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简 报
增刊第13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9月8日
市山海协作经贸代表团赴乐清瑞安
开展招商活动综述
8月21日至24日,在市委副书记尚清、副市长杜世源的带领下,我市山海协作经贸代表团首次赴乐清、瑞安两市开展山海协作投资环境推介和招商活动。期间,分别举行了衢州?乐清、衢州?瑞安山海协作投资环境推介会,考察了乐清和瑞安市经济开发区以及一批知名企业。乐清、瑞安两市有196家企业参加了我市山海协作投资环境推介会,14家企业与我市初步达成了投资意向,意向投资额达7.55亿元。
一、主要收获
这次经贸活动本着推介衢州、务实招商的原则,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
(一)宣传推介了衢州。组织代表团前往乐清、瑞安开展山海协作投资环境推介活动,是建市以来的第一次,它对扩大衢州知名度、提高衢州对外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市委副书记尚清在推介会上演讲的“古城新市,文化底蕴深厚;四省通衢,区位优势独特;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充满活力,发展空间巨大”的衢州四大特色,引起了客商的共鸣。许多客商表示,在今后的商务活动中将加强对衢州的关注,在适当时候来衢州进行商务考察。
(二)促进了两地三市交流。在这次经贸活动上,我市领导与乐清、瑞安两市领导交流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大家都认为两地三市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经贸合作方面有很大的空间。乐清市委书记黄正强、瑞安市长叶春江都表示随着山海协作工程的深入开展,两地三市的经贸活动会更加密切。市委副书记尚清表示衢州将会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为广大客商提供一流的服务。
(三)创新了招商方式。这次经贸活动充分利用了山海协作这个平台,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实行市本级组团定点招商的形式。投资环境推介会通过介绍比较优势、政策解说、环境介绍和项目资料、宣传手册发放、开发区宣传片播映、已投资企业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介,会议结束又及时组织市经济开发区、市高新园区、市西区开展投资咨询,让客商进一步了解衢州、了解我市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整个活动显得热烈、紧凑而有序。
(四)学习了“温州模式”的成功经验。我市代表团分别考察了乐清市经济开发区、正泰集团、人民电器集团和瑞安瑞立集团、奔腾电器集团等知名企业,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他们的发展理念、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及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二、基本特点
这次经贸活动尽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仍然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听取市协作办(招商局)提出的两地三市山海协作经贸活动安排建议,并对经贸活动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市委副书记尚清还就本次经贸活动分别与乐清、瑞安市主要领导联系,得到了两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1日晚又在乐清新世纪大酒店主持召开了经贸团工作会议。
(二)工作务实。这次经贸活动虽然牵涉部门较少,但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筹备、会务工作。会后又及时做好意向合作项目汇总,确定由市协作办(招商局)、市经委、市经济开发区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的2个定点招商小分队到乐清、瑞安两市做好跟踪、回访、落实项目工作。
(三)当地支持。这次经贸活动,很好地依托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海协作工程平台,不仅成功地邀请两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讲话,还通过两市协作办、经委、国税等部门以及鞋业、在外企业家联合会等协会和部分乡镇做好客商邀请,特别是乐清市协作办帮助邀请近80家企业参会。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在本次经贸活动上,参会客商普遍反映对衢州了解不多,对我市风土人情、交通区位、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不够了解。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我市投资环境的对外宣传力度。比如,整合投资环境外宣资料,采用统一的资料版本和宣传画册;在重要网络媒体、重点城市商报及专业市场报、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沿线进行宣传推介;在重点招商地区公布我市招商热线电话,方便各地客商咨询、联络。建议市政府设立投资环境和对外招商宣传推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滚动使用。
(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从这次经贸活动看,乐清、瑞安的经济发展已面临着人才、资本、企业、产业向外扩张和转移的新趋势,但由于其产业链换环相扣,单个企业外迁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必须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确立定点招商的理念,制定产业招商“工业飞地”政策,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区开发、税源共享”的模式,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从招商实践看,定点招商好于撒网式招商,有必要建立机制,整合部门招商资源。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市级机关部门招商引资考核力度,改变目前单纯以引资数量的考核办法;另一方面,要发挥各部门所长,划分招商区域,确定一个招商目的地,由一个部门牵头,若干部门组成招商小分队,开展定点、定人、定向的招商。从招商形式看,既要积极开展大型投资环境推介活动,构建招商引资工作平台,又要根据需要派遣产业招商小分队或委托代理招商,进行跟踪、回访、落实,提高招商成效,降低招商成本。
(三)建立招商信息网络。从这次经贸活动企业交流得到启示,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取招商信息和资源信息是提高招商效果、决定招商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市有必要建立快捷的招商信息通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利用率。要建立招商信息员网络,利用一切关系和渠道,进行宣传组织和发动,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信息员网络。要建立招商信息分析与反馈机制,由市招商局负责,对来自各方面的招商信息进行汇总、筛选、分析,分类梳理,快捷反应。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的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向市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汇报,投资千万以上项目的信息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由相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联系、洽谈、跟踪,联系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市招商局。
(四)加强项目跟踪落实。在每次招商推介活动后,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招商小分队在当地进行跟踪联系。一方面,要对每位参加活动的客商进行走访,扩大招商推介会的后续效应;另一方面,要对当地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开展上门宣传推介,扩大推介范围,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要进行重点跟踪联系。
市协作办(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