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渠”边品乡愁——“河塘阅色”看乡村环境新变之二十六

发布时间: 2017.02.03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 葛志军 报道组 徐祝安

  ●档案

  名称:西渠

  长度:2.5公里

  位置:开化县城,北起龙潭公园至南湖路口

  ●见闻

  以前去开化,只听说过西渠,却从未听人说起“女人渠”。最近几次去开化,很少有人提西渠,倒有不少人推荐我去看看那条牵动几代开化人乡愁的“女人渠”。

  西渠即“女人渠”。朋友相告,以前西渠有些脏乱,不好意思推荐,如今整治一新,已成了“开化的丽江”,值得一看。

  选择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好好逛了下这条传说中的“女人渠”。

  西渠建于何时,已无确切资料可查,但据开阳镇《宋氏宗谱》记载:“宋高宗南渡时,宋用振(行二)始迁开化,居西屏之前,西涧之上”,可见西渠应建成于南宋迁都临安之前,为开化县古八景之一,拦马金溪水自北向南穿城而过,经南湖注入芹江。“一直以来居民在西渠边的埠头上洗衣、淘米、嬉戏,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社会,西渠两侧埠头成了家庭主妇聚集的场所,‘女人渠’就是这么来的。”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相告。

  自龙潭公园水坝源头沿渠边小路顺流而下,每隔百来米就有一个埠头、一座桥,一种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据县住建局提供的资料,2.5公里溪流上共有30个埠头、26座小桥。“这些都是历史文化,不管怎么整治都不能丢。”县住建局工作人员说。

  在西渠边住了七十多年的市民张小旺说,渠边捣衣声声,渠中取水做饭,隔渠相望,谈天说地,儿时的记忆延续到现在已有了很大的改变。“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不敢用渠道里的水,源头活水到了这里掺进污水,脏得很,经过这几年的整治,以前那种‘女人渠’的感觉又回来了。”

  从源头往下,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水越往下流,渠边人口越密集,但渠水却越清澈,站在桥上往下看,可以看见野生鱼群欢快地逆流而上。县住建局的专业人员解释说,随着溪水往下流,水中泥沙逐渐沉入渠底,而经过前几年的截污纳管,两岸生活污水应纳尽纳,彻底改变了污水直排的不良习惯,全县域推广无磷洗衣粉,堵住了污染源,解决了富营养化问题,渠水自然就干净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水渠中除了出现大量的野生鱼群,还经常可在渠底看到野生甲鱼在爬行。

  西渠两岸全用石头自然垒砌而成,岁月的流逝和溪水的冲刷,黝黑中透出亮光,高处长满了厚厚的青苔,石缝中三三两两地斜长着冬青树、鸡爪李树。住建局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珍贵的历史遗存,原生态、又好看,舍不得破坏,整条西渠全按这种风格改造整治。

  根据规划,西渠自然景观改造提升后,还将结合“三改一拆”,规划整合两岸的空间资源,引入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新业态,到那时,“女人渠”又将是另一番情调。

  一条穿过闹市区的溪流能保持如此清澈,旧渠老屋斜阳,小桥流水人家,如此美景,浓浓乡愁,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点评治污水造新景自然是创新之举,但如果能借治水而让原有的人文历史得以更好地还原呈现,同样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开化县西渠整治的做法,就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将自然与人文完美地结合起来,有特色地回答了“五水共治”中普遍存在的“怎么治”“治成啥样”“如何保持”等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