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简 报
第38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4年12月16日
目 录
热点追述
衢江采取四项措施做好柑桔运销工作
工作交流
常山积极打造生态型“千万吨水泥生产基地”
市教育局实行“三倾斜”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市交通局大力实施“廉政保障工程”
市农业局从四方面入手建设“绿色安全农业”
社情民意
当前农村老年人赡养存在四方面问题
农民因征地款发放管理问题上访增多
情况反映
当前三大因素影响茶叶产业化经营
衢江采取四项措施做好柑桔运销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各种媒体以及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广泛宣传柑桔销售形势,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适时销售。二是加强信息指导。定期与国内各主销区水果批发市场联系,了解销售地市场信息,利用农技110网络,及时采集和发布柑桔市场信息。三是加强生产指导。指导果农做好果园后期管理,指导果农分级、分批采摘,加大柑桔保鲜剂市场管理力度,引导桔农加强包装,严格按标准进行单果包装。四是提高服务水平。会同衢州车务段向杭州分局争取运力支持;做好市场调查,帮助柑桔包装物生产厂家制定好生产规划;全区增设24个植检点,各植检点实行24小时服务,区植检站实行值班制度,确保植检工作及时顺畅。
(衢江区委办)
常山积极打造生态型“千万吨水泥生产基地” 一是对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小石灰、小水泥、小矿山限期整改和关闭,淘汰一批水泥机立窑生产线,该县已关闭150多家“五小”企业。二是加大“复垦还绿”力度,按照“谁开采、谁复垦”的原则开展“复垦还绿”,全县矿山复垦还绿率达95%以上。三是加快建材工业园区建设,增强政策性导向资金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对“三废”实行封闭循环利用,提高产业的规模效应。四是加快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实现全程信息化控制和尾气综合利用,每年可消化石煤废渣近500万吨,今年水泥年产量将达到1200万吨。
(常山县委办)
市教育局实行“三倾斜”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一是待遇倾斜。落实同城待遇工资,按照高于市区中小学校20%的比例,发放农村中小学教师考核奖,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考核奖到位80%,比市区中小学校高出30%。二是选调倾斜。凡农村教师进城选调,对于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得荣誉的教师给予优先考虑,双教工工龄年限可合并计算,纳入选调测评。三是职评倾斜。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名额分配系数平均高于市区教师,以此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市教育局)
市交通局大力实施“廉政保障工程” 一是加强担保、借款管理。禁止局机关、各事业单位以任何理由对系统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或借款;事业单位在系统内的担保和借款,必须报批;国有企业(含控股)因业务需要的担保和借款,按规定程序办理。二是加强大额支出、资产管理。一次性非经常性费用(5万元以上)支出,须由所在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报市局审批;大额固定资产(10万元以上)的购建、处置,须经市局同意,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购建、处置。三是加强财务、帐户管理。财务人员不得擅自转存资金,如需转存须经主要领导同意,并及时取得转存凭据和做好对帐工作。银行印鉴、支票应按照财务制度要求保管,各单位原则上只能开一个基本户和一个辅助户。
(市交通局)
市农业局从四方面入手建设“绿色安全农业” 一是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制订了衢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检疫总体规划,力争到2007年,全市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农产品监督检测体系、农产品认证准入体系基本完善,主要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要求。二是抓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种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推行低毒高效农药,控制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0多个,面积100多万亩。三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形成市检测中心、县检测站、龙头企业基地检测点的检测体系。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不定期对农产品基地、农贸市场进行抽检。四是开展“绿剑”打假保安全行动。开展综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经营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以及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种子、农机等行为。
(市农业局)
当前农村老年人赡养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子女不赡养现象突出。子女不赡养老年人的情况较突出,主要原因有:家庭矛盾未得到及时解决而不赡养;女儿户家庭或女儿出嫁,因农村习俗而不赡养;家庭经济困难不愿意赡养。二是赡养费用偏低。如江山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全年人均960元,而85.2%的子女付给老年人的赡养费低于这个标准。三是养老、敬老意识不强。大部分老年人未与子女签定赡养协议书,而老年人自己对赡养协议书的签定与否也抱无所谓态度;子女敬老意识欠缺,一般不会自觉与父母签定赡养协议书。四是机构不健全。江山市农村村级老年人协会有186个,仅占行政村总数的33%。有的协会建立不规范,没有章程和工作程序,工作任务不明确,没有经费保障。
(江山市委办)
农民因征地款发放管理问题上访增多 一是层层截留。乡村两级以发展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为由,层层截留土地补偿费,使本来不多的补偿费到农民手中大打折扣。二是村规民约不公。一些村规民约规定出嫁女、招婿、就读大中专院校户口迁出户、外来户等不得参与分配征地款,限制或剥夺了村民的平等分配权。三是管理支配不明。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大部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缺乏公开性、透明度,有些村干部甚至挪用、侵吞、私分征地款。四是司法救济不足。由于我国对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分配环节的立法严重滞后,各地的指导性文件不规范、不统一。当农民因土地补偿费诉诸法律时,法院往往认为不属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围。以上因素,导致农村因土地征用补偿费发放管理问题上访逐年递增,部分当事人往返于法院和行政机关之间,长年上访不休。
(柯城区委办)
当前三大问题影响茶叶产业化经营 一是茶叶制作缺乏规范化标准。多数茶场茶叶制作缺乏规范化标准,食品安全意识差,习惯采用传统炒制方法。部分茶叶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加工、储运环节的卫生条件差,茶叶容易受到二次污染。二是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虽然涌现了“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等产业化经营组织,但多数还是以茶农家庭经营为主,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三是以茶叶为原料的深度开发几近空白。发展茶叶深加工,能够缓解茶叶的销售压力,增加茶叶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而目前茶叶加工制作仅停留在“喝”的层面上,在吃、用、穿、住等方面涉及较少。
(开化县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