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信 息 简 报
增刊第17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4年12月20日
编者按:近年来,开化县加强外出务工人员权益维护工作,在义乌市等地与当地政府携手设立联合维权站,取得良好成效,得到了中央、省委领导的肯定。现将开化县这一做法与经验予以刊发,供学习借鉴。
开化创新机制维护外出务工人员权益
开化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劳务收入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每年有8万余人外出务工,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开化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义乌、杭州、温州等地。随着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外出务工人员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2002年以来,开化县在义乌、诸暨、慈溪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了4个联合维权站,开展了一系列维权工作。
一、开展联合维权的动因
2002年,开化县领导在走访慰问外出务工人员时,了解到外出务工人员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因受各种条件限制,往往没能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而是通过民间手段来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成功率低,而且操作不正规,极易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开化县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及时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依托两地工会组织开展联合维权活动是一条可行之路。这一建议得到了义乌市政府的赞同。2002年10月11日,开化、义乌两县(市)在义乌正式成立了首个联合维权站。
二、联合维权的主要做法
1、健全组织机构。在务工地建立两地总工会联合维权工作站,与当地总工会职工维权中心(维权协会)合署办公。联合站站长、副站长分别由两地工会副主席担任,开化县总工会法律顾问室与务工地职工维权中心(维权协会)工作人员为联合维权站工作人员。同时在务工地和本县总工会专门开通两个维权热线电话,实行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两地财政设立了维权专项工作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2、明确维权职责。联合维权工作由务工地职工维权协会与开化县总工会法律顾问室共同承担。一是制作发放宣传资料。由开化方制作“维权卡”等维权宣传小册子,免费发放到每一位外出务工人员手中。二是受理投诉案件。外出务工人员到联合维权站投诉时,只需出示“维权卡”,就会有专人将具体情况予以详细登记。根据不同的投诉案件,选派相应的法律援助律师免费为投诉人提供帮助。三是开展法律法规培训。联合维权站组织外出务工人员不定期开展《劳动法》及相关法律培训,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四是帮助签订劳动合同。维权站积极指导帮助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使合同既符合法律法规,又符合企业实际,减少纠纷的发生。五是建立特聘员调解制。在务工地吸纳一些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乐于助人的外出务工人员,为联合维权站的特聘员。凡争议双方当事人都是开化籍同乡的,安排特聘人员主持调解。六是开通“12333”县劳动保障公益服务电话举报投诉系统。实行案件限时办结制,规定自受到外出务工人员的有关举报投诉起,7个工作日内必须办结举报投诉案件。
3、开展协作维权。联合维权站的运行,主要依托务工地总工会原有的维权网络,开化县总工会派法律援助律师参与维权。联合维权站实行优先受理、专门登记、重点调处、单独统计,为外出务工人员调处劳资纠纷,免费代理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案件等。开化县总工会接到外出务工人员投诉时,可直接委托联合维权站调处。遇有重大案件,第一时间调派精兵强将赶赴务工地开展维权工作。并在务工地多次召开务工人员代表座谈会,全面了解联合维权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开展联合维权的主要意义及成效
1、联合维权活动的开展,有效保护了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两年来,各联合维权站共受理各类投诉案件64起,涉及外出务工人员956人,其中免费代理劳动争议仲裁3起,免费代理诉讼9起,涉及务工人员203人,共为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285万元。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得到了维护,同时减少了社会纠纷,促进了社会稳定。据统计,2001年开化籍在义乌务工人员因劳动争议、合同纠纷、拖欠工资等问题,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406件,2002年下降到320件,2003年下降到180件,今年至今只有86件。
2、联合维权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外出务工人员和当地企业主法律素质的提高。联合维权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开展普法宣传的过程。通过发放“维权卡”,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 、咨询和培训,丰富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知识,增强了他们的法制意识,使他们能够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变被动维权为主动维权。同时联合维权活动的开展,也提高了当地企业主法律素质和意识。
3、联合维权活动的开展,促进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相互交流和融合。联合维权活动,既使外出务工人员能安心在外就业、创业,也为务工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展维权活动的过程中,两地党政机关和相关部门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促进了沟通交流和相互协作,增进了经贸往来,为深入实施“山海协作”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动了两地文化、思想、理念等方面的交汇融合。
(开化县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