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简 报
增刊 第2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nb sp; 2004年1月17日
双拥创建结硕果 军民共建树丰碑
在1月8日召开的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上,衢州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我市连续两届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后,获得的又一殊荣。近三年来,全市党政军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军地互动、群众参与,推动双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促进了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一、坚持“三个强化”,不断加强双拥创建的组织领导
(一)强化领导。成立由市委书记挂帅、军地35个部门“一把手”参加的双拥领导小组。建立并实施“六纳入、六统一”的双拥工作机制:即把双拥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纳入领导政绩评价体系,统一考核;纳入办事范畴,统一安排;纳入财政预算,统一计划;纳入全民教育,统一组织;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实施。从市、县到乡、村,健全了双拥工作网络。
(二)强化职责。在全省首创县(市、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述职报告制度,述职围绕履行双拥工作职责进行,并组织面对面评议。市双拥领导小组根据总体部署,把双拥工作细化成具体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三)强化宣传教育。在广播、电视、报纸、政务网开辟双拥专栏、专题和网站,增设户外固定双拥宣传牌,确定每年7月为双拥宣传月,营造了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召开千人大会,市委书记作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动员报告,邀请范匡夫、许光锋等先进典型回乡介绍经验。开展了80个双拥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去年以来,中央电视台共播出衢州双拥工作专题片2 部,新闻13条。
二、突出“三不影响”、“三个优先”,全面落实拥军优属政策
(一)坚持“三不影响”。始终坚持“不影响国防建设、不影响军事斗争准备、不影响部队利益”的原则,正确处理驻衢空军飞行训练、战场建设与城市发展、居民生活和机关办公等矛盾。为支持空军部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市里承担巨大财政压力,主动规划城市西移9.6平方公里,市行政中心整体搬迁,需增加投资30多亿元。每年都挤出财政收入的3%,用于支持驻军训练和建设。
(二)落实“三个优先”。按照“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切实帮助解决部队困难。近三年来,先后出台了20个拥军新政策,修改完善了8项制度,实现了日常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如对军嫂安置采取免费培训职业技能,优先推荐就业、发放生活补助和办理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政策措施。仅2002年,市政府就一次性腾出111个岗位(其中事业单位23个)安置军嫂就业。军嫂安置的做法受到南京军区肯定并予以推广。对驻军子女入学采取特殊政策,对团以上干部和飞行员子女上重点高中加20分。
三、开展“三个走进”,不断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
(一)走进社区。实行共建点位联网、思想教育联做、公益卫生联管、优质服务联抓、社会治安联防和社区文化联兴的“六联”创建机制,实现了社区双拥共建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发展。依托文明示范街理事会和军民共建对子,深入开展社区军民共建活动,创办“彩色周末文化广场”。近三年来,共举行文化广场文艺演出400余场,观众达50余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的深入开展,“彩色周末文化广场”被评为省文化艺术广场活动金奖。以“爱心献功臣行动”为载体,解决优抚对象后顾之忧。全市共结对534户,为6646名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免费体检、义务劳动、困难补助、房屋翻修等服务。市卫生局还对7类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两免三减半四优先”的优惠就医政策。
(二)走进军营。广泛开展群众性拥军慰问活动。每逢“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市各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驻军。发动个私企业以及街道、厂矿、村居等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广泛开展“为军人献爱心,为国防作贡献”活动。巨化集团公司、市农行与空军建立“情系蓝天、共筑长城”专项奖励基金,先后奖励4个基层单位、473名官兵。市教育局主动帮助驻衢官兵补习文化,使629名战士取得高中毕业证书,87名战士考上军校,973名官兵学会微机操作。市农技专家还长期担任驻军农事顾问,帮助驻衢部队发展了10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普农家电有限公司、上洋茶机厂等10家个私企业,向驻衢部队赠送了价值近百万元的彩电、电脑、空调、书籍等慰问品。
(三)走进校园。以全市11所国防教育实验学校为样板,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国防教育课程,落实中小学国防教育书架工程,广泛开展学生军训活动,积极开展国防教育读书和双拥知识竞赛活动,扩大了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的影响力。
四、围绕“三个文明”,扎实做好拥政爱民工作
(一)文明建设走在前。近三年,驻衢部队支援地方社会公益建设项目22个,出动官兵5万余人次,参加文明创建活动200多次。与市公路管理处开展的军民共建文明样板路被交通部评为“全国文明样板路”。驻衢官兵与12家福利院、敬老院结对帮扶,帮助解决其生活、医疗等困难。组织为优抚对象巡回义诊,为特困户捐衣捐被并捐款12.6余万元,为希望工程捐款助学118人。驻衢部队严格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几年来,未发生任何军地军民矛盾纠纷,树立了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二)急难险重显本色。在完成抗击“非典”、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山林灭火等急难险重任务方面,驻衢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几年来,共参加抗洪抢险42次,出动官兵9600余人次,扑灭山林火灾131次,抢救国家、群众财产400余万元。尤其是去年柯城、衢江区发生“8?15”特大洪灾后,市军分区组织广大官兵,连续奋战七昼夜,抢运救灾物资8万吨,修复水毁道路4.5公里,抢救转移群众900多人。
(三)维护稳定当卫士。驻衢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勤联防机制,派出官兵参与地方重大活动的执勤巡逻。近三年来,配合地方重大活动10次,平息突发事件5起,查获犯罪嫌疑人103人,查扣各类违规车辆209辆,为营造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做出了贡献。
(市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