了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监督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小问题:一是财税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做得还不够,收入流失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偷抗骗税等违法行为打击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财经秩序的整顿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对各项财会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各项财政开支情况的监督检查还不够有力,财经纪律松驰,违反财经法纪和铺张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 1997 年财政预算草案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必要的灵活性,做到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财政税务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工作的重点,牢牢把握大局,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方针,充分发挥财税的职能作用,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严格执法的关系;处理好增加投入与提高效益的关系;处理好控制支出总量与调整支出结构的关系;处理好放开搞活与强化管理和整顿秩序的关系;处理好深化财税改革与调动各方面增收积极性的关系,使财税工作更好地为促进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根据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并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拟提出 l997 年我市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财税改革,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严格执法,强化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控制支出总量,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整顿财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税监督,通过增收节支,实现全市财政收支平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我市安排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结合省下达我市的财政收入任务, 1997 年的财政收支预算编列如 l997 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汇总预算为 32600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0.69% 。其中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1 、工商税收 3l 57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17% 。 2 、农业税收入 4832 万元,比上年增长 2.50% 。 3 、企业所得税收入 3045 万元,比上年下降 7.56% 。 4 、国有企业亏损十补贴 7704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43% 。 1997 年国家下达我市上划中央财政收入任务 40479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4.58% 。
根据上述收入预算,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 1997 年全市地方财政可用资金为 57088 万元。 1997 年全市财政支出汇总预算为 57088 万元,比上年年初汇总预算数增长 9.64% 。其中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 5089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70% 。 2 、文教卫事业费支出 23915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46% ,其中教育事业费 l 653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4.63% 。 3 、科技支出 534 万元,比上年增长 50 %。 4 、行政管理费支出 1157l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11% 。 5 、公检法支出 4209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45% 。 6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720 万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 7.46% 。
拟安排 1997 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 91.0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0.75% 。其中主要收入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1 .工商税收 13666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9.05% 。2 、农业税收入 110 万元,与上年执行数持平。 3 、企业所得税收入 500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 27.01% 。 4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5200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27.05% 。
1997 年市本级上划中央财政收入任务为 18l 95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20.22% ,同口径比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5.01% 。
根据上述收入预算,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测算,预计 1997 年市本级财政可用资金为 13826 万元,根据客观增支因素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拟安排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 13326 万元,比 l 996 年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数同口径比较增长 12.79% 。主要支出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 79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15% 。 2 、文教卫事业费支出 443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57% ,其中教育事业费 252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11% 。 3 、科技支出 106 万元,比上年增长 29.27% 。 4 、行政管理费支出 33l 2 万元,比上年增长 38.58% 。 5 、公检法支出 1359 万元,比上年增长 20.16% 。
另外,根据国务院国发 (1996)29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精神,从 1997 年起将原来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养路费等十三项基金和地方财政部门按规定收取的各项税费附加,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为做好这部分基金的预算管理工作,我们单独编制了 l 997 年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
l 997 年全市汇总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为 26639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4.99% ;其中市本级 12286 万元,比上年增长 9.35% 。分项目计划是: 1 、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916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6.84% 。其中市本级 2l 6 万元.比上年增长 9.09% 。 2 、文教部门基金收入 4525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7.76% ;其中市本级 740 万元,比上年增长 2.35% 。 3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19796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3.97% ;其中市本级 1073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41% 。 4 、农业部门基金收入 92 万元,与上年执行数持平;其中市本级 77 万元,与上年持平。 5 、其他部门基金收入 640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4.40% ;其中市本级 230 万元,比上年下降 1.71% 。 6 、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 670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3.72% ;其中市本级 290 万元,比上年增长 2.84% 。
l997 年全市汇总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为 22852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1.97% ;其中市本级 9496 万元,比上年增长 7.95% 。分项目计划是: 1 、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 1266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27.36% ;其中市本级 266 万元,比上年增长 0.76% 。 2 、文教部门基金支出 4508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8.13% ;其中市本级 740 万元,比上年下降 8.42% ,同口径比较增长 21.71% 。 3 、社会保障基金支出 15644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2.33% ;其中市本级 789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35% 。 4 、农业部门基金支出 92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 14.81% ;其中市本级 77 万元,比上年下降 22.22% 。 5 、其他部门基金支出 672 万元,比上年增长18.94% ;其中市本级 230 万元,比上年增长 20.42% 。 6 、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支出 670 万元,比上年增长 3.72% ;其中市本级 290 万元,比上年增长 2.84 %。
以上基金收入大干支出的为结余,根据财政部规定,结余的基金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基金支出大于收入的为上年结余结转本年使用数。
三、 1997 年财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召开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今年我国政治生活中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从这一大局出发,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财税工作,为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一)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抓好财源建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抓好财源建设,是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振兴国家财政目标的重要前提,我们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导向和预算、税收手段的运用,大力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要继续增强以农业为基础的认识,抓好有关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农业投入。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预算安排和实际支出水平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和实际支出的增长比例。继续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抓紧“三江”治理建设资金、造地基金的征管。同时,管好用好各项支农资金,确保财政支农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事业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用于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针对当前我市不少企业长期发生亏损,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我们要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整体素质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一是把支持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有限的财力用来发展那些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和产品,特别要注重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经济,开拓农村市场,切实防止和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二是坚决贯彻执行“抓大活小”、“扶优扶强”的政策,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大力抓好财政技改统筹资金的筹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改组的有关政策,大力支持国有小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国有存量资产的流动和结构优化。继续搞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三是要进一步支持外贸企业深化改革,加强外贸出 g 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大力支持外贸、外经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改善和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大力组织收入,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首先,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积极帮助和督促企业改进和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资金和成本管理。把严格控制企业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和其他管理费用作为重点来抓,力争使管理费比上年降低 5 %。继续采取措施,抓好企业扭亏增盈的工作,积极促进企业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
其次,进一步坚持以法治税,加强税法宣传,增强全民依法纳税意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擅自变通税法,乱开减免税口子的违法行为。继续抓紧中央“两税”和地方税收的征管。在加强重点税源征管的同时,进一步抓好个体税收和个人所得税等零星小税种的征收管理。在严格代扣代缴制度的基础上,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逐步推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的办法,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者的征管,真正使税收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在个体税收的征收管理中,积极稳妥地推行建帐建制、查帐征收的办法,加大征管力度,减少税款流失。大力开展税收稽查,加大涉税案件查处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抗税、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堵塞收入流失的漏洞。继续抓紧清理企业欠税的工作,把该收的税款坚决收起来。
(三) 控制支出总量,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的需要。
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按照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要求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精神,继续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总量,使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与财政可用资金的增长幅度相适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理财观念,结合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供应范围,继续鼓励和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开展创收活动,逐步向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过渡,减轻财政负担,要继续试行和完善与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包干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做法,以控制支出的过快增长。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统筹安排好各项财政资金,保证重点,压缩一般,要确保公教人员工资的如期发放,继续支持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支持国家政权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和必要的办案经费。继续加强控购指标的管理,严格专控商品审批,进一步加大对社会集团消费控制的力度。深化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完善管理办法,减少损失浪费,努力节约财政开支。
(四) 严肃财经纪律,整顿财经秩序,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和管理。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对预算外资金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按照“标本兼治、突出治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的财政监管。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外资金预决算制度,初步建立规范的预算外资金管理秩序。充分发挥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二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会计改革,继续抓好会计工作秩序的整改落实。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逐步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经济监督中的积极作用。严厉查处做假帐、搞“两本帐”、“帐外帐”等违法行为,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违反财经纪律,丧失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取消其专业技术资格,调离会计岗位,以严肃财经法纪。三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加强产权管理,继续把产权登记、请产核资作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抓好企业改革、改组、改造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切实维护国有资产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各位代表, 1997 年在我国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将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努力完成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