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文件
衢市组〔2009〕5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培训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进工作为目标,加强村干部培训工作,着力增强村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提高依法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上下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村干部培训工作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分级负责,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市级主要负责抓好重点村、特色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培训,县级重点抓好其他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乡镇重点抓好其他村两委成员和后备干部培训,村级负责抓好一般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训工作。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开展村干部培训工作。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要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干部培训工作。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村,重点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村镇规划和实用高新科技等方面的培训;对于经济基础一般的村,主要加强市场经济知识、项目建设、提高竞争意识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对于贫困薄弱村,要在更新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普及科技实用知识上下功夫;对于矛盾较多的村,突出涉农政策、民生法制、信访条例以及和谐农村建设方面知识的培训。同时,在培训对象上要区别对待,分类培训,让村干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见效快。
3、坚持注重实践、推动工作的原则。村干部培训工作要围绕市、县、乡三级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来展开,把干部培训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培训成果体现在实践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组织村干部到党建示范点、项目示范基地、产业发展典型村、科技示范园区等各类示范点实地参观学习,增强村干部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要坚持培训推动实践,引导村干部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农村各项工作。
三、培训的组织实施
1、培训内容。一是有关法律法规和农业农村政策。主要包括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级关于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农村财务管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民创业、村庄规划与治理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基层党建和民主自治知识。主要包括《党章》、《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及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等政策法规。三是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储藏、畜牧养殖、经济林果种植、农业机械使用与保养、小额贷款等知识以及工业化、城镇化、企业管理、市场经济等专业知识。
2、培训方式。一是组织集中培训。市、县、乡三级要根据形势和工作需要,制定出每届任期内村干部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依托各级党校、农校、示范基地等阵地,组织实施好村干部集中培训工作。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全年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其他村两委干部全年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二是大力推进远程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优势,进一步做好远程教育入户、入社区、入企业工作,深化远程教育视频直播的教育培训方式。要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课件,丰富“乡土教材”,建立操作简便、比较完备的培训“菜单”,为村干部利用网络自学提供良好的条件。乡镇一级要科学制定远程教育教学计划,精选培训内容,下载培训课件,组织村干部进行培训。三是组织开展外派锻炼。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选送优秀村干部到涉农部门、强村强企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县乡机关、街道社区、示范村挂职锻炼,拓宽村干部视野,提高村干部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四是鼓励参加学历教育。积极鼓励村主职干部及其他村两委成员参加函授、电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在职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到2012年,村主职干部高中以上学历要达到60%以上,45岁以下的村主职干部基本达到高中以上学历。
3、师资库建设。要探索加强贴近实际需求的村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在党政机关、涉农部门、教育机构以及各个行业中筛选一批拔尖人才、能工巧匠、致富能手、优秀村干部等,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传授相互补、洋专家与土能人相搭配的师资队伍。要建立师资档案,制定激励机制,引入竞争手段,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
4、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市、县、乡三级要在整合区域内教育机构等各类资源的基础上,重点从“五好”村党组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科技示范园区、村干部创业示范点、农村专业合作社基地等筛选建立一批现场教学点,力争在2012年前,建立市、县、乡三级培训示范基地各10个左右。要立足农村长远发展和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性培训单位,逐步构建以党校为龙头,农函大、成人学校为辅助,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园区、村干部创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的村干部培训格局。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要按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单位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村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纪检、组织、宣传、党校、农业、林业、水利、财政、民政、科技、科协、教育、卫生、团委、妇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要把村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村干部培训工作。同时,要把村干部培训工作列入县乡两级年度综合考核和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和“五好”党组织命名的重要依据之一,年中组织督查,年末实行考核,确保村干部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形成村干部培训工作的合力。各级党校要发挥培训主阵地作用,负责培训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重点抓好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知识培训;劳动部门要利用培训券、开展“双学双培”活动等形式,继续抓好村干部技能培训;农办(农业部门)要负责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销售、种养殖、发展农家乐等实用技术培训;团委、妇联等要抓好农村优秀团员青年和女干部培训,为培养农村后备干部服务。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主阵地作用,依托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教育机构和资源,加强教育培训。
3、加大经费保障。要落实村干部培训工作经费,确保村干部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从2010年起,根据村干部培训工作年度计划的安排,市、县、乡三级要把村干部培训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逐步加大对各级培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组织部门要从留用党费中划出专门经费用于村干部培训工作。各乡镇党委要筹措资金,确保村干部培训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
4、健全培训机制。要积极探索教育培训学分制,建立分级与分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村干部的学习培训档案,动态掌握村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对村干部的参学、参训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各培训组织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培训的出勤、考核、考试、通报等制度,建立学习卡和联系卡,确保村干部培训工作有序有效。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
2009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