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文件

 

衢委办[2008]68号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级机关各单位:

《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7月29日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市对口支援四川省青川县马公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对口支援的原则

(一)坚持以当地为主、我市积极援建相结合的原则。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按照《灾后重建规划》,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为灾区重建提供最急需的支援。

(二)坚持对口支援、统分结合的原则。按照省里统一部署,我市对口支援青川县马公乡。

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口支援马公乡工作的组织协调;帮助对口支援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按照省统一援建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负责相关项目计划的实施和质量检查工作;帮助对口马公乡开展劳务输出和培训,以及急需人才、技术等其他方面的支持;负责对口支援马公乡援建工作的情况汇总上报等工作。

(三)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各级政府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多形式、多渠道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二、对口支援的内容、方式和任务

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力量,优先解决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条件。对口支援的内容和方式有:

(一)提供规划编制、建筑设计、专家咨询、工程建设和监理等技术服务。

(二)建设和修复乡村居民住房。

(三)建设和修复学校、医院、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建设和修复道路、供(排)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五)建设或修复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

(六)提供机械设备、器材工具、建筑材料等支持。选派师资和医务人员等,提供人才培训、异地入学入托、劳务输入输出、农业科技等服务。

(七)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建厂、兴建商贸流通等市场服务设施,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

(八)对口支援双方协商的其他内容。

三、对口支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在市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下设“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援建办),主要职责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省、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要求,组织、协调我市对口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援建办成员单位包括市直有关单位和6个县(市、区)政府,工作机构设在市发改委。

在青川县马公乡组建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援建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我市在青川县马公乡的对口支援工作,搞好与当地政府的衔接。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条件好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市援建指挥部人员。干部管理参照援藏或援疆的相应政策,具体由市委组织部提出相关方案。

四、对口支援的资金使用和保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对口支援三年期限的安排,我市援建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资金(含省财政统排资金)、社会各界救灾捐款以及社会各界通过“认建”项目等方式的出资。具体资金筹措和安排方案由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三年援建规划和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由市援建办会同市援建指挥部编制,经市政府和市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市发改委发文,按照市统一援建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由市援建指挥部组织实施。援建资金计划,由市援建办会同市援建指挥部根据援建规划和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编制,经市政府和市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市财政局发文;援建资金拨付,由市财政局根据工程进展和资金需要,征求市援建办意见后,核拨市援建指挥部。

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市有关规定,加强对援建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援建资金的综合效益。

附件1: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组建方案

附件2: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组建方案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附件1:

 

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组建方案

 

一、市援建办工作机构及组成人员

市援建办成员单位包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地震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劳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测绘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文广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局、市审计局、市环保局、市广电总台、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质量技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旅游局、市事务局、市应急办、市协作办、市农办、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和6个县(市、区)政府。

市援建办主任由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分管负责人担任,其他市直单位的分管负责人和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市直单位确定一名处室负责人为联络员,各县(市、区)发改局分管负责人为各县(市、区)政府联络员。

市援建办下设3个组:即项目资金组、产业智力组、综合宣传组。人员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委、市协作办等成员单位抽调。

二、市援建办主要职责

按市委、市政府和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协调我市对口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工作机构设在市发改委。主要职责是:负责与青川县马公乡对口支援工作的联络和协调;负责与青川县马公乡协商拟订三年援建项目规划、分年度项目实施和配套资金安排计划,分别报市政府、省援建办和省援建指挥部审定;负责检查督促考核援建计划实施进度及工作情况,统计、报送相关信息;负责与市援建指挥部的联系协调,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三、市援建办运行机制

(一)集中办公制度。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委、市协作办、市应急办等单位抽调科级骨干人员集中办公。

(二)工作协调机制。每季度召开1次市援建办全体成员会议,研究协调援建工作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提请市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每个月召开1次市援建办主任会议,研究协调援建工作的具体事项;紧急事务随时进行研究。

(三)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三年援建规划、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市级部门和县(市、区)职责,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实施督查措施。

(四)汇报通报制度。建立援建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市领导小组请示汇报制度;编辑《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信息》,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援建办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和市援建指挥部等报送工作动态;对年度援建计划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四、市援建办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分工

市委组织部:负责市援建指挥部领导挂职有关事项的研究、确定、联系和落实,负责有关工作力量的调配。

市委宣传部:负责相关宣传报道工作。

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制定对口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我市援建项目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统筹安排重大援建项目。

市经委:负责协调企业投资建厂,兴建商贸流通等市场服务设施,牵头负责组织援建物资的生产和采购。

市教育局:负责学校的援建,选派师资、提供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异地入学入托等服务。

市科技局(地震局):负责科技设施援建,提供科技、智力支持,地震专业指导。

市监察局:负责援建工作的行政监督。

市民政局:负责援建捐赠款物的接收和管理、社会福利设施的援建等。

市财政局:牵头负责援建资金的统筹管理,编制援建配套资金筹措方案。

市人劳局:负责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

市国土局:负责重建规划用地和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服务。

市建设局:牵头负责乡村居民住房、集镇道路、供(排)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援建工作,提供建筑设计、专家咨询、工程监理等技术服务。

市规划局(测绘局):提供城乡规划编制、建筑设计、专家咨询等技术服务;负责提供测绘资料、图件服务。

市交通局:负责交通设施援建和物资的运输和协调组织。

市水利局:负责水利设施援建。

市农业局:负责农业基础设施援建,农业科技服务。

市林业局:负责林业方面的援建。

市文广局:负责文化设施援建。

市卫生局:负责医疗卫生机构的援建。选派医疗卫生人员以及开展医疗、疫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方面的合作或培训支持。

市人口计生局:负责计划生育服务设施援建。选派有关专家和人员开展再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市审计局:负责援建项目、资金和物资的审计监督。

市环保局:负责环境保护援助。

市广电总台:负责广播电视设施援建。

市体育局:负责体育设施援建。

市统计局:负责援建相关的统计工作。

市质量技监局:负责援建工作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质量监督工作。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支援药品的质量保障,提供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支持。

市旅游局:负责旅游资源和设施恢复援建。

市事务局:负责援建工作的有关后勤事务保障。

市应急办:负责组织协调援建工作中重大应急事件的处理,做好有关紧急信息的汇总,检查督促市领导小组援建工作的决定事项。

市协作办(招商局):负责援建工作的协作联络,市外衢商援建的动员,提供素质培训、产业合作、劳务输入输出等服务。

市农办:负责指导农业、农村的援建工作。

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负责相应捐赠款物的接收和社会各界援建项目的认建工作。

6个县(市、区)政府:负责对口援建相关工作。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附件2:

 

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组建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组成人员

建立衢州市支援青川县马公乡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及党委。市援建指挥部设指挥长一名、党委书记一名(兼)、副书记一名、副指挥长四名,由市委选配。

市援建指挥部下设“一办五组”,即办公室、规划项目组、工程建设组、资金管理组、产业发展组、综合支援组。人员从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广电总台、市农办、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经委等科级干部中派任。

二、市援建指挥部主要职责

市援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我市在青川县马公乡的对口支援工作。具体职责是:负责与青川县马公乡对口支援具体工作的联络和对接;负责我市在青川县马公乡援建工作的组织与领导;负责援建项目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负责跨乡镇的线性工程,以及重大乡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指挥、协调;负责援建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与省指挥部的协调工作;负责援建干部队伍的管理;负责接待工作;负责做好宣传、信息工作。

三、市援建指挥部“一办五组”主要职责

(一)办公室:负责市援建指挥部日常工作的沟通、协调和联络;负责市援建指挥部文字综合工作;负责援建工作的统计汇总和信息报送工作,编辑《援建马公信息》;负责市援建指挥部的党务工作;负责市援建指挥部的干部管理和教育监督工作;负责市援建指挥部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接待工作。

 (二)规划项目组:衔接、指导当地灾后重建专项规划编制;参与编制援建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援建项目管理模式。

(三)工程建设组:负责跨乡镇的线性工程,重大乡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招投标、监理和建设推进工作;负责协调援建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协调援建项目建筑材料的组织保障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四)资金管理组:参与援建资金使用总体方案及年度使用计划建议方案编制;根据援建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做好援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工作;配合做好援建资金审计工作;管理市援建指挥部工作经费。

(五)产业发展组:负责帮助指导青川县马公乡受灾企业恢复重建,以及发展生态、旅游、林业等优势产业的工作;负责衢州企业和市外衢商到马公乡投资建厂、兴建商贸流通等市场服务设施以及经营性基础设施的相关工作;负责衢州援建乡镇工业功能区的推进工作;负责就业、劳动力培训等工作。

(六)综合支援组:负责协调在马公乡的人力、物力、智力支援工作;负责援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6.25pt; mso-char-indent-count: 2.5">四、市援建指挥部运行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制。市援建指挥部在市领导小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组织协调机制。(1)指挥长会议。由指挥长、党委副书记、副指挥长、办公室主任、组长以及相关负责人参加,研究援建工作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2)专题协调会议。针对具体项目、具体乡镇、具体问题,及时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协调工作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三)工作责任机制。(1)实行指挥长总负责,党委副书记、副指挥长分工负责制。指挥长全面负责我市在青川县马公乡援建实施工作,党委副书记、副指挥长按照分工协助指挥长做好相关工作;(2)“一办五组”按照工作职责,分别做好相关援建工作,向指挥长负责;(3)各部门的援建工作机构和人员,在市援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职责范围的援建工作。

(四)沟通联络机制。(1)通过市援建指挥部领导兼任当地党政领导等方式,加强与青川县和马公乡的联系和沟通;(2)通过及时报告援建工作的重大事项和报送工作信息的方式,加强与市领导小组的汇报和市援建办的联系沟通;(3)通过市援建指挥部成员例会的方式,加强市援建指挥部各组和各援建机构的沟通协调。

(五)制约监督机制。(1)建立公开透明的办事决策制度;(2)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监察工作;(3)强化资金运用的监督与审计。    (六)学习教育机制。(1)建立市援建指挥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2)加强干部学习教育,经常组织市援建指挥部干部开展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廉政教育,努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援川干部队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