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议调整《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华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主要经济指标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各位代表:

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已实施两年,现根据两年来的实施情况,就调整主要经济指标提出如下意见,请予审议。

一、调整主要经济指标的理由

《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遵循中共中央、省委和市第二次党代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精神,从衢州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由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纲要》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的指导思想主要有:“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要在中央基本方针指引下,正确实施‘综合开发农业,重点主攻工业,积极搞活流通,加强东联西拓,依靠科技教育,加速工业化进程,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打基础、上水平、增效益、求发展上。打基础,就是要加强农业,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加强科技教育和基础管理工作,逐步改变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上水平,就是要立足现有基础,依靠技术进步,抓好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务求质量、品种有较大的进步,产业素质、企业素质和劳动者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素质上一个新的水平。增效益,就是要致力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组织结构,依靠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挖掘潜力,走投入少、产出多的路子,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今心,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求发展,就是要在强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抓住一切机遇,发展新产品,建设新项目,扩大产品规模、企业规模、行业规模,争取尽可能快的发展速度,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尽快改变我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纲要》规定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农业和乡镇企业、 工业、 能源、交通和邮电、商品流通和财政金融、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生话和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十一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和相应的措施。总之,《纲要》要求我市在九十年代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使全市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为二十一世纪初叶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从两年来实施的情况看,《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措施是正确的。同时,鉴于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纲要》确定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建设布局等需要作一些必要的调整,在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以及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需要提出若干新的举措, 以利于加快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3月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贯彻以后,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大大加快。通过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更使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八五”后三年和整个九十年代,我市经济建设已具备加快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实施“八五”计划有了一个好的开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85.36亿元,完成“八五”期末计划93.77亿元的91%。其中工业总产值65.05亿元,完成“八五”期末计划69亿元的94.3%;农业总产值20.31亿元,完成“八五”期末计划24.771乙元的82%。国内生产总值45.55亿元,完成“八五”期末计划44.8亿元的l01.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29亿元,完成“八五”期末计划22.5亿元的94.6%。“八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可以提前和超额完成,这标志着“衢州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已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已经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优势,蕴藏着加快发展的潜力。

2、扩大改革开放,加快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和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衢州正处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必须在思想上坚信改革开放是振兴衢州的必由之路,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困难和矛盾面前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这些年来,在物价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股份制试点、土地批积、发展证券市场等方面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中出观一些新的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要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同时,注意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妥善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 引导、保护和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改革开放下断前进。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形成,必将更加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3、 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周边环境的改善, 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我国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园地位即将恢复,这将对我国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市外向型经济将进一步加快发展。

4、上海浦东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开放,衢州市被列入浙江省的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的优惠政策,将对衢州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浦东的开发开放将使上海成为国际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并有力地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腾飞,浙江是浦东的重要一翼,衢州是浙江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江省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浙、闽、赣、皖四省边界地区的重要商贸城市,历来与上海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具有接受辐射的许多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四省通衡”的历史传统和目前的区位优势,在加强东联西拓,配合浦东、接轨浦东、参与浦东开发和利用浦东辐射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展示着广阔的前景。

5、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加快,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提高加工制造业特别是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成为结构变动的主要趋势。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将明显减缓,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投资需求将成为拉动衢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九十年代我国和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分别定为8?9%和10?11%,必然要在节能降耗和扩大国际交换等方面向我市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集约经营, 更多利用国外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已成为衢州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面对这些新的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自己,提前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需要调整的主要经济指标

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争取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大十年代的中心任务。根据这一中心任务和上述新的情况,拟对《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主要经济指标作如下调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到1995年,由原计划44.8亿元调整为60亿元,比1990年33.65亿元增长78.3%,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6%提高到12.3%; 到2000年,由原计划62亿元调整为105亿元,比1995年调整计划60亿元增长75%,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7%提高到11.8%,比1990年33.65亿元增长212%,十年平均递增由原定6.5%提高到l2%。

工农业总产值(1990不变价) ,到1995年, 由原计划93.77亿元调整为130亿元, 比1990年64.2亿元增长102.5%,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7.9%提高到l5.2%;到2000年, 由原计划144.98亿元调整为240亿元,比1995年调整计划130亿元增长84.6%,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9%提高到13%,比l990年64.2亿元增长273.8%,十年平均递增由原定8.5%提高到14%。

工业总产值,到1995年,由原计划69亿元调整为104亿元,比1990年42.83亿元增长142.8%,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10%提高到l9.4%;

到2000年,由原计划116.26f乙元调整为207亿元,比1995年调整计划104亿元增长99%,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11%提高到14.8%,比1990年42.83亿元增长383.3%,十年平均递增由原定10.5%提高到17.1%。

农业总产值,到1995年,由原定计划24.77亿元调整为26亿元,比1990年21.37亿元增长21.7%, 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3%提高到4%; 到2000年, 由原计划28.72亿元调整为33亿元, 比1995年调整计划26亿元增长26.9%, 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3%提高到4.9%,比1990年21.37亿元增长54.4%, 十年平均递增由原定3%提高到4.4%。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到1995年,由原定计划22.51乙元调整为31亿元, 比1990年15.53亿元增长99.6%,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7.7%提高到14.8%, 到2000年,由原计划36.5亿元调整为55亿元,比1995年调整计划31亿元增长77.4%,五年平均递增由原定l0%提高到12.2%,比1990年15.53亿元增长254%,十年平均递增由原定8.9%提高到13.5%。

根据初步测算,九十年代我市经济达到上述增长率是可能的,我们应当向这个目标奋进。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基础上,努力实现这样的发展速度,到本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将比l980年翻三番,原定翻两番的目标将提前到l993年完成。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将显著增加,产品结构和地区经济布局更趋合理。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话由温饱进入小康。 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将再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到那时,衢州将建设成为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教育水平较高,经济运行机制比较顺畅,外向型经济具有一定规模,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城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进一步显示出来,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大大增强,历史名城衡州将以崭新的面貌,更加雄健的姿态跨入二十一世纪。

三、对调整建设市局的基本意见

为了把加快经济发展的可能变成现实,达到我们宏伟的目标,根据国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市率先、突出重点,依托港口、两线拓展,梯度推进、全面开放”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东联西拓,三线推进,市区重点,全面开放”的总体布局,结合衡州实际,需要在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相应安排一批建设项目,允其要有一批能带动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骨干项目, 以增强发展后劲,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上新的台阶。

1、全力推进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开放。市经济开发区和各县(市、 区)在建的江山城南、衢县沈家、柯城双港、龙游城南城北、常山城南城北、开化芹江等工业开发区, 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根据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原则,继续引进资金、引进项目,争取利用外资多上一些项目,搞滚动开发,尽快形成新的规模。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加快发展的基础。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十项重要措施,切实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着力提高质量,稳步增加产量,全面提高农业的集约经营和综合生产能力。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多种经营,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结构调整要坚持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生产基地和专业乡、村。围绕发展我市名特优稀产品,重点抓好优质粮油、名果(?柑、胡柚、猕猴桃)、名茶、蚕桑、食用菌、蔬菜、瘦肉型猪、白鹅、白毛乌骨鸡、笋竹两用林等十大基地建设,并逐步实现一乡一村一品或一县几品,促进其实现规模效益。要继续抓好三个“60万亩”,并赋予新的内容:开发黄土丘陵,要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主;改造中低产田要与调整种植结构相结合;建设吨粮田还要讲经济效益,实现吨粮千元田。 要认真做好典型示范工作,市已决定建立乌溪江引水工程灌区农业对外综合开发示范区,各县(市、 区)也都要选择一、二个条件较适应、管理水平较高、工作基础较好的乡镇,建立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示范区, 抓好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3、加快交通、通信、能源.重要原村料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的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香干工程。这是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持经济后劲的重要条件。将加快和新增的重点骨干工程主要是:(1)原已列入“八五”计划,加快建设进度的项目有:乌溪江引水工程及配套项目建设、江山碗容水库、长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衢州民航站、衢化公司氟化工扩建工程。 (2)新增建设项目有:衢州至开化地方铁路、 江山至常山铁路专用线、衢州市区中立交桥、衢州至龙游公路拓宽改建、引进市话程控交换机二期工程、衢化热电厂扩容工程和航埠、江山、开化、龙西、 常山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衢江大桥工程、衢州第三自来水厂等。 (3)加快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有:建设500千伏衢州输变电工程、杭金衢汽车专用道等,并抓紧做好衢开铁路延伸、320国道衢常线改造、市话程控交换机扩容工程、衢州火力发电厂、常山水泥厂等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一旦建设条件成熟,就争取立项。此外,交通、邮电、水利、 电力等部门原已列入“八五”计划的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并力争新增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抓好一批“八五”重点骨干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一批利用外资项目的建设,争取尽早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这些项目的实施,关键的制约因素是资金。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除了争取多利用一些外资以外,市内和国内筹资的主要措施是:(1)稳定和完善“七五”时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农业基金和“以电养电”、“以路养路”、“产品集资”等专项基金的筹集政策;(2)选好一批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争取多安排一些信贷资金;(3)拓宽联合投资渠道,争取国家专业投资公司、 中央、省级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以合股、联营、合作、借贷等形式,参与建设;(4)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拓筹资的新路子,特别是要更多利用债券、股票的形式,提高建设资金中直接融资的比重;(5)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推进企业资产流动;(6)开展土地批租,以地招商,吸引外资; (7)提高财政资金的建设性功能,适当发展财政信用;(8)增强各级经济建设投资公司的投资融资能力等。

实现上述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上新台阶。有关这方面的具体举措,郭学焕市长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阐述,请一并予以审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