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通报
第24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4月15日
在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章 文 彪
(2005年4月8日)
同志们:
在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不久,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之际,召开这次全市防汛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刚才,徐玖如同志作了工作报告,麻增明同志分析了今年的气象形势,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县(市、区)的交流发言也很好,关键还在于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正确认识今年防汛工作形势
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防汛工作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1、要注意总结发扬过去防汛工作的经验。纵观近几年的防汛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保证了防汛目标的实现,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多次得到上级的肯定表扬。过去的经验主要有三条:一是领导重视,责任到位。每年汛前,有关领导都要到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深入重点工程检查指导防汛工作,督促各项防汛措施的落实和防汛物资的储备情况。在防汛的关键时刻,各级领导身先士卒,亲临一线,分片负责乡镇及各重点工程的抢险任务,并积极走访灾害地区的受灾情况,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二是及早部署,准备充分。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指挥部每年都要就防汛形势进行会商,召开防指成员会和防汛工作调度会,部署全市的防汛工作,明确部门、乡镇和重点防洪工程责任人,并组织开展防汛检查,市防汛指挥部对防汛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科学调度,有效管理。各级防汛机构和水利部门在气象、水情信息支持下,合理安排,科学防控,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水库拦洪错峰效应。这些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值得我们发扬。
2、要努力查找当前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过去在防汛工作中取得了成绩,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不可盲目乐观。当前,我市防汛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防范意识不够强,麻痹心理、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马虎应付的态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防汛措施、物资、人员配备不能完全到位;三是现有的水利工程抗灾能力仍然薄弱;四是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办法不是很多。同时,由于我市村两委将全面进行换届选举,容易出现小型水库疏于管理和防汛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年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3、要进一步认清今年防汛工作的背景。今年防汛工作的背景与往年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它是在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更加重视“三农”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增产和粮食安全,保证农业生产上新水平这一形势下开展的。只有做好防汛工作,才能保证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才能保证新形势下新任务的完成。第二,它是在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平安衢州”,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总体要求下开展的。只有做好防汛工作,加强科学调度,才能变水害为水利,才能为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提供强力支撑。第三,根据一般自然规律,久旱必有久雨,前两年全市经历了罕见的干旱天气,今年很可能有水灾,我市将面临很大的防洪压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要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和市防指的部署,站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扎实做好迎战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确保万无一失,安全度汛。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工作要突出“三个重点”,即:抓好水库保安、山洪灾害防御、沿江主要城镇防洪安全,坚决做到遇标准内洪水确保防洪工程安全,遇超标准洪水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1、严格落实水库度汛措施。水库防洪安全始终是我市防汛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市有大、中、小型水库2000多座,这些水库特别是小型水库隐患多、管理薄弱,维护资金不足,通讯预警缺乏,通坝道路不畅,汛期容易出险,而且一旦出险,抢险困难,危害甚大,是当前防汛工作的主要隐患。特别是好多水库目前正在除险加固,危险程度更大,如果出什么问题的话,不光是经济损失,而且会对我市造成巨大的政治影响。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水库的汛前、汛中、汛后检查,确保溢洪道、放水设施的正常运行。要制订一套保证责任制落到实处的制度和办法,严格按照度汛计划进行水库调度,杜绝水库超汛限水位蓄水现象的发生,保证水库安全度汛。大汛来临前,水库责任人一定要到岗到位,加强指挥调度。
2、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我市是山洪灾害的多发地区,在降水集中期有可能诱发洪灾,出现较多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切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防御山洪灾害预案,提高防御山洪灾害预案的可操作性,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员,加强监测,并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的演练工作,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战经验。一方面要组织人员排查,看看有无新增地质灾害点,对被确定为今年市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10处隐患点要重点防治。各地要把防御山洪灾害责任制作为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层层落实到乡镇、村、户;水利、国土资源等有关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要建立预警预报系统,采取“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御措施,落实汛期监测、临灾预报制度和人员转移路线。对重大隐患点和山洪灾害多发区,要安排和督促有关部门反复进行排查,一旦发现滑坡、泥石流,要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
3、保证抢险物资足额到位。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洪涝灾害具有“成灾快,来势猛,范围大”的特点,抢险物资的足额到位,是确保安全度汛的物质保障,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切实做好防汛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足够的沙包和木料等防汛物资,确保汛期内各类水库不垮坝,重点江堤不溃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要处理好防洪与抗旱的关系,坚持防洪抗旱两手抓,积极做好抗大旱的各种准备。我市星罗棋布的水库,既是蓄水防洪的重要设施,又是备水防旱的根本依靠,要合理、周密地调度好。特别是在防汛后期,要结合抗旱要求,加强水库调度,合理蓄水,确保大中型灌区抗旱夺丰收。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大家要树立全局意识,统筹兼顾,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
三、落实责任,协同作战,形成防汛的整体合力
确保今年防汛工作的胜利,必须落实严格的组织措施。
1、落实防汛责任。防汛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防汛工作列入当前重要的议事日程,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特别是对因村级换届选举而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各乡镇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措施,加强防范,确保安全。
2、严格防汛纪律。防汛工作中,任何细小的疏忽和决策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和无法弥补的损失,要强化纪律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汛期值班,明确堤防、水库、山塘等重点防洪工程责任人,建立、充实抢险队伍,责任领导要坚守岗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全面了解防汛情况,努力提高防汛指挥决策能力。在防汛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防洪,科学防洪,严肃防汛纪律,进一步把防汛纳入法制轨道,以铁的纪律确保防汛总目标责任制的实现。凡发现有领导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现象,要进行通报,绝不能讲客气、讲情面;凡是在防汛工作中失职、失责,拒不执行命令,贻误时机造成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纪查处。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对防汛责任制及防汛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早督查,及时改正。
3、强化部门配合意识。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应急性强,涉及范围广。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对市防指成员单位进行充实,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各职能部门要各就各位,坚守职责,在市防指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使防汛、抗洪、救灾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各地应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服从指挥、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各负其责,共同打好抗洪抢险救灾这一硬仗。防汛部门要加强工作的主动性,适时掌握汛情、灾情、工情信息,加强水库调度,及时提出调度决策意见,同时确保信息畅通,做到汛情准确、及时上报,当好领导的参谋;气象、水文部门要利用先进的预报设备和手段,及时做好天气形势监测、洪水预测预报及水雨情信息的收集;人武部门要发挥抢险突击队的作用;公安部门要维护好汛期社会治安,加强灾区的安全保障工作;财政部门要适当增加投入,确保工程资金和抗洪救灾资金到位;物资供应部门要保证抗洪抢险物资供给;供电部门要尽快恢复灾区电力供应,保证救灾、恢复生产及生活用电;通讯部门要尽快完善通讯设施,保证信息畅通;新闻媒体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