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办公室文件
衢市国卫办发〔2012〕1号
关于印发《衢州市2011年国家卫生城市管理
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柯城区、衢江区、市级机关各单位:
现将《衢州市2011年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九日
衢州市2011年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以“不断改善城市卫生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为目标,贯彻落实《衢州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办法》,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一)夯实基础,促进国卫巩固常态化
1.运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按照创卫前三年的平均数拨付工作经费,保障国卫管理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坚持国卫管理例会制度,每季召开联席会议,现场协调、推动落实重点难点问题。坚持道路长效动态保洁机制,按照“人扫、机扫、冲洗”三位一体的保洁模式,在城区主次干道实行18、16小时动态保洁。落实“门前屋后三包责任制”,加强社区和物业管理小区的卫生管理。
2.监管机制不断完善。落实市容环境卫生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市国卫办对市容市貌每半月督查一次、市区农贸市场每月督查一次,并将结果在《衢州晚报》和《国卫管理简报》上通报。做好国卫管理投诉热线8012345的交办受理,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全年共接受群众投诉32起;发出督办单28件,有关区块、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办结。
3.考评机制不断健全。年初,市委、市政府与各区块、部门签订国卫管理责任书,将其列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占总分的5%,并把考核工作贯穿于国卫管理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之中。在年底组织的调查中,市区居民群众对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满意度达到92%。
(二)改善设施,不断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基础
1.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人扫、机扫、冲洗”三位一体的保洁模式,对人行道及部分非机动车道实行机械化清扫,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为38%。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已达5.5万吨,二期日处理5万吨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日处理2万吨的城东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启动建设,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进一步扩大。
2.加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实施道路改造维修、排水管道疏通和窨井清理,开展公厕维修和垃圾中转站改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亮化设施日常维护管理,保证重要区域亮化设施正常完好,确保了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市区夜景亮化率。开展污水管网管道改造埋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和出水水质达标水平。
3.提升城市绿化水平。重点实施了东立交改造工程(景观绿化部分)、市民健身公园东扩工程、城市绿地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和原浙赣铁路林带绿化三期工程,增加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组织园林式居住区、园林式单位的评选工作,提升附属绿地综合水平。完成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地乔木、花灌木等修剪整枝和新火车站广场苗木的修剪整枝及病虫害防治,并对缺株、死株进行补种,对公园绿地设施进行维修。
(三)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市容秩序专项整治
1.开展乱贴乱画专项整治。将城市乱贴乱画整治作为全年工作重点,召开工作协调会,建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市综合执法局牵头做好市区乱贴乱画统一管理工作,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依法加大对乱贴乱画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开展乱贴乱画清理和对清理保洁公司的监管,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清理乱贴乱画619170条,粉刷面积168000余平方米。市公安局组织开展打击制贩假证专项行动,加大对市区乱贴乱画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破获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案件3起,端掉制假证窝点3个,缴获多枚假证章及一批制贩假证章的设备工具。
2.开展乱倒乱堆专项整治。采取点线结合、条块结合、疏堵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大乱倒乱堆垃整治,特别是对重点路段实施责任倒查制,将环境卫生管理情况与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优直接挂钩。对沿街店面装修装潢垃圾乱倒和建筑工地土方外运市场管理不规范等行为,按照“提前介入、过程监管”原则,召开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工作会议,提出清运管理具体要求。规范建筑工地出入口,签订卫生责任,纠正、查处违章行为。召开商品混凝土公司座谈会,制订《商品混凝土车辆污染路面处理程序》,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的管理。
3.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针对马路菜场、流动摊、倚门设摊占道经营等容易反弹的市容秩序突出问题,采取劝纠和处罚并举,维护城市良好秩序;对农贸自产自销的一些季节性果蔬产品,事先为其规划经营场所,引导规范有序经营,有效控制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累计清理占道经营5764余个,行政处罚3074起。
4.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实行农贸市场联系制度和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坚持城乡统筹,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通知》,深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2011年,市区所在的斗潭菜场和裕丰菜场等2个试点已改造提升完毕,等待省政府考核验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市工商局配合协作,对市区主要菜场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使周边市容环境明显改观。
5.开展坊门街专项整治。针对坊门街商业步行街出现的占道经营、噪声扰民、基础设施破坏等问题,市住建局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开展整治,劝退流动商贩,力保步行街的整洁有序,并起草《衢州市坊门街商业步行街管理办法》,将报上级政府审批。
6.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市住建局下发《关于开展市区户外广告检查的通知》,明确户外广告设置标准,要求对各类户外广告进行全面的自查和检查,对不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7.开展河道水环境整治。开展对信安湖河道和南区大排渠清淤疏竣工作,对堤岸垃圾进行清理整治,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加强河道巡查力度,查找偏僻河道存在脏、乱、差的卫生死角,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深入做好堤岸绿化维护养护工作,及时修复破损的堤防园林装饰、护栏、扶手等设施,有效改善河道堤岸的水环境。
(四)综合防制,切实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1.加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年初制定市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以街道为单位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由市爱卫办负责组织,市疾控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各街道负责具体实施,掌握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
2.开展春秋季灭鼠工作。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药品、统一投放”的工作原则,统一开展了春秋两季集中灭鼠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其中春季灭鼠市区鼠密度由灭前的4.21%下降到2.44%(采用布放粘鼠板法测定),秋季灭鼠市区鼠密度由灭前的1.67%下降到0.84%(采用鼠夹法测定)。
3.规范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运作。市建成区公共外环境继续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贯彻执行省卫生厅印发的《浙江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单位管理办法(试行)》和省爱卫会印发的《浙江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标准》(试行)》,做好宣贯工作,并组织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单位参加省爱卫办统一举办的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进一步规范我市病媒生物防制服务工作。
(五)丰富载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1.继续做好《条例》宣贯工作。组织召开爱卫会成员单位会议,要求认真学习《条例》全文,抓好贯彻落实;举办多种形式的专题学习会和座谈会,学习、讨论《条例》基本内容。采取媒体专题报道、全文刊登、公益广告等形式,对《条例》宣贯进行多方位的报道,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单行本、编写宣传橱窗等形式,对社会群众加大《条例》宣传力度。7月份,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来我市督查爱国卫生工作,对我市在《条例》宣贯中所做工作和取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2.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设健康教育专栏、黑板报,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健康知识讲座、医疗义诊、医学科普进社区活动等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市保健办坚持每月出两期《干部保健知识专辑》,通过公文交换系统向机关干部传发,每期受益面达4.2万人次。投入5万余元,在市区各高速公路口、南湖广场等处,设置了大型的国家卫生城市宣传和健康知识公益广告,并在公交车停靠站、道路指示牌、电线杆、电话亭设置了多处宣传牌,大力开展国卫管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
3.开展控烟履约活动。协调各报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结合今年无烟日主题,开辟宣传阵地,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全市各医院、学校、社区相应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会同市卫生监督所开展宾馆、饭店、网吧、医院候诊室、候车室等室内公共场所控烟督查。邀请省健教所专家来衢开展控烟知识讲座。经过省、市爱卫办的核查,全市共评选出省级无烟单位7家、市级无烟单位50家;
4.举办健康教育讲师演讲技能比赛。
二、2012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促进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强化长效管理”为重点,将国家卫生城市管理与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不断优化城区居住环境。
(二)主要措施
1.深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按照《衢州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办法》的要求,量化细化标准,按照职能分工,将各项目标分解到承担管理职能的责任单位,由市政府与责任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实行目标考核。
二是落实工作联络制。坚持国卫管理例会制度,集中研究问题,商议工作措施;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各区块、各部门的国卫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络人员,充分发挥联络员的作用。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国家卫生城市日常监督管理,继续开展市区卫生保洁定期通报制度;做好投诉热线8012345的受理和转交办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2.常抓不懈,进一步推动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切实加强环卫设施建设,保证公共环卫设施的服务水平。加快公厕的建设与改造,新建、改建的公厕均达到二类标准以上。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快对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性能的提升。完善粪便处理系统,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二是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以“爱国卫生月”和“清洁家园行动周”为抓手,广泛发动群众搞好单位卫生、庭院卫生、楼道卫生,清理杂物,清除积存垃圾。在沿街单位“门前屋后三包”责任制基础上,继续实行环境卫生包片清洁责任制。各相关成员单位落实职责范围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加强长效管理。
三是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针对有损城市形象、影响群众生活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广泛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抓好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治理。做到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传统方式与创新方式相结合,疏导与封堵相结合,依法依规严格管理与发动群众自我管理相结合,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立足新起点,全面启动“国卫迎检工程”。
一是加强迎检能力建设。举办《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0年版)和《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2011年版)培训班,解读新政策。制定《衢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方案(操作版)》,分解工作任务。对照新修订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部门进行全面自查自评,集中整治重点、难点问题,收集整理各项归档资料,为迎接2013年首次国卫复评做好准备。
二是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依法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春秋两季统一灭鼠和常年性消杀活动,合理用药,科学除害。开展蚊、蝇、蟑螂抗性监测和四害密度监测,落实各项防制措施。认真做好市区“灭鼠、灭蟑”先进城区省级复查迎检,确保顺利通过复查验收,拿到国卫复评“入场券”。
三是加大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普及《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99条》,不断提升公民的健康素质。协调主流媒体开辟国卫复评专刊、专栏、曝光台等进行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群众文明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开展无烟单位评选,多种形式推进全市控烟工作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