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市长信箱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政 务 督 查 通 报
 
〔2005〕21号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nbsp;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2005年市长信箱办理情况
 
今年以来,市长信箱的办理工作在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12月20日,共受理信件755件,目前已办结的信件720件,35件正在办理中。在受理的信件中,关于政策咨询的256件,请求帮助的373件,举报投诉的40件,提出意见建议的86件。已办结的信件中,所提问题解决率达90%。因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及条件不具备等原因不能解决的,均作出了解释和说明。
回顾今年以来市长信箱的办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来信内容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在受理的755件来信中,涉及到社会治安、城市规划、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电子政务、养老保险、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劳动争议、拆迁安置、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公安局、建设局、电力局、执法局、教育局、开发区等45家部门和单位承办。通过办理工作,帮助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涉及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宣传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对群众进行了正确有效的引导。
二、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市长信箱的办理工作。为了办理好市长信箱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公安局、建设局、执法局、工商局等单位明确了负责科室与责任人,绝大多数单位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签批、亲自督办,确保群众来信的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同时,对每一封来信都作了认真研究、调查核实,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抓好落实;对一些好的建议、意见进行了研究吸纳。如群众“关于常山县大桥乡?淤村危桥修理的报告”,常山县政府领导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对来信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县交通局、大桥头乡政府及有关村干部研究制定了二种方案,解决?淤村群众安全出行问题;市民反映的市行政服务中心路口红绿灯设置问题,市公安局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行政服务中心交叉路口交通流量和红绿灯的时间设置问题进行了专题测定,就该路口交通流量的特点和行人过街的需求,及时调整红绿灯配时,满足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要求;市民建议衢化路改造花园中学建立公交停靠站问题,市公交公司现场查勘,在衢化消防道永和制冷厂附近设立了临时停靠站,在衢化路南段施工期间,安排开往巨化方向的1路、102路、18路、1路B线在该临时停靠站停靠,方便花园中学及周边乘客的出行。
三、办理过程注重实效,有力推动了各单位工作的改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根据群众的建议、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市执法局、教育局、公安局、交通局、工商局等单位,在办理过程中,根据群众来信反映的一些问题,在全单位进行讨论、开展警示教育,要求工作人员提高认识、内增素质、外树形象,为百姓服务、为社会服务。如市执法局根据群众“加强执法车辆管理”的建议,及时组织召开了局属车管领导及驾驶人员专题会,重申车辆驾驶及车辆管理制度规定,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制度落实。并表示将以此为戒,举一反三,查找问题,切实做到文明行车,文明执法;一名学生家长反映某职校非正常招生问题,市教育局会同市人劳局、物价局对两所学校的招生、收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已责令这两所学校退出非法招生所得,写出书面检查。
总体看来,今年市长信箱办理情况较好,在来信数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办理质量、效率仍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在办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少数单位办理工作不够认真,表现为反馈不及时,反馈材料不符合要求,有的未经领导签字、单位盖章,办理质量达不到要求,个别答复有回避问题、答非所问的情况。二是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不够,对涉及到一些职能交叉,或者较难解决的问题,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以致影响办理进度。三是个别单位存在重答复、轻落实现象,有的单位对市长信箱答复意见落实不够及时,以致同一问题多次反映;有的单位没有根据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致使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2006年,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市长信箱》的受理办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市长信箱》真正成为为百姓排忧解难、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