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衢州市199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衢州市财政局局长 王延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199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和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199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995年,是我们为全面完成“八五”计划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税监督和管理,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1995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年初预算;财政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基本保证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1995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汇总预算为27700万元,实际执行数为29572万元,完成预算106.76%,比上年增长17.56%。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1、工商税收23613万元,完成预算107.79%,比上年增长20.93%;其中增值税25%部分10202万元,完成预算100.68%,比上年增长12.83%,营业税6907万元,完成预算114.60%,比上年增长33.99%。2、农业税收入4020万元,完成预算140.07%,比上年增长40.71%,主要是农业特产税和契税增收较多。3、企业所得税4651万元,完成预算l 50.71%,比上年增长51.89%。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5638万元,完成预算207.97%,比上年增长95.63%,主要是粮食亏损、企业收入先征后退等因素增加了亏损补贴。5、教育费附加收入1297万元,完成预算122.36%,比上年增长42.68%。1995年全市还完成上划中央财政收入3l183万元,比上年增长l3.17%。1995年全市财政支出汇总预算为60685万元,实际执行数为57467万元,完成预算94.70%,比上年增长15.89%。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1、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6690万元,完成预算90.08%,比上年增长25.37%。2、文教卫事业费20167万元,完成预算99.53%,比上年增长10.0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3239万元,完成预算99.67%,比上年增长9.49%,同口径增长17.84%。3、科技支出463万元,完成预算99.57%,比上年增长68.36%。4、行政管理费支出1148l万元,完成预算96.84%,比上年增长8.24%。5、公检法支出3666万元,完成预算100%,比上年增长3.35%,同口径增长17.61%。6、城市维护费支出3544万元,完成预算96.51%,比上年增长31.50%。7、教育费附加支出1317万元,完成预算84.15%,比上年增长64.21%。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1995年全市财政可用资金为57707万元(包括地方财政留成收入、上划中央税收净返还、上级财政补助和上年结余等,下同)。收支相抵,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1995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9500万元,实际执行数为9896万元,完成预算104.17%,比上年增长14.94%。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1、工商税收9614万元,完成预算107.01%,比上年增长19.49%。2、农业税收入94万元,完成预算104.44%,比上年增长16.05%。3、企业所得税2062万元,完成预算215.69%,比上年增长292.76%,主要是94年财政技改统筹资金退库较多。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2813万元,完成预算234.42%,比上年增长202.47%,主要是粮食亏损、民航亏损及部分收入先征后退增加了亏损补贴。5、教育费附如收入689万元,完成预算153.11%,比上年增长60.61%。1995年市本级还完成上划”中央财政收入13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1.29%。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1995年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为11635万元,经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调整为15411万元,实际执行数为14849万元,完成预算96.35%,比上年增长18.1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11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866万元,完成预算100%,比上年增长14.55%,同口径增长18.46%。2、文教卫事业费支出4102万元,完成预算100%,比上年增长15.78%;其中教育事业费2245万元,完成预算100%,比上年增长20.38%。3、科技支出l 28万元,完成预算l00%,比上年增长31.96%。4、行政管理费支出3243万元,完成预算100%;比上年增长19.18%。5、公检法支出1225万元,完成预算l00%,比上年下降7.06%,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8.63%。6、教育费附加支出790万元,完成预算95.53%,比上年增长148.43%。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1995年市本级财政可用资金为14849万元,收支相抵,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1995年,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财政预决算报告的决议精神,深化财税改革,积极推进其他各项改革,大力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抓紧增收节支,为完成各项财税工作任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做了一些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继续贯彻落实税制改革的各项政策规定,巩固新税制的实施成果,并针对新税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了重新审核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进行了清理,强化了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监督。加强了营业税的征收管理。按照建立“申报、代理、稽查”三位一体征管模式的要求,积极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建立办税大厅,方便纳税户自行申报纳税。进一步扩大了计算机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税务代理和税务稽查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稽查力量和稽查手段进一步得到加强。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了各级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粮食购销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研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

(二)大力培植财源;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这一年,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重要的工作位置。一是继续贯彻落实有关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农业投入,95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6690万元,比上年增长25.37%。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抓紧农业发展基金、“三江”治理建设资金、造地基金和粮食附加税等支农资金的征收管理,重点支持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了农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和“一优两高”农业的发展。二是继续努力支持企业发展生产,市、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努力增加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调整结构;加快技术改造,1995年全市财政预算内用于企业挖潜改造的资金达619万元,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落实扭亏增盈措施,促进企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三是积极落实资金兑现定购粮价外加价的有关政策,努力消化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进一步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建立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的有关政策,搞好出口退税工作,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五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市”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加资金投入,支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1995年全市财政预算内用于科教文卫事业的支出达21947万元,比上年增加2548万元,增长13.13%。同时,进一步支持了教育、文化部门拓宽资金渠道,继续搞好勤工俭学、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各项工作;鼓励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创收活动,弥补事业经费不足,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严格以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一是进一步严肃税收法纪,坚持以法治税,依法办事。加强了税法宣传,增强全民依法纳税意识。财税部门进一步与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严厉打击伪造、倒卖、盗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偷抗骗税等违法行为。加大了税务案件的查处力度,减少了税收流失。二是强化个体工商税收征管,全年共征收个体工商税收719l万元,比上年增长15.35%。三是严格整顿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税收秩序,强化源头控管,特别是加强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全市共征收个人所得税1148万元,比上年增长53.27%。四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认真抓了清理企业欠税的各项工作。五是继续抓紧抓好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据统计,全市共查出违纪金额2132万元,应上交财政1615万元,已入库1598万元。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通过检查,既维护了财经纪律,又增加了财政收入。

(四)强化预算约束,努力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重点加强了对各项支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行政经费定额包干办法,调动了各部门、各单位的理财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控制和精减各种会议,压缩会议费开支,节减邮电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费等公用经费方面,各级、各部门都相应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支农、教育、科技等专项经费实行了跟踪反馈制度和目标考核责任制,确保这些资金专款专用,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了公费医疗经费管理,减少了公费医疗中的损失浪费。积极配合市纪委加强对行政机关购买小汽车的专项清理,严格专控商品审批,对控制社会集团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增强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减轻财政负担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五)加强法制建设,认真抓好财政财务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了财税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开展了新税制的执法检查,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会计工作管理办法》、《浙江省个体工商户税收征收管理条例》和《浙江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力、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财税法规。认真开展了预算外资金的专项清理和“小金库”资金的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了部门和单位的收费行为,强化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继续抓了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等基础性工作,加强了对资产评估工作的管理和资产评估机构资格的审核把关,防止国有企业产权变动中的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加强了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的注册会计师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社会监督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到1995年底止,全市共有会计师事务所6家,注册会计师达到113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税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做得还不够,执法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偷抗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还有待于进一步严厉。二是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虽有所好转,但仍不够理想,到1995年底止,全市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仍有28户发生亏损,亏损面达37%,亏损额3970万元,比上年减亏317万元。三是对各项财会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各项财政开支情况的监督检查还不够有力,财经纪律松驰,违反财经法纪,甚至铺张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1996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并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拟提出1996年我市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深化和完善财税改革,大力支持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整顿财经纪律,加强财税监督,增收节支,实现全市财政收支平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我市安排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结合省下达我市的财政收入任务,拟安排1996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09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0.15%,其中主要收入项目的安排情况是:1、工商税收1078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2.13%,其中增值税25%部分5207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1.38%。2、农业税收入1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6.38%。3、企业所得税收入22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6.69%。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30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6.65%。5、教育费附加收入6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2.92%,若剔除上年清理历年欠交补交入库200万元因素,同口径则增长22.70%。

根据上述收入预算,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测算,预计1996年市本级财政可用资金为l 3216万元;根据客观增支因素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拟安排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13216万元,比1995年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预算数增长13.59%。主要支出项目的安排情况是:1、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696万元,比上年增长14.10%。2、文教卫事业费支出39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49%,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2l90万元,比上年增长16.68%。3、科技支出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9%。4、行政管理费支出2390万元,比上年增长28.77%,同口径增长16.25%。5、公检法支出1131万元,比上年增长14.71%。6、城市维护费支出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4.65%。7、教育费附加支出753万元,比上年增长32.57%。

1996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比上年实绩增长lo.15%,既考虑了今年经济增长和挖掘财政增收潜力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同时也考虑了市本级工商税收已连续三年较高速度增长,需要有一个调整稳定过程,为经济增长积累后劲。因此,这个增长幅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在财政支出预算方面基本保证了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努力增加了对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的投入。上述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的安排请各位代表予以审查,并提出意见。

各位代表,现将全市各地上报的1996年财政收支汇总预算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199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汇总预算为。32650万元,比上年执行增长10.41%。其中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1、工商税收26712万元,比上年增长13.12%;其中增值税25%部分12109万元,比上年增长18.69%,营业税7261万元,比上年增长5.13%。2、农业税收入3953万元,比上年下降1.67%。3、企业所得税收入4558万元,比上年下降2%。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5106万元,比上年下降9.44%。5、教育费附加收入1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

根据上述收入预算,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全市地方财政1996年可用资金为53962万元。1996年全市财政支出汇总预算为53962万元,比上年年初汇总预算数增长15.51%。其中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1、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459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9%b 2、文教卫事业费212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9%,其中教育事业费14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91%,同口径增长15.95%。3、科技支出356万元,比上年增长38.52%。4、行政管理费支出10052万元,比上年增长16.86%。5、公检法支出3710万元,比上年增长34.27%。6、企业挖潜改造支出970万元,比上年增长28.99%。7、教育费附加支出1309万元,比上年增长17.08%。

1996年国家下达我市上划中央财政收入任务36804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8.03%,其中安排市本级上划中央财政收入任务1575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0.36%。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三、1996年财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财税工作,对于巩固“八五”财税改革和财税工作的成果,推动全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实施,为全市经济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抓好财源建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抓好财源建设,是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振兴国家财政目标的重要前提,我们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导向和预算、税收手段的运用,大力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要继续增强以农业为基础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增加农业投入的决定》,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预算安排和实际支出水平,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和实际支出的增长比例。继续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抓紧“三江”治理建设资金、造地基金的征管。研究制订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基金的征管办法,管好用好各项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强粮食附加税的征收管理,努力完成省下达的粮食“附加税征收任务。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事业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用于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和“一优两高”农业的发展。

积极推进企业深化改革,进;步贯彻落实有关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搞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市”意识,在资金上、政策上支持科教事业的发展,真正把我市的经济发展纳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继续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快引进外资的步伐,大力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为契机,改善和加强税收征管王作,大力组织财政收入。搞好征管改革是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按照建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新模式的要求,抓好征管改革规划的制定和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逐步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违章处理、税务稽查等一整套税收征管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网络管理,努力降低征税成本,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效益。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税务代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继续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法宣传,增强全民依法纳税意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擅自变通说法,乱开减免税口子的违法行为。继续抓紧中央“两税”和地方税收的征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加大打击偷抗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堵塞收入流失的漏洞。进一步抓紧个体工商税收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继续抓紧清理企业欠税,把该收的税款坚决收起来。

(三)优化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按照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要求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精神,继续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消化历年累计赤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理财观念,结合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供应范围,继续鼓励和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开展创收活动,逐步向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过渡,减轻财政负担,要继续试行和完善与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包干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做法,以控制支出的过快增长。继续坚持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确保支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的安排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压缩一般性非生产支出。继续加强控购指标的管理,严格专控商品审批,进一步加大对社会集团消费控制的力度。深化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完善管理办法,减少损失浪费,努力节约财政开支。

(四)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和管理。根据国家的统?部署,认真抓好严肃财经纪律,整顿财经秩序的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税、财务监督。一是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在巩固预算外资金专项清理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限额审批管理制度,强化预算外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拓宽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储存的范围。充分发挥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二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我们将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到建立和完善包括产权登记制度、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产权收益分配和监缴制度,以及资产评估制度在内的一整套国有资产基础管理上来。进一步抓好企业改革、改组、改造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切实维护国有资产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会计改革,切实抓好《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和《浙江省会计工作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认真做好具体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的实施工作,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和推广应用工作,充分发挥财会工作在经济核算中的监督管理作用。进一步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加强社会监督。与此同时,我们要继续按照“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财税队伍建设,抓好经常性的勤政、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拒腐防变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把我市的财税工作做得更好。

各位代表,今年是我们实施“九五”计划、振兴国家财政的第一年。

  我们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扎扎实实,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