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文件
衢委发[2006]19号
中 共 衢 州 市 委
关于在全市农村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决定在全市农村建立以知民情、解民忧、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民情沟通日”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的重要意义
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市部分乡村联系实际,创新载体,开展了“民情沟通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民情沟通日”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实现“两大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农民群众民主权利,正确处理和及时化解基层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长效机制。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有利于集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有利于在村务决策、实施过程中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统一村民思想,集中村民智慧,凝聚村民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有利于促进乡村干部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沟通思想,掌握实情,了解民意;有利于形成乡村干部主动学习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整改措施、兑现各项承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的重要意义,把这一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的总体要求
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知民情、解民忧、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统筹城乡发展,以制度创新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建立乡村干部与村民群众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办事难、致富难、发展难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紧扣主题,加快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始终紧扣主题来开展“民情沟通日”活动。要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以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为目标,认真解决涉及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要结合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将群众路线制度化,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民主管理。
2、亲民为民,服务农民群众。各级党员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成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要始终把农村工作与农民需求结合在一起,通过党员干部直接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要加强沟通,民主协商,在解决问题中增进团结,凝聚人心。
3、民主管理,夯实基层基础。要引导农民群众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干部与群众的互动沟通,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使之真正成为现行群众信访制度的有益补充;要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调动农民群众的力量,尽力自我解决村级事务,使村民自治组织民主管理功能真正得到体现;要努力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文明意识,树立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观念。
三、“民情沟通日”制度的主要内容
“民情沟通日”制度是由村党组织(村委会)召集,每月定期在村里相对固定的场所开展乡村干部与村民群众之间面对面交流,当面听取意见,共同协商对策,当场作出承诺,及时给予办理,事后予以反馈的一项制度。
1、了解民情。在“民情沟通日”前,乡村干部要深入走访群众,了解村民所想、所盼、所怨,研究确定活动内容。主要有:一是政策性内容,即有关政策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四个民主”的落实情况等;二是促进发展方面的内容,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等;三是服务村民方面的内容,即村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既可以是普遍性、全村性的事项,也可以是只涉及少数村民利益的具体事项。活动中,若遇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政策,或实施村两委重大决策时,可预设内容;若村民提出的事项涉及较多村民利益的,也可临时确定为内容,开展讨论。
2、沟通民情。“民情沟通日”一般由村党组织主持,原则上每月至少定期开展一次,活动一般设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既可以组织全体村民开展,也可以根据议题分片分组召集相关村民开展。参加沟通的对象一般为村两委干部、村级配套组织负责人、村民代表等。具体到一个乡镇,应当确定每月的某一天为全乡镇统一的“民情沟通日”。活动议程一般为:通报上次“民情沟通日”活动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组织村民群众开展讨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根据村民的意见建议,向村民作出承诺。每次“民情沟通日”活动情况都要有专人进行记录,建立档案。
3、办理民情。“民情沟通日”后,乡村干部要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承诺的事项,认真分析研究对策。对重大村务问题,要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决策,并组织实施。对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帮助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要建立反馈制度,乡村党员干部要将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向村民群众进行反馈;对一些解决不到位的,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落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下一次“民情沟通日”活动中进行说明和解释。
四、加强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的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民情沟通日”制度工作由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统一牵头协调,纪检、组织、宣传、政法、农办、农业、司法、科技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市、县两级领导要按照“六个一”联系制度的要求,经常深入联系点,指导开展“民情沟通日”活动。乡镇领导要实行包片联村,每次活动都要到现场指导,帮助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2、加强考核,督查落实。“民情沟通日”制度贵在坚持,重在落实。各地要把“民情沟通日”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星级创建和“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列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以此作为平安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和乡村干部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作为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人参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建立督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市里将抽调力量,组建专门督查组,对建立落实“民情沟通日”制度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及时向市委作出情况汇报。
3、上下联动,广泛宣传。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通过新闻媒体,采取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民情沟通日”制度的意义、目的、内容和主要做法,同时要配合村里搞好宣传发动,引导和鼓励广大村民群众主动参与,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和谐的民情沟通氛围。要及时总结宣传活动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把这一制度不断推向深入。
4、抓紧部署,抓好结合。“民情沟通日”制度落实工作要与乡镇换届同步进行。要把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写入乡镇党代会工作报告,列入乡镇党代会的议程。“民情沟通日”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要广泛征求党代表的意见,经过党代表充分讨论,提高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贯彻落实“民情沟通日”制度要与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两员”的作用,协助村党组织开展好“民情沟通日”活动;要与党代表活动制度相结合,把参与“民情沟通日”活动作为党代表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 共 衢 州 市 委
2006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