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信 息 简 报
增刊第9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6月1日
 
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的思考与实践
诸葛慧艳
 
农村垃圾包括村民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工程垃圾、工厂垃圾、道路清扫的垃圾等。农村垃圾处理一直是农村环境卫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龙游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龙游农村常住人口33.7万,按农村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8公斤计算,每天就产生垃圾约270多吨,全年合计近10万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这些垃圾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处理:
1、少数农村的垃圾,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收集后运往临时垃圾堆放场。
2、少数农村自己选择垃圾处理场所和处理方法。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有的农户自己把产生的垃圾送往附近的由村委会选定垃圾临时集中点,有的则送往田地。
3、除上述途径解决了少数农村垃圾外,大部分农村垃圾都还处于乱倾倒状况。主要的倾倒地点就是“六边” :公路边、铁道边、溪河边、村边、田边、池塘边。
二、农村垃圾问题的成因
农村垃圾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农民对农村“脏、乱、差”现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部分干部认为农村垃圾不用管,管不了也管不好,是一项难度大,无政绩,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二是基础设施较短缺。近年来,龙游通过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已有54个村开展了村庄整治,整治后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卫生设施得到了健全。但从全县431个村总体来看,龙游农村环境卫生设施还非常薄弱,大多数村无垃圾池(箱)和垃圾填埋坑。
三是环卫管理难到位。绝大多数农村无专管人员和清扫保洁员,即使有清扫人员,这支由低保户组成的农村环卫队伍,在工具装备上、业务能力上、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的思路和做法
从龙游实际出发,我们采取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的办法,主要由村里负责收集农户的垃圾,镇负责将村集中点垃圾运送到中转站,县环卫部门负责将中转站的垃圾运送到县垃圾填埋场。初步考虑在龙南溪口、湖镇、龙北(塔石)规划建设3个垃圾中转站。具体做法如下:
1、统一规划,集中处理。根据龙游的区划特点,按照整合的理念,充分考虑服务半径和低成本运作,确定垃圾中转站的选点。溪口点,负责龙南山区五乡一镇的垃圾中转;湖镇点,负责东面乡镇的垃圾中转;龙北(塔石)点,负责北片乡镇的垃圾中转;詹家镇垃圾中转归并到城区,横山镇直接入县垃圾填埋场。
2、分级负责,多方筹资。农村垃圾处理面广量大,只有分级负责,多方筹资,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村负责落实门前三包规章制度,使农户养成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负责将农户的垃圾集中到垃圾房(池)堆放点,负责采取措施收集非门前的垃圾。乡镇负责将各村集中堆放的垃圾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县环卫部门负责将中转站垃圾处理后运送到填埋场。各村的垃圾集中堆放点,在选址上要有讲究,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等情况筹资建设,一般要求经济实用。县财政负责将中转站的垃圾运送到填埋场的费用外,对整个面上的垃圾收集处理工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助。
3、创新机制,长效管理。积极稳妥地实施环卫作业体制改革,通过花钱买服务的方式,对村庄主要干道的保洁权和垃圾清运权进行公开拍标,通过市场化运作降低保洁成本。从调查试点入手,逐步推广,真正实施“管干”分离。建立健全垃圾清运机制、卫生保洁机制、有偿服务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使环卫管理体制日趋科学合理。垃圾清运机制,着重完善行政村、乡镇、环卫部门分级负责的具体内容。卫生保洁机制,采取招投标形式,在低保户中确定保洁员,负责将农户垃圾池内垃圾收集到村垃圾房内,负责非门前区域的保洁工作。服务收费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交费的原则,以市场化机制,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和垃圾清运有偿服务制度,制订农村企业、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交纳垃圾清扫、清运处理费的政策,适当收取费用,以保证农村环卫工作的经费来源。监督考核机制,成立垃圾处理工作督查小组,出台奖惩办法,县负责对乡镇进行考核,乡镇负责对村进行考核,村负责对保洁员进行考核,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4、先行试点,有序推进。基本设想是由点到面,分五年时间使70%行政村能集中处理垃圾,今年在溪口、社阳、士元三个乡镇先行试点,溪口垃圾中转站预想在9月1日正式运行。在今年下半年逐步在面上推开,先是示范村、整治村,再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村,最后是其他行政村。
5、加强宣传,移风易俗。群众既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的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工作的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成效。因此,要大力宣传垃圾集中处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认清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倡导移风易俗。通过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创建文明示范户、创建生态示范村、创建卫生示范镇”等活动,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明确谁污染谁治理的观念,促进垃圾处理收费等政策措施的实行,保证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述五个方面,是根据龙游的实际,在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上的一些设想和基本做法。下一步,将进一步细化操作方案,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操作程序,使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达到“五个化”的目的。一是垃圾减量化,通过保洁员自发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垃圾,使垃圾量减少。二是运行市场化,推出保洁权、清运权公开拍标,在低保户中确定保洁员,降低营运成本。三是管理规范化,县、乡镇、村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切实履行管理职能,承担具体作业的保洁清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四是处置无害化,加快设施建设,配足垃圾收集箱和收集房,建好垃圾中转站;加强处置管理,特别是清运、填埋环节要严格管理,减少二次污染。五是利用资源化,主要是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垃圾,使可回收利用的直接作为资源。将垃圾处理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鼓励农村建设“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沼气大棚,解决农村大量的农业生产垃圾,如畜禽粪便等,将垃圾变废为宝。“三位一体”模式是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将种植、养殖和生物垃圾处理与利用集成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和废物再生利用模式。不可回收利用的和有害的垃圾,通过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从而使农村变成山青水碧、文明整洁的农家乐园。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