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四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黄会荣
(2010年5月25日)
同志们: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在各位委员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已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根据常委会年初的工作安排,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法院、市农业局专项工作评议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通过专项工作评议推动被评议单位工作,是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评议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为此,常委会从一开始就将“实效”放在首位,突出“以评促改”、“边评边改”。今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就是以持续监督、跟踪监督的方式,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监督取得实效。从评议整改情况看,两个被评议单位思想高度重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扎扎实实抓好整改措施落实。刚才整改满意度测评结果,充分反映了整改取得的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个被评议单位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常委会交办的部分评议意见仍没有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因此,下阶段,被评议单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整改工作与当前实际工作、年度目标任务、满意单位评选等结合起来,开展经常性整改,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和扩大已取得的阶段性整改成果。对目前还没有整改到位的问题,要按照本次常委会提出的整改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整改到位,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整改落实情况继续开展跟踪监督。下面,针对被评议单位整改中仍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我提几点要求:
关于法院进一步整改落实工作,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要进一步增强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司法为民是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工作实践看,司法为民体现在工作态度上,就是工作主动不主动、积极性高不高的问题。司法为民意识强,工作态度就积极、主动,意识不强工作就不积极、不主动;体现在行为和作风上,就是务实不务实的问题。意识强的就务实,反之就不务实。法官为民意识强,对老百姓就有感情、有热情,工作就有激情,对每一位当事人,就能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如果为民意识淡薄,对接待群众就不那么热情,对工作也就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要着力培养法官人民利益至上的民本意识,解决好对待当事人的感情态度问题。要克服职业麻木感,对老百姓要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对当事人有热情。要把司法为民落实在每一起案件上,贯穿于办理案件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一个当事人身上。
2、要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创新力度。法院“执行难”问题老百姓意见一直很大,批评也很多。近几年,法院加大了执行力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执行力来自公信力,解决“执行难”的根本是司法公正,关键在于工作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法院执行工作也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执行工作不断焕发生机。执行工作创新关键要在更新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模式上下功夫。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程序正义、执行公开透明、私权平等保护等执行新理念,探索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自觉履行的威慑机制等执行新模式,以制度机制创新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效果。
3、要进一步重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受理的各类涉法涉诉案件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涉及法院的,信访形势非常严峻。对此市中院要有清醒的认识。这里我强调几点:一是要提高对涉法涉诉信访的认识。从平时了解的情况看,有些法官对涉法涉诉信访的认识是不够的,认为信访存在是对司法终审制度的挑战,不利于维护司法权威。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涉法涉诉案件信访制度,是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本土特色的一项制度设计,承载着公民政治参与、民意表达、纠纷化解、权益救济以及维护稳定的功能,充当着社会生活“晴雨表”、“安全阀”的角色,而且是司法公正的“检验台”。因此,要正确对待涉法涉诉信访,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涉法涉诉信访的认识。二是要依法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涉法涉诉的信访权是国家赋予的一项宪法性权利,要保障好他们的申诉权利,充分表达他们的诉求。三是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方法。要带着真情、诚心诚意与信访当事人沟通交流,切忌语言粗暴、方法简单。对他们的意见要求,一定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正当的利益要求要给予维护和保障。即使诉求不合理的,也必须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4、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法官队伍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要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要遵循司法工作和队伍建设规律,不断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和模式;要把建章立制与制度落实衔接好,不断完善按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按制度管案、按制度管权的体系;要对违法违纪现象“零容忍”,坚持从严查处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决不能姑息迁就;要敢于正视问题,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和吸纳各方监督意见。
关于农业局进一步整改落实工作,要继续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型升级。要从传统的农业管理理念解脱出来,用现代工业理念管理农业,把市场理念、质量理念、标准化理念、品牌理念、服务理念等现代工业管理理念贯穿于农业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继续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实施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从传统的以数量为主向以质取胜、效益优先的战略转变。要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注重充分挖掘各种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开发、培育笋竹、山茶油、高山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三是要加快经营主体转型升级。要用工业化的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在坚持和完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和壮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我市农业由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向企业化经营转变,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组织化程度。要集中财力抓好桔园流转,不能把有限的资金撒胡椒面式的使用。
2、加快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与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要加强科技服务,充分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加快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要以产品创新为手段,项目为载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以农业科技成果为纽带,不断地把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吸纳和集聚到农业产业上来,进一步地增强我市农业发展后劲和产业发展实力。要按照省里的要求,到2010年底必须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户的乡镇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综合农业公共服务机构。
3、强化农产品标准化意识,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产品标准化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内在要求,又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不少出口农产品因达不到外商的要求而被退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仅造成了企业经济上的损失,还影响了我市农产品的对外声誉。因此,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强化农产品的标准化意识,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一是要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的宣传工作,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开展标准化工作对于促进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用,促进各级政府加大对这项工作的资金投入;二是要根据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着重抓好生产、质量、检测监控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三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秉公执法的标准化工作督查队伍。
4、强化农业项目意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具有农业科技示范效应的大中型农业综合项目。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论证,对涉及到全市的项目,要根据各县(市、区)的实际,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整合资源和力量共同争取。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规划、方案及标准进行。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分两个组已于2010年4月至5月中旬对我市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市政府通过从加强水源保护、控制水环境污染、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认真抓好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但是在贯彻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性水污染问题突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显严重、环境容量日趋紧张、环保监管能力薄弱等。希望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对今后水污染防治贯彻实施工作,我提几点建议:
1、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水环境安全问题,不仅是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市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保护水资源和解决水污染问题作为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作为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工程,作为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切实抓实抓好。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鼓励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2、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一是要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排除和整改饮用水源地隐患和存在的问题。对乌溪江等重点水源地要严格监管,加强库区旅游等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管理,严禁网箱养殖。要加快实施市区饮用水坝内取水工程,加大对石室堰引水渠两侧的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保障市区居民饮水安全。二是要重视农民饮水安全,加快建设农村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源长效保护机制,加强水质监测,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3、狠抓源头治理,推进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一是要严把环评准入关,在招商引资中对高污染、高能耗、浪费资源的产业加大限制力度。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加快淘汰一批耗水多、污染重、效益低的落后生产能力,逐步压缩流域污染行业规模,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三是要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的治理和监管力度。要监督重点污染企业减排,把废水治理同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实现环境总量控制。严肃查处偷排、漏排、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四是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调查研究,探索适合我市的农业污染防治方式方法。
4、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收集管网建设,重点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扩建、城东污水处理厂和东港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对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正常运转,发挥效用。二是要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破解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清运方面存在的工艺技术瓶颈。
5、重视执法能力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一是要强化水环境监管,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管理,进一步严格执法。二是要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要把加强县(市、区)环保机构建设、队伍建设、执法能力建设作为做好环保工作的基础,加大对环保能力建设的投入。
6、注重改革创新,推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要加大调研力度,积极向省里建议尽快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市区域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各位委员、同志们,5月11日市委、人大、政府等单位召开了议案建议交办会,集中交办了今年“两会”期间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希望大家进一步调研,积极配合承办单位把议案建议办好、办出实效,为全面落实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