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六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文件
 
衢委发[2005]50号
 
 
中 共 衢 州 市 委
关于第六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市直各单位党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扩大选人视野,畅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及时发现一批优秀年轻干部、紧缺的专业性领导人才,优化班子结构,为跻身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市委决定,开展第六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公开选拔的职位
根据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这次列入公开选拔的共有12个副县(处)级领导职位,具体为:
中共衢州市委衢州市人民政府信访局副局长1名;
中共衢州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衢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1名;
衢州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名;
衢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1名;
政协衢州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名;
衢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1名;
衢州市卫生局副局长1名;
衢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1名;
衢州市建设局总工程师1名;
衢州市审计局总审计师1名;
衢州市统计局总统计师1名;
衢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总工程师1名。
二、选拔对象的范围及条件
1、范围:公开选拔面向全市(含驻衢省、部属单位、垂直管理部门),凡是符合资格条件的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均可推荐或自荐报名。
2、条件: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第六条规定的6项基本条件。具体资格条件详见《衢州市第六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名额及资格条件一览表》。
企事业单位以行政管理职务报名的,比照党政机关相应的任职资格。
三、公开选拔的程序、时间及方法
公开选拔工作从2005年12月初开始至2006年1月中旬基本结束。整个过程分宣传发动、推荐报名和资格审查、笔试和阅卷、面试、组织考察、确定拟任用人选、公示、办理任职手续等八个步骤进行。
公开选拔工作严格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规定的程序,采用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考试、面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公开选拔对象的产生,将充分尊重各项考试、考察后综合评价的结果,由市委常委会无记名差额投票表决,确定拟任用人选,通过任前公示后,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和规定的程序任命。公开选拔的职位、范围、条件、方法以及各阶段的进展情况等,将及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开。
四、公开选拔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认真总结以往公开选拔工作的经验,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推荐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同志了解公开选拔的意义、选拔职位、报名条件和基本程序。要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踊跃报名,以党委(党组)名义做好推荐工作,对党政机关符合条件的人员,原则上都要推荐。符合条件的干部要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主动参与竞争,以实际行动接受组织挑选,支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现任正科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3年,同时符合其他报名条件的干部,原则上都应当参加公开选拔。各新闻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公开选拔,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公开选拔工作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市第六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剑飞任主任,李锋、邵晨曲、范根才、项瑞良、吴江平、张学东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下设综合、考任、秘书三个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公开选拔的组织领导。         P class=MsoNormal style=" TEXT-INDENT: 26.25pt;">有关公开选拔的具体工作,由市第六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另行作出部署。所需经费由市财政核拨。
附:《衢州市第六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名额及资格条件一览表》(见PDF文档)
 
 
     中 共 衢 州 市 委
2005年12月2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