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丨奋斗增产的岁月:低产田改造全国样板

发布时间: 2021.12.14   来源:衢州市档案馆

红色文物故事

奋斗增产的岁月:低产田改造全国样板




1965年8月21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一篇《衢县大面积改造低产田大面积增产》的报道,并在同版发表《把改造低产田的斗争向大面积扩展—论衢县改造低产田的经验》社论,介绍并推广衢县低产田改造的做法及经验,衢县低产田改造成为当时全国土壤改良的样板。这背后,是一段衢县干部群众为增产奋斗的岁月。

 1959年至1961年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加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我国陷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许多地区群众因为粮食紧缺营养不足而发生浮肿病。衢州也面临同样困难的境地。

 1961年1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浙江省委贯彻中央全会精神,决定在金衢盆地建立浙江省第二个商品粮基地。彻底改造低产田成为衢县县委的战略任务。

 1962年

      衢县县委从此前许多改造经验的对比分析中,找到了低产田改造的正确道路——“水利先行,肥料紧跟,相应改制,精耕细作,推广良种,绿化保土”的龙游横山会泽里大队改良经验。

在学习赶超会泽里的号召下,一场声势浩大的低产田改造运动在全县兴起。凭着“砸锅卖铁”,也要把农业搞上去的决心,全县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贫瘠土地宣战。1962年冬,全县每天有5万多人冒着严寒奋战在治水线上,大兴水利工程,大抓绿肥扩种,改变耕作制度,推广良种,绿化保土。县、区委书记亲自到试验田参加劳动。各级干部响应县委号召,天天出没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广大群众勒紧裤腰带,不等不靠。没有机械设备,就肩挑手锄。建设资金不足,就自筹资金。

1963年

      全县粮食总产量达4.02亿斤,比1962年增产1.13亿斤,平均亩产548斤,同比增产146斤。在会泽里经验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又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多种改良办法。其中,李家大队的“以磷增氮”,取得显著成效。1965年5月,中央华东局在上海召开南方十省市区农业工作会议,县委书记董炳宇和会泽里大队支部书记廖永根在会上分别作了经验介绍。

     几十年后,董炳宇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仍不禁满情深情地说:“衢县在六十年代改造低产田的成就,是靠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

编辑:梁国宏

校对:陈石华

审核:袁风华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