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 2013.09.2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开场白:对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可谓众说纷纭。平谷区档案局原副局长马建国两年前撰写的一篇题为《档案编研工作产业化思考》的论文,于辩论中再次被人提及。如今,斯人已逝,斯文尚在。可能你不认同他的观点, 但你不能不对他在身患重病期间,还如此热衷档案学术研究的精神,心怀感佩之情。本期通过几位同仁之口,简要推介了建国同志有关档案编研的新思路,既是代逝者参加论辩, 也表达"每期一辩"栏目对这位往昔的热心作者的追思。
    张淑琴:我认为档案编研成果,应反映档案的原始性和可靠性的特点,编出的作品不是来自档案,没有出处,怎能体现它的原始性和可靠性?又怎么提供给利用者? 现在的编研作品,倒是越来越美观、精致 , 但它的使用价值到底有多大 , 全市几千种编研成果,利用率有多少,值得研究。我认为档案编研成果的好与差, 应体现在利用效果上," 束之高阁 " 的花架子,装帧得再精美,也只能是摆设。
    赵先生:编研成果越来越美观,有什么不好,至少说明档案部门有钱了。可我听得更多的还是档案部门缺少编研经费。到底是经费宽裕,还是短缺,搞得我这个从没在区县档案馆工作过的人常常一头雾水。希望了解内情的人能给我一个满意的解答。
    曾先生:谈到编研经费,本人虽略知一二,却不敢轻言"解答"二字。有的馆宽裕, 有的馆紧张,不可一概而论。再者,如果纵比,肯定所有档案馆的经费近年都有增加。如果横比,那就不好说了,因为涉及到和谁横比。我接触过贫困地区的档案馆,他们对北京档案人的条件羡慕的了不得,可要和那些财大气粗的部门比较,档案馆还是小菜一碟。即便是搞了一本装祯精美的编研材料,恐怕也离不开区县政府的支援。再说,越来越多的档案人开始注重形象,打肿脸充胖子也有可能。
    于先生:本人虽对编研经费不感兴趣 ,但很赞成张女士关于"档案编研成果的好与差,应体现在利用效果上" 的观点。可怎样才能提高利用效果呢 ? 笔者虽被一些编研成果吊起了胃口,可在走访了本地的几家档案馆之后,却失望得很。面对阅 档收费,加上索要单位证明,笔者最终被拒之门外了。也许不是所有的档案馆都如此。
    王先生 : 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不过你也要理解档案馆的苦衷。档案馆所以要搞阅档收费,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要归结到经费不足上,否则何苦收您那俩小钱,招您不高兴呢? 不过谈到编研成果的利用效果,我也有很多困惑。费那么大的劲搞 档案编研,到底为了啥? 是为了利用者? 可如今到档案馆的利用者一是不多, 二是有几个人看你的编研作品,都是奔着档案原件来的。
    段公健:你的看法未免偏颇,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以为这正说明档案编研也要坚持与时俱进,放开手脚,走出传统编研的圈子, 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搞出更富地方、经济与人文特色,更受人民大众欢迎的作品, 从而为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健康休闲等多方面开展服务。
    张正道:由编研经费谈及编研成果,由编研成果涉猎成果利用,又由成果利用回归编研经费,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要打破这个怪圈 , 我不由想起了英年早逝的北京市平谷区档案局原副局长马建国同志,他曾为 2003 年在北京举行的京津沪渝档案学会第四次研讨会撰写了一篇题为《档案编研工作产业化思考》的论文 , 也许这才是档案编研的出路。
    司马言:谈到建国同志,悲痛之情难以言表。他对档案编研不但非常关注,而且倾注了很多心血。尽管有人对他提出的档案编研产业化不以为然,我却觉得也许这正是档案编研的出路。正如他所说的:" 兰台人应把包括馆(室)藏档案、资料在内的有用信息作为编研的原料,把编研成果作为产品来看待,完成从档案信 息的管理者到信息开发者的转化。即实现编研成果生成上的批量化,乃至一定数量的市场化。"
    罗建军:建国同志的想法自有 其道理,但要付诸实施却非哪一个区县档案馆力所能及。但若有谁能把全市的档案信息资源、全市的档 案编研人才、全市的档案编研经费,都整合到一起综合开发利用,并以产业化的方式运作,也许真的能使不怎么景气的档案编研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当然 , 编研工作美好愿景 的实现,还有赖"兰台人从思想观念的更新上、服务对象和编研主体的社会化上、材料来源的科学化上、编研方式的现代化上,以及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