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政办通报
〔2012〕30号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五月七日
毛建民同志在衢州市区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一、遵循规律,客观分析,将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市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
柑桔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的农业主导产业。去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54万亩,总产量64.3万吨,以柑桔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有30万户近100万人口;柯城区、衢江区种植面积30.4万亩,总产量35.8万吨,有近60%农民的收入来自于柑桔。对柑桔产业的发展,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从推广“三疏一改”,到实施以“一提”(提高柑桔品质)、“二改”(改土、改水)、“三疏”(疏树、疏大枝、疏果)、“四统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组织服务、统一品牌销售)为主线的柑桔品质提升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市委、市政府将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大事项之一。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我认为这是对柑桔“三疏一改”、柑桔品质提升工程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要从柑桔产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将来来研究柑桔产业转型升级,遵循规律,客观分析,坚持走以“减量提质”为核心的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的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遵循规律,一是要遵循柑桔市场规律。当前,全国农产品供应极大丰富,特别是柑桔,早已进入买方市场,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光有数量没有质量,必将没有市场,这是市场竞争的规律。为此,必须下决心提高柑桔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要遵循柑桔生产规律,也就是自然规律。我市柑桔主栽品种?柑、胡柚的形成,是根据我市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经过多年实践形成的。要改良调整柑桔品种,必须遵循柑桔生产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论证,慎重决策。
客观分析,就是要对柑桔产业的形成、地位和作用进行客观分析。柑桔产业成为衢州市区影响面最广的农业产业,是历史形成的,是实践形成的,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长期以来柑桔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短时间内还难有其他的农业产业可以替代。为此,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两区政府、柑桔重点乡镇和农业部门,务必将以“减量提质”为核心的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住时机,痛下决心,狠抓推进落实。
二、明确目标,减量提质,全面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
柑桔产业减量提质、转型升级“怎么干”?前提是要看到问题、认清问题。总的来说,我市柑桔产业规模大而不强、产量多而不优、基地散而不精,市场竞争力不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规模经营水平低。柑桔虽然连片发展,但绝大多数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平均每户桔园面积仅2亩左右,还分散在好几处,规模经营面积不到10%。且从事柑桔生产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柑桔逐步变成了家庭副业,生产管理粗放现象十分普遍。从柑桔产业转型升级来说,规模经营水平低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全市种植品种以?柑、胡柚等中晚熟品种为主,比重偏高,?柑占57.5%、胡柚占27.1%,在市区?柑比重更高,导致市场销售期过于集中,销售压力大。早熟、特早熟品种比重较低,优质杂柑等新品种面积很少,还未形成规模。三是品牌不响。“衢州?柑”品牌的影响力不大,在市场中还难以发挥引领作用。四是服务设施不配套。特别是在柑桔重点乡镇、园区内,柑桔保鲜仓储、物流平台、信息平台等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五是柑桔精深加工、出口水平有待提高。我市柑桔精深加工以砂囊为主,年消耗鲜果量仅5万吨,占比不到10%。为此,今后五年,全市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二减三提高”,即争取到2016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调减到45万亩左右,?柑、胡柚等品种比例调减到75%左右,优质果率、出口率、精深加工率分别提高到80%、20%、20%。根据这一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在减量上下功夫。结合垦造耕地、低丘缓坡开发和农业“两区”建设等有利时机,鼓励农民加快淘汰品质差、效益低、易受灾的“低洼、低产和低效”桔园,下决心将柑桔种植面积减下来。注重柑桔减量与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相结合,充分利用调减出来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办法,引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种植蔬菜、小水果及其它经济作物,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切实解决调减后的产业发展问题和农民的出路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桔农调整淘汰“三低”桔园的积极性。
(二)着力在品种改良调整上下功夫。按照“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经济生态化”的要求,积极开展柑桔精品园、新品园、出口园“三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改变柑桔品种单一的现状,切实提高柑桔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一是要通过完善水利设施,改良土地质量,加强桔园管理,建设一批精品桔园;二是要通过新种和高接换种等技术手段,发展“爱媛38号”杂柑、宫川温州蜜柑等早熟品种和天草等特色柑桔品种,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基地;三是要通过鼓励出口桔园认证、统一植保服务等措施,建设一批柑桔出口基地。
(三)着力在土地流转上下功夫。因势利导,努力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社会化服务机制、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等,健全产业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乡镇、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加强对桔农土地流转的政策引导和服务,依托种养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通过出租、转让、托管、代管、入股等多种形式推进桔园流转,提高柑桔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
(四)着力在社会化服务、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上下功夫。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大力推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统一品牌营销的社会化服务,争取柑桔精品基地的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围绕柑桔产业一体化发展,整合农业部门各学科、各层次的科技人员和经营主体,组建科技服务联盟,为柑桔产业转型提升提供品种、技术、政策、营销等综合服务。按照“提升能力、扩大总量、打响品牌”的要求,加快柑桔加工业发展。鼓励现有柑桔加工企业扩大技改、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市外大型加工龙头企业来衢投资柑桔加工项目,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争取五年加工消耗鲜果量提高到10万吨。在柑桔产销基础好的乡镇,启动建设以柑桔冷藏、物流为重点的基层柑桔产业服务中心,打造柑桔保鲜、仓储、物流平台。
(五)着力在品牌培育和营销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市柑桔产业协会的作用,加大“衢州?柑”等区域品牌建设力度,注册证明商标,加大宣传推介,严格实施标准,规范品牌使用。大力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衢州?柑”保护示范区建设。借助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继续打响衢州?柑、常山胡柚等区域品牌。
三、落实责任,强化保障,确保柑桔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一)落实责任。市、区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将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任务和责任,予以强力推进。特别是柑桔主产区乡镇政府,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按照项目化的思路抓柑桔产业转型升级,实行挂图作战法,建立每月工作进度通报制度,开展柑桔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互看互学”活动,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推进工作落实。要加大考核力度,切实将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农业“两区”建设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加大考核权重。
(二)强化保障。一是要强化资金保障。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扶持资金原则上市、区财政各承担50%。二是要强化土地保障。对柑桔主产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柑桔冷藏设施,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对通过废弃桔园开发垦造耕地的,其土地指标予以优先调剂。三是要强化信息保障。加快推进产地、销地信息平台建设,结合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将信息平台延伸到主产区乡镇和重点村,加强柑桔采摘气象信息、价格信息、市场信息服务。四是要强化项目保障。水利、国土、林业等相关单位要切实整合项目资源,向园区、向柑桔产业倾斜,着力提高柑桔生产设施水平,促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
(三)引导发动。柑桔产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各地要深入宣传发动,加强培训教育,强化科技推广,充分调动各个主体进行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自觉性。广大桔农、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也要转变观念,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真正树立起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加快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
同志们,加快市区柑桔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艰巨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市区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推进,把这项重点工程开展好,使衢州柑桔产业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