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加强农村民办幼儿园建设的几点做法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政务

增 刊
第44期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 O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柯城区加强农村民办幼儿园建设的几点做法
 
幼教事业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教事业,开发儿童学习潜能,对提高教育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柯城区以加强农村民办幼儿园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大胆进取,务求改革,全区幼教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长期以来制约幼儿教育发展的幼儿园数量多、规模小、师资薄弱等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善。目前,全区有幼儿园228所,其中农村幼儿园有161所,占70%,有三个班以上规模的幼儿园达94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5所,市一级幼儿园12所,乡镇中心园12所;在园幼儿总数达15013名;专任幼儿教师864人,学历合格率84.9%;学前三年入园率从2002年的80%提高到89.3%。主要做法:
一、制定政策,强化引导,壮大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园规模。
充分挖掘本地农村幼教发展要素,统筹制定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加快幼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重扶持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主要政策有:一是明确乡镇政府主办中心幼儿园的职责,对被评为“市一级”幼儿园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区政府给予安排1?2名公办教师编制。二是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三是对被评为“市一级”的民办幼儿园,按照公办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30%予以奖励。四是对新建、扩建民办幼儿园,按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用地等优惠。五是对被评为“市一级”的民办幼儿园,在幼儿园建设用地及征地减免配套规费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优惠政策。六是民办幼儿园在教师个人参加公派进修、培训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通过政策引导,全区农村幼教事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区12个乡镇已全部建立乡镇中心园,农村幼儿园总数从2004年的182所调整至163所,其中三个班以上规模的从17%提高到26%;有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先后通过了区一级、区二级幼儿园评估验收,有2所幼儿园申报市一级幼儿园。
二、创新模式,强化示范,推进乡镇中心示范幼儿园建设。
针对原来乡镇中心幼儿园不强,指导能力弱,分园散、差、小等问题,积极探索,创新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模式。通过几年的摸索,形成了四种较典型的办园模式:一是以汪村乡中心幼儿园为代表的“股份制办学”模式。乡中心小学将学校布局调整中闲置出的5336平方米原校舍作为中心幼儿园办园场地,将原有6个民办幼儿园“合六为一”,园主的办学资产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实施股份制办学。该园引进先进的幼教理念,聘请原新华幼儿园(省示范性幼儿园)骨干教师担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在一年内即发展至10个班级、238名幼儿的规模。二是以花园乡中心幼儿园为代表的“名园合作办园”模式。市教工幼儿园发挥省示范性幼儿园的品牌优势,与花园乡中心幼儿园合作办园,派驻6名教师常年支教,并投入30万元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优势互补,加快了中心园建设进程。三是以石室乡中心幼儿园为代表的“纯民办形式”模式。原幼儿园私人办学20年,其办园规模、教学质量均处于全乡前列,2004年该园长出资买下了已腾空的原中心小学校址,用于扩建其私人幼儿园,并投入资金进行修缮改造,添置设备,引进师资,幼儿园发展到200多学生的规模。经过评估,区教育部门将其升格为乡中心幼儿园,纳入全区乡镇中心园管理范畴。四是以航埠中心幼儿园为代表的“中心小学附设办园”模式。航埠镇有4万多人口,民办幼儿园数量较多。该镇借助中心小学较强的师资力量、教育管理力量经验及规范化管理方式,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资产进行置换,腾出场地、教师,创办镇中心幼儿园,为其他民办幼儿园起示范带头作用。目前这所幼儿园发展至6个班、260名学生,并于今年申报了市一级幼儿园,成为全镇幼儿园的领头雁。
三、建立网络,强化辅导,健全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体制。
规范有序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是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该区积极发挥公办和骨干幼儿园的资源优势,构筑幼儿园辅导管理网络,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有效解决了农村和民办幼儿园管理难的问题。一是强化考核。加强综合管理和指导,区教育部门根据各辅导中心每年的工作情况,按学年实施考核、奖励。二是分类指导。在城区设立13个幼教辅导片,每个辅导片设立一个辅导中心(由省示范性幼儿园、市一级幼儿园或办学水平较高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担任),每个中心园负责指导管理3-5所城区幼儿园;在13个乡镇各设立一个乡镇幼教辅导中心(由乡镇中心园担任),由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主管、城区辅导片中心园对口指导、中心小学(幼儿园)幼教专干具体负责,指导本乡(镇)各类幼儿园的师资培训、教研活动、安全管理、卫生保健等工作。三是结对帮扶。每个城区辅导中心分别与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进行帮扶活动。城区辅导中心定期输送公办幼儿园骨干教师下乡支教,乡镇中心园定期选派农村幼儿教师到结对园进行短期观摩、见习;城区辅导中心向乡镇中心园赠送教学用具,援助教学设备,帮助其进行校园内部设施的更新和布置。
四、严格要求,强化监管,改善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学安全环境。
一是严把办园准入关。对新申办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必须通过政府“幼儿园布点规划”的审核,并经教育、安全生产管理等部门实地察看指导,符合条件方可办园。二是强化安全管理关。区教文体局与乡镇中心园,中心园与各民办园,各民办园与全体教师、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防范的各项制度、措施,确保幼儿安全;将幼儿园纳入全区中小学校安全检查范围,由教育部门牵头,在开学初开展定期检查,在高温、汛旱等灾害性天气高发期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督查。三是抓好年检督查关。在年检中,由城区辅导中心实行一对一指导,对一些办园条件差,管理混乱,存在幼儿安全隐患或非法设立的幼儿园,通过公开曝光、行政执法或司法途径,及时督促办园者规范办园行为或依法取消其办园资格。
五、优化师资,强化队伍,提升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
建立幼儿教师岗位培训制度、资格认证制度、定向招聘制度,并通过幼儿教师职称评定、进修培训、送教下乡、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坛新秀评比等系列措施,激励幼儿教师主动、自觉地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至目前止,全区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从2002年底的50%提高到84.9%。组织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幼教理论系统培训,努力转变农村幼儿教师的幼教观念,引导农村幼儿教师将幼教工作新理念渗透到农村幼儿教学中。同时,在对农村幼儿园等级评估中注重特色,引导农村幼儿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柯城区政府 郑晓霞)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