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途径筹集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资金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信 息 简 报
 
第26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8月15日
 
目    录
市情要事
我市多途径筹集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资金
工作交流
我市从四方面入手控制政府债务规模
龙游多形式开展社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江山四措并举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开化健全制度规范社区管理
问题建议
基层反映部分农民期盼出台跨村建房政策
 
  
 
我市多途径筹集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资金    一是盘活存量“减”。积极盘活村大会堂、小学校等各类存量资产,减少资金投入。二是财政补助“调”。坚持突出重点、适当倾斜的原则,对经济特别困难、建设难度大的村予以重点补助,合理调剂使用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三是挂联部门“帮”。挂联部门通过项目补助等形式,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筹集部分建设资金。四是项目捆绑“增”。把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项目与特色文化村建设、中心村镇建设、村庄整治等项目进行有效捆绑,用足用活政策,解决资金缺口。
                                    (市村建办)
 
我市从四方面入手控制政府债务规模    一是实行政府债务归口管理。各部门单位直接举债或提供担保,都必须先向财政部门申报,改变以往政府债务多头管理的状况。二是大力清收政府债权。以企业单位欠缴的土地出让金或尚未归还的财政周转金为清收重点,收回资金除原有用途外,专项用于偿还政府债务。三是防止市场主体经营风险转嫁到地方政府。规范政府融资担保行为,禁止行政机关为经济主体借贷活动提供担保。四是增强乡镇财政的债务风险防范能力。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实行“两保一挂”或“两保两挂”财政政策,将乡镇当年收支总体平衡和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奖及补助挂钩。  
(市财政局)
 
龙游多形式开展社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一是租用场地,集中辅导学。租用县文化馆礼堂用于集中授课、集中辅导,现已组织集中授课3次,1300多人次参加教育活动。二是运用墙报,“窗口”指导学。每个社区党总支,定期将学习要点、析疑解答抄写到墙报上,指导社区党员开展教育活动。三是开辟网站,网上互动学。在“龙游社区网”上开辟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流动党员服务站”等档目供广大流动党员网上互动学习。四是因人制宜,上门送教学。对在城区办厂、经商、务工的党员,采取送资料、上门辅导答疑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五是选准主题,结合实践学。开展“创业在社区”、“温暖在社区”、“奉献在社区”等主题实践活动,让社区党员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龙游县委办)
 
江山四措并举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一是完善激励政策。制定出台《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支持六大特色产业相关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监测中心、中试基地。二是支持新产品研发。支持企业自主开发科技含量高、能耗低的新产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今年新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6个,其中有2个省级新产品。三是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2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今年已引进或合作开发科技项目100多个。四是构筑人才高地。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深化“借脑引智”,聘请国内外专家来企业开展技术咨询、课题攻关和创办“虚拟研究所”。
                                 (江山市委办)
 
开化健全制度规范社区管理    一是重大事务听证制。对社区建设规划、公共项目建设、10名以上居民代表联名提出的重大社区事务,通过居民代表会议等形式进行听证。二是财务公开制。每月召开一次居民小组长会议,公开上月财务情况,每季上墙公示社区财务收支情况。三是分区联系责任制。每个社区干部联系一个小区,及时了解情况、处理问题,并记好《民情日记》。四是社情舆情分析制。通过召开党员、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会议或上门交流等形式,定期分析研究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居民对上级政策的理解贯彻等情况。五是年终述职评议制。年终社区专职干部进行述职汇报,由居民代表和有关人员民主评议确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基本称职人员计发基础奖金80%,不称职人员取消考核奖。 
  (开化县委办)
基层反映部分农民期盼出台跨村建房政策    当前,各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编制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培育中心村、示范村。这些村往往集体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人口集聚。由于受土地性质、农民建房政策等因素限制,农民只能申请在本村范围内按“一户一宅”相关政策建房,对于户籍不在中心村但希望到中心村建房的,目前尚无明确的政策规定,农民跨村建房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为此,部分农民建议:1、允许农民以整户迁移形式将户籍迁往中心村,但只享受中心村建房方面的政策,而其他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仍依照原居住村执行。2、中心村村委会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允许其他村民将户口迁往本村,但权利义务按照第一条执行。3、迁往中心村建房农户仍要执行一户一宅建房政策,必须与原居住村签订旧屋拆除保证书。4、可以探索村与村之间集体土地置换方式来解决农民建房用地问题。         
   (常山县辉埠镇)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