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报第21期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信 息 简 报

第21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nb sp;       2003年6月28日

 

目    录

 

领导批示

市委常委、秘书长徐宇宁要求从三方面进一步做好信息编报工作

工作交流

衢江开展十项重点整治着力打造“平安衢江”

开化打造四大基地接轨长三角

江山构筑三大平台促进效能建设

柯城依托信息技术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问题建议

基层反映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呈上升趋势

   

 

市委常委、秘书长徐宇宁要求从三方面进一步做好信息编报工作    6月25日,市委常委、秘书长徐宇宁在和信息处同志座谈时,对进一步做好信息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增强信息意识。信息工作十分重要,每向上级党委报送一条信息就是向上级党委汇报一次工作。党委办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都要增强这种意识,更好地发挥党委办信息主渠道作用。要及时将衢州贯彻落实省委重大决策和部署的举措上报给省委,同时将衢州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特色性工作及时向省委汇报,让省委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衢州的工作情况。二要选准角度。做好信息编报工作,选准角度至关重要。一项工作有价值、有特色,如果编报信息的角度选不准,也难以被采用。近日,市委办上报的信息《衢州落实“三三制”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角度就选得准,突出了市委抓机关效能建设的亮点。搞信息工作的同志要经常对上报的信息,特别是被采用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选准角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既要反映全面情况,又要有所侧重,在特色上动脑筋、在亮点上做文章。三是精心提炼。平铺直叙、拖泥带水的信息缺乏眼球效应,很难吸引人的注意力。做好信息工作,在文字上也要下大功夫,文字要洗练,标题要抢眼。要善于总结、善于提炼,把本地的创新性工作、工作的关键环节拎出来,通过归纳、提升提高信息编报的质量。

 

衢江开展十项重点整治着力打造“平安衢江”    召开区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平安衢江”建设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提出重点抓好十项整治工作打造“平安衢江”。一是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在调查核实、摸清底子情况下,研究出台政策,采取“疏、堵”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对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违法建筑进行整治。二是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开展以“摸清外来人口底数,布严防范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健全暂住人口管理工作机制和网络。三是开展机动车和“三小”企业专项整治。对无牌、脱检机动车和无证驾驶进行排查、登记,并到各乡镇进行上牌、补检和驾驶培训;同时,对小矿山的“一证多点”和采掘施工安全规范、小化工的危化企业安全评估、小造纸的污水达标排放等进行检查并限期整改,对整改无望的企业坚决依法关停。四是集中处理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对因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五是做好山区竹料腌塘平毁后续工作。鼓励竹农多留新竹,加快竹林更新,帮助山区农民改变生产方式,提升竹加工业;同时,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六是强化对非河道毁土取沙的整治。制订规划,确定非河道采沙区域,制定相应管理办法,规范非河道采沙。七是开展殡葬改革专项整治。整治工作重点是完善公益性墓地规划,清理违规墓葬,落实好生态墓地。八是整治无序上访。加强信访工作力度,做好《浙江省信访条例》的宣传,使信访人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引导有序信访。九是加强改制单位稳定工作。帮助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和改制以后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争取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十是开展企业税收专项稽查。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全面清查,依法查处企业偷漏税。

 (衢江区委办)

 

开化打造四大基地接轨长三角  一是绿色农产品基地。加强与上海市农委、园林局及有关协会的联系,特别是加强与上海市大型超市、农产品市场的联系合作,吸引长三角企业到开化建立园林花卉基地与绿色农产品基地;同时,通过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形式,打响生态品牌,促使更多的绿色农产品打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市场。  二是优质劳务输出基地。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杭州、昆山等产业密集城市的劳务协作关系,积极承接劳务订单,组织劳务组团输出。三是制造业加工基地。滚动推出80个制造业加工招商项目,通过开展驻点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等形式,主动接受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辐射和转移。四是生态旅游休闲基地。主动把开化旅游纳入大上海旅游网络,积极开展旅游促销活动, 计划11月份在上海举办开化旅游大型宣传活动,通过组织上海旅行社来开化踩线、上海大学生来开化考察、上海市民到开化旅游观光、上海媒体记者来开化采风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开化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

            &nb sp;    (开化县委办)

 

江山构筑三大平台促进效能建设  一是建立“网上对话”平台。通过政府部门与市民网上互动交流,在沟通与对话中听民声、解民意、办实事,推进部门依法行政;目前,进入对话平台的部门已有16个,有1000多人次上网参与对话,协商落实相关事项1923件。二是建立“阳光作业”平台。全市各乡镇均建立了乡镇招投标平台,实行 “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模式;同时推行项目村民公决制和项目质量终端评估制,强化对招投标行为的全程监督。三是建立“廉政服务”平台。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市行政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制、服务承诺制、代理服务制、窗口星级制、限时办结制,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政府超市”。

(江山市委办)

 

柯城依托信息技术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建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投入20多万元开发街道管理系统软件,包括社区资源信息库、计划生育管理档案库、社区人口档案库、民政事务档案库、电子地图、法律法规等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实施街道网站和内部局域网建设工程,开设社区党建、精神文明、政务公开、社会治安、社区服务、劳动就业、经济建设、实践探索等网上栏目,完成社区与街道、社区与社区间的“居居通”局域网互通。同时,依托街、居网络平台,实现街、居信息资源共享和网上办公一体化。

      (柯城区委办)

 

龙游湖镇建立村民约谈会制度    约谈会由村党组织负责人主持召开,农村工作指导员、村两委成员等有关人员参加,定期约请村民共同商讨村务管理,并征询意见和建议。参加约谈的村民由约谈的具体内容确定,约谈人数 一般不少于10人。约谈内容包括村民对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的意见,对现职村干部工作的建议,村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相应的措施办法,村务财务管理中的其他问题及建议要求等。村民约谈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遇有重大的、突发性、敏感性问题或村民反映强烈的事项,可随时召开。对村民约谈会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村两委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落实具体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 龙游县委组织部)

 

基层反映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呈上升趋势   据悉,最近市区一家服装厂拖欠民工工资3万元,“五.一”期间厂家竟将服装厂搬迁到外县,拖欠民工工资难以追回。去年以来,柯城区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个私企业尤其是建筑、服装、餐饮业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仍然突出,并呈上升趋势。今年1月至5月,柯城区已处理因拖欠民工工资而引发的投诉及信访76起,涉及 595人,涉及金额78.92万元,其中1万元以上49起、5万元以上3起,涉及行业有制造业2起、餐饮业10起、服装业5起、建筑业37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诉件数呈上升趋势。

            &nb sp;              ;       (柯城区委办)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