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五项举措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信 息 简 报
 
第27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8月22日
 
目    录
 
贯彻落实
市质监局五项举措推进城乡一体化
工作交流
市高新园区从三方面入手做好农村信访工作
开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做到“四到位”
常山抓紧抓好市“科工会”筹备工作
江山构建“四大网络”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问题建议
村级换届后非公企业急于成立党支部的三种心态亟待重视
 
 
市质监局五项举措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编制农业标准化五年建设规划,抓好现有3个国家级和69个省级农业标准的实施与修订,全面提升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水平。二是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加快柑桔(胡柚)、畜禽、食用菌等农产品的省市级检测机构(项目)建设,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三是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按照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配送平台等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四是加强农村公共安全监管。强化农村作坊式等食品生产加工点的日常监督,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以农村“土锅炉” 整治、乡村学校锅炉以及人口密集区等场所为重点,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五是开展特种技能培训。开展特种设备技术工种的技能培训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员的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市质监局)
 
市高新园区从三方面入手做好农村信访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成立信访考核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干部信访工作考核责任制的通知》,对信访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把责任落实到处室。二是制定预案,完善机制。制定《高新园区信访应急预案》,规范群访预警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劝解劝返联动机制、责任奖罚追究机制,做好排查、调解、劝返等工作。三是突出重点,确保稳定。以下卢村、吕宅村为重点,园区管委会和街道共同成立工作组,深入调查核实,把问题解决在源头、解决在当地。
(市高新园区)
 
开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做到“四到位”    一是工作程序到位。排出区划调整工作时间表,制发工作程序流程图,明确各工作环节具体要求。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部门领导组成工作组,具体负责行政区划调整中有关工作的衔接、指导和协调,确保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顺利实施。二是人员交接到位。在乡镇区划调整期间,除乡镇班子成员由组织调配外,其他干部采取先接收后分流的办法,不在区划调整的期间调动干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按调整后的乡镇接收干部,并在被调整乡镇设立临时工作机构进行过渡,保证人员顺利交接。三是清产核资到位。成立资产处置工作组,全面负责清产核资工作,对乡镇财产及债权债务实行逐一登记造册。在乡镇有资产的部门,必须制定资产处理移交具体办法,积极配合做好资产移交工作。四是档案资料移交到位。拟调整乡镇所有档案资料清理归档后,交县档案资料组验收处置,严防私自涂改、抽取、伪造或者销毁档案。计划生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档案资料,由相关部门与乡镇按规定进行清理交接。  
(开化县委办)
 
常山抓紧抓好市“科工会”筹备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建立参加衢州市工业科企合作洽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参加“科工会”各项准备工作,并明确县科技局、经贸局、工商局等部门的责任分工。二是政策支持,鼓励参会。组织参加市科工会部分费用由县财政列支。对在本次市科工会上签约的项目,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明年国家、省、市科技项目。三是征集需求,对接项目。组织各类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项目,进行分类汇总,并重视难题反馈信息的跟踪与服务,组织有关企业与项目对口高校院所进行项目对接,努力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
(常山县委办)
 江山构建“四大网络”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一是交通主骨架网络。以黄衢南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投资50亿,构建以黄衢南高速公路为主脉、五条区域干线为骨架、九条通乡道路为支脉的“一脉五通九连”交通主骨架网。二是通村公路网络。推进百村硬化工程,全面完成186公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全市通村公路硬化率达77.9%,等级公路通村率达91.4%,初步形成“村村相通”的通村公路网。三是城乡客运网络。制订《江山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加快长台、廿八都等客运站场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班车到村通达率,年内争取达87%。减免农村客运班车公路有关规费,加大农村班车进城密度和公交客车下乡深度,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四是高效物流网络。鼓励货运企业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形式,扩大经营范围,延伸服务领域,提高运输效率。
(江山市委办)
村级换届后非公企业急于成立党支部的三种心态亟待重视    据龙游县委组织部反映,自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结束后,要求成立党支部的非公企业异常增多,短短一个月内,已接到7个非公企业的申请,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数量。据初步了解,产生该现象主要有三种心态:一是“参政”心态。当前非公企业主作为农村先富群体参与村两委主职竞争的人数大量增加,参政意识较为强烈。企业主认为成立党支部可以为自己以后参与“村官”竞选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渗透”心态。部分的企业主认为,企业成立党支部后,在发展党员方面可以发挥个人影响力,进而影响本地的“村官”竞选甚至重大村务决策,间接实现自己个人的政治诉求。三是“转选”心态。今年龙游县的换届选举中,有42名经商办企业的“经济能人”在竞争村委会主任一职中落选,他们就把竞选的目标由村委会主任转向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企业成立党支部后,可以为自己今后竞选村党支部书记奠定基础。
(龙游县委办)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