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简 报
增刊第8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5月23日
真重视 真关怀 真爱护
??江山着力构筑基层党员干部关爱体系
近年来,江山市坚持以人为本,把“落实‘三真’,关爱基层”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抓,营造了对基层党员干部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良好氛围。其主要做法有:
一、加强沟通,在思想上关爱基层党员干部
广泛开展党员干部谈心谈话活动。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每人分别与10名以上市级机关部门主要领导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和掌握工作、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励志鼓劲、促进提高。各乡镇(部门)领导主动约谈中层骨干和一般党员干部,倾听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班子成员与分管党支部负责人、每位党支部负责人与普通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也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各行政村党支部也普遍开展谈心谈话、走访退职老干部和贫困党员干部等活动。据统计,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已开展谈心谈话9727人次。多层次、多形式地谈心交流活动,融洽了关系,凝聚了人心,切实增强了基层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依托感。
二、选拔使用,在政治上关注基层党员干部
近年来,江山市委不仅从思想上了解、关心基层干部,在政治上也非常关注基层。目前正在制订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直接体现了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比如,任实职副科15年以上领导干部,可以升为主任科员;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2周岁以上担任副职满12年的领导干部,经考核测评比较优秀的可升为主任科员;符合条件可提前退休、担任10年以上副主任科员的,可以升为主任科员;担任乡镇正职领导10年以上、担任部门正职领导8年以上,可以按百分比测定奖励工资。在用人导向上,坚持党员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注重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考察和选用党员干部。对敢于办事的基层干部要多理解、多撑腰、多保护,凭实绩任用;对不符合干部任用标准的,坚决摒弃。今年4月份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江山市对村两委干部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取消了16名严重违反党纪政纪、不积极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不能带头致富的候选人资格,弘扬了正气,倡导了干净干事的主旋律。
三、优化环境,在工作上支持基层党员干部
关爱基层最重要的是要支持基层党员做好工作。江山市采取多项措施,支持、鼓励基层党员能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一是评先奖优,提高基层党员争先积极性。在继续开展“三级联创”、“两优一先”评比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党员创业标兵”、“创业村支书”、优秀“双带”村支书和“农村先进退职干部”的评选表彰活动,对优秀基层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二是松绑减负,支持基层党员干好事。对考核进行分类优化,重点考核工业经济、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取消武装、统战、体育等一般性考核评比,给基层党员干部松绑,把主要精力放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三是强化挂联,构筑基层党员服务经济平台。全面推行干部挂联企业、产业制度,加大选派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力度,让广大党员干部有机会直接参与企业运作过程,提高基层党员参与经济、服务经济的本领。去年底以来,已选派17名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四是开展培训,提升基层党员整体素质。每年用于党员干部培训的经费超过50万元,重点开展市管干部培训、农村工作指导员培训、中青年干部培训等培训活动。
四、健全机制,从生活上关心基层党员干部
按照物质救助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健全机制,强化落实,不断扩充党内互助的覆盖面和纵深度。一是党内走访慰问制度。进一步完善节日性、阶段性走访慰问活动,帮助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二是困难党员专项补助制度。市财政每年拨款10万元,市级留成党费中切出10万元,并积极发动党内、社会各界捐款,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帮助困难党员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三是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在市管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基础上,今年将结对帮扶主体扩大到各乡镇(街道)、机关部门、事业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及其他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与生活困难党员、发展困难党员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四是村主职干部最低报酬保障制度和农村退职村干部关怀制度。2001年,江山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村主职干部最低报酬保障制度,对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无能力兑现误工报酬村的主职干部给予最低报酬保障补助。另外,每年还筹集20多万元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退职村干部,按标准发放补助。
(江山市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