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文件

 

衢委发[2009]22号

 

中 共 衢 州 市 委

关于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

 

各县(市、区)委,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创业创新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培育工作典型,引导学习型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为创业创新、富民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群众基础、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总体目标

以党委(组)中心组学习、高级论坛、人文大讲堂、百姓讲坛、“全民学习日”活动、“全民读书周”活动、现代远程教育、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和新型农民技能等级培训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力争到2014年,在全市建立较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市民文化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区域竞争力有明显提升。

??确立先进学习理念。大力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和“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等理念,使学习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学习、快乐学习,科学生活、文明生活”的良好局面。

??培育创业创新文化。积极倡导“开放兼容、创业创新、诚实守信”的区域人文精神,努力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兴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不断改革创新的自觉性,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

??构建学习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建立均衡优质、促进发展的社会教育体系,有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大农村教育公共事业投入,探索发展农村新型教育模式,统筹城乡教育同步发展,逐步建立针对各类人群的学习教育网络。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6.25pt; mso-char-indent-count: 2.5">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励推动创业创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创业素质、创新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实施分类指导。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面的各类人群,在工作的着力点上各有侧重,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学习接受教育、共同进步。

3、加强协同推进。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强化协作,共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市本级相关单位和柯城、衢江两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努力开创联动互动、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4、注重学以致用。倡导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努力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四、学习重点

1、政治理论知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史和中共党史,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人心。

2、现代经济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经济基本规律,提高指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学习国际金融、贸易知识,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3、科技文化知识。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加快推进信息化战略,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程度。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学习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城乡群众学习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务工经商本领。

4、法律法规知识。开展普法教育,树立法治理念,倡导遵纪守法,维护法律尊严。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自觉依法办事,维护社会公正。开展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

5、工作业务知识。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带头学习业务知识,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各个行业从业人员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力争岗位成才、多做贡献。

6、文明生活知识。以健康生活理念为引导,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卫生保健、文化娱乐、投资理财、琴棋书画等方面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涵养,促进身心健康。

五、主要载体

1、党委(组)中心组学习。党政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自觉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各单位党委(组)

2、高级论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前沿问题,精心设计主题,邀请专家作报告,满足领导干部需求。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3、人文大讲堂。针对知识分子的高雅文化需求,邀请知名专家授课,传播人文知识,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名市建设。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衢州日报社

4、百姓讲坛。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设讲座,倡导健康生活、文明生活理念,提供与生活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

责任单位:柯城、衢江区委宣传部

5、“全民学习日”活动。围绕时政热点和舆论关注点,在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家庭、军营开展群众性学习实践活动。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6、“全民读书周”活动。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开展集中性的全民读书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读书条件,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7、现代远程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方法,为基层党员提供点播式、交互式、共享式的教育,增强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8、企业家大学苑。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适时举办高级管理论坛,传播经济知识,沟通工商动态,交流经营思想,开阔工商届人士视野。

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经委

9、民营经济发展论坛。针对宏观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邀请专家授课,为区域经济发展把脉,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出对策、建议。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工商联

10、新型农民技能等级培训。根据“分类培训、突出重点、创新机制、规范管理”要求,为农村预备劳动力和尚未就业的青年农民提供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责任单位:市农办

六、创建模式

1、学习型机关。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建设学习型机关。积极开展集中学习、基层调研和考察学习等活动,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党委(组)中心组考学、督学、述学、评学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深入学习调研、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的表率作用。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完善建设学习型机关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大力开展内部处室、单位的争先比学活动,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上新台阶。

2、学习型企业。以建设企业文化、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建设学习型企业。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生产技能和业务水平。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标兵”活动,培育员工团队精神,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同提高。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强化员工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节约意识和品牌意识,增强员工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提炼企业精神、唱响企业之歌、建设文化场地、培育文艺队伍、创办企业报刊”为内容,搭建“职工书屋”学习平台,开展企业特色文化活动,丰富企业文化生活。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6.25pt; mso-char-indent-count: 2.5">3、学习型社区。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建设学习型社区。通过“全民学习日”、“百姓讲坛”等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社区学习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现代意识和社会道德水平。进一步整合社区内外资源,组织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通过“邻里节”、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改善社区人文环境,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市民学校、远程教育、社区阅览室等各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完善社区教育体系。

4、学习型村镇。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致富技能为目标建设学习型村镇。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党校、乡镇成校等阵地,开展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政策法规、科技文化、实用技术等方面教育,提高农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结合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和新型农民技能等级培训,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对有转移就业意愿的重点人群,提供“一人一训一技一证一岗”的定向培训和就业服务。围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提供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家乐文化大篷车等文化服务,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5、学习型家庭。以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团结和谐为目标建设学习型家庭。大力倡导“知识兴家、文化育人”之风, 定期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思想道德、历史人文、信息科技、社交礼仪等知识学习,努力实现社会学习家庭化、家庭建设学习化。依托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家庭教育,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培养智慧型家长,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举办各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每一位家庭成员走向社会就业创业做好知识能力储备。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组织学习型家庭开展互帮互学、经验交流、争优创先等活动,整体提高学习型家庭建设工作水平。

七、终身教育

1、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好“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万校标准化工程”,全面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巩固提高普及15年基础教育成果,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普九”,提高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共享度,整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积极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深入实施“名师资源共享工程”,注重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

2、继续打造特色职教品牌。深化职教办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式”、“模块式”模式,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全面实行“双证”制教育。促进“工学结合”,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整合职教资源,优化结构布局,促进骨干职校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努力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3、积极构建社区教育体系。以县(市、区)为主体加强社区教育,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卫生、文化、体育等单位参与社区教育,建立以社区办牵头,教育、民政、电大、街道积极配合,辖区内各单位大力支持的社区教育工作体系。在市城市社区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不断健全完善社区教育工作机构,在市教育局设立社区教育办公室,在市电大设立社区教育中心,指导社区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建立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提高社区教育水平,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八、工作机制

1、领导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加强制度建设,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学习办)设在市委宣传部,负责联络、协调、综合、督查等日常工作。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规划部署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研究讨论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组织督促检查,每两年召开一次建设学习型城市推进会。

2、协作机制。建设学习型城市以市、区为主,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负责本单位(系统)学习型组织建设,柯城区、衢江区负责本辖区内学习型城市建设,各县(市)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市本级和柯城区、衢江区要各司其职,深化协作,加强联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由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单位)配合。建设学习型机关由市直机关工委牵头,市委宣传部负责指导中心组学习,市人劳局负责指导机关工作人员在职培训;建设学习型企业由市总工会牵头,市人劳局负责指导企业员工培训;建设学习型社区由柯城区、衢江区牵头,市民政局提供政策指导和有关服务,市教育局、市电大负责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村镇由柯城区、衢江区牵头,市农办提供政策指导和有关服务;建设学习型家庭由市妇联牵头。建设学习型军营由衢州军分区政治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3、创建机制。建设学习型组织遵循“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示范单位”的顺序开展创建活动,并建立学习型组织复评制度。学习型组织示范单位、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的评比和学习型组织的复评每两年组织一次。市属机关、企业的创建考评由牵头单位组织开展,区属机关、企业的创建考评由柯城区、衢江区组织实施;社区、村镇、家庭的创建考评由牵头单位组织开展,相关单位配合。

4、考核机制。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柯城区、衢江区每年要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在市学习办的指导下,建设学习型组织牵头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创建活动的考评工作和日常检查,相关单位配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习型组织考评体系。

5、保障机制。市本级把建设学习型城市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建设学习型组织牵头单位每年也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各部门(单位)要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根据需要安排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必要经费,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鼓励社会各界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的公益性捐赠,各项捐赠经税务机关审核后,享受有关政策。

6、宣传机制。市学习办负责指导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宣传,提出指导性意见。各新闻单位要根据意见制定年度宣传计划,开设专题专栏,报道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动态,报道各地各单位开展学习的新举措、新载体,推广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引导广大群众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中 共 衢 州 市 委

2009年8月27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