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共青团衢州市委文件

 

团衢发【2006】18号

 

 

关于设立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团委、市直各单位团组织:

为了加强对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的理论研究,推动我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调研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全市团工作的发展,根据团中央《全团调研奖条例》及《浙江省共青团调研奖实施意见》精神,团市委决定设立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对全市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优秀调研成果进行评选表彰。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深入青年,了解青年,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的宗旨,在团内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为党委政府的青年事务决策服务,为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切实加强团的作风建设和理论建设。

二、奖项设立

1、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申报材料分三类:(1)共青团工作类,包括对具体工作和活动特别是团的重点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调研报告;(2)共青团工作对象研究类,包括对工作对象青少年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3)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类,包括对工作进行宏观研究和理论思考的文章。

2、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奖项设一、二、三等奖。

3、在具备参评条件的前提下,各等级获奖作品评审标准如下:

一等奖:在选题上有时代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立意高远,调查研究深入,数据分析充分,逻辑论证严密,能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重要观点或结论;对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工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突出贡献;对当前推进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工作有较大影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二等奖:在选题上有时代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能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述,对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的研究有显著突破,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能解决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工作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等奖:在选题上有指导意义,研究态度认真;能结合工作实际对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工作原有理论、观点作出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参考价值。

三、参评资格

1、调研成果可以以个人或集体名义组织申报。以个人名义申报的包括专(兼)职团干部、共青团系统教学科研人员,可以是一人或多人;以集体名义申报的包括团的领导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团属教学科研机构。

2、参评2006年度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的调研材料须是2005年10月15日起至2006年10月15日内完成的调研成果。

四、参评办法

1、着眼于当前共青团、青年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2006年全市共青团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团市委制定下发《2006年度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调研课题指南》,为各地加强实践探索和调查研究提供指导,并作为2006年度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作品评选的重要依据。

2、各调研成果须首先向各县(市、区)团委、市直各单位团组织申报,确认其参评资格,对申报成果进行初评,按要求择优向团市委推荐。推荐材料包括推荐申报的成果、推荐意见等。

3、每项成果只能申报第二条所述三类课题中的一项,不得兼报。

五、评选办法

1、团市委负责邀请专职团干部和从事青少年研究的专家组成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评选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其中专家所占比例不少于50%。由评委会对推荐申报成果进行评审,确定各奖项获奖者。

2、2006年度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评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初评阶段,由团市委办公室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是汇集、整理申报成果,复核、认定申报成果参评条件,并出具初步评审意见;第二阶段为终评阶段,由评委会负责实施,主要任务是对申报材料分类别进行评审,根据申报成果对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工作的指导意义、应用价值及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等,采取评委个人阅评和评委会综合评定的方式,确定各参评作品的获奖等次。

3、所评出的各奖项中,由专(兼)职团干部、团的领导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担任第一作者的成果不少于获奖成果的80%。

六、奖惩措施

1、对获奖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各奖项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

2、团市委将获奖成果汇编成集,并择优挑选获奖成果上报参评团省委调研奖。

3、各县(市、区)团委、市直各单位团组织每年至少上报一篇调研文章。若没有完成,则取消其团组织的市级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信息先进个人的评选资格。

七、组织实施

1、团市委办公室负责《2006年度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调研课题指南》的制定下发以及调研成果评选的组织协调工作。

2、各县(市、区)团委、市直各单位团组织负责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的组织协调和申报成果资格审定、初评、推荐等工作。

3、评委会负责根据本实施细则制定具体评审办法,负责对参评成果进行评审,提出具体意见,确定获奖者名单。

八、附则

本实施细则由团市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1:2006年度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调研课题指南

附件2:2006年度衢州市共青团调研课题申报表(见PDF文档)

                              nbsp;    

                        

共青团衢州市委员会

2006年2月15日

 

 

主题词:调研工作 奖励制度 实施意见

报:市委、团省委,章文彪、赵一德同志

抄送:市委办、市府办、团省委办公室

共青团衢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2006年2月20日印发

 

 

附件1:

2006年度衢州市共青团调研奖调研课题指南

 

一、理论研究

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的研究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青团工作机遇研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工作机制研究

4、共青团组织在“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的研究

5、坚持和巩固共青团在青年组织中的核心地位研究

6、当代青年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发展研究

7、学习型社会中青年人才开发研究

8、共青团服务型组织创建工作研究

9、青少年政策研究

10、政府青年事务机构职能定位与运行机制的研究

11、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动员、工作协调、资源整合、市场运作机制建设研究

12、青年志愿者社会化工作机制的研究

二、工作对象研究

1、青年职业分布与劳动就业研究

2、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3、社区闲散流动青少年的教育与管理机制研究

4、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研究

5、外出务工青年群体研究

6、打造410特色制造业基础进程中青年技工群体研究

7、非公企业中外来大学生群体研究

8、机关青年思想状况研究

9、失地农村青年劳动就业状况研究

10、中学生团队精神状况研究

11、青少年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

12、青少年流行文化与青少年时尚研究

三、共青团工作研究

1、青年效益农业开发行动的深化发展研究

2、青年农民素质拓展工程的深化发展研究

3、青年志愿者专业化队伍建设管理研究

4、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

5、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

6、新形势下农村、社区、中学、非公有制企业、民办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团建工作研究

7、服务青年创业行动的深化发展研究

8、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团的建设研究

9、团内民主建设与发展研究

10、中学团工作的巩固和创新研究

11、“爱心助学”活动深化研究

12、共青团信息化建设

13、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现状及管理研究

14、农村青年文化需求状况研究

15、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16、加强各级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17、新形势下“推优入党”工作研究

18、团干部选拔配备、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有效途径和方式研究

20、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雏鹰奖章新体系研究

21、共青团信息化建设研究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