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源村位于浙江省龙游县北部石佛乡境内,距县城28公里。北倚千里岗山脉余脉,南接金衢盆地,村内住户基本为翁姓和叶姓,自北宋末年至南宋咸淳六年始迁居于此。
三门源村三面环山,山涧溪流自北向南穿村而过,环境恬静秀美。建筑沿溪两岸依山势而筑,卵石巷道,粉墙黛瓦,高低的马头墙错落有致,溪水淙淙,拱桥倒映,一幅恬静山村景色。该村基本完好地保存了原有布局和结构,除村口新建房屋及溪东沿街改拆建部分古建外,村中 80%仍为明清建筑,现存明清古建60余幢,还有极少量民国建筑,古村落面积约为 43750平方米。
村内传统建筑形式多样,功能齐全,装饰豪华,木雕精湛,内容丰富多彩。尤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氏建筑群为代表,是江南地区保存十分完整的砖雕门楼建筑,该建筑建于清乾隆晚期,砖雕门楼雕饰镶嵌,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其中嵌有二十三块地方婺剧戏曲砖雕,美伦美奂,堪称我国古代地方戏曲活化石。此外传统重要建筑还有翁氏宗祠、叶氏宗祠、明代楼上厅结构楼等。村内古民居多为三间两搭厢楼屋,马头墙,墙多为青砖砌筑,建筑间一般采用过街楼相连接。
三门源距龙游县城二十五公里。三门源旧称杏花村,三面环山,山涧小溪穿村而过。村人为防盗匪,就在村口筑一道城墙,东、西、中各开一道山门,山门之下一溪碧水涓涓流过。后来。“杏花村”也就得名“三门源”。村中古木参天,云雾缭绕,几百户人家世居在这“世外桃源”之境。一提到起桃花源,就会想起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似乎就要看到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奇景。领略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田园风光。体验到“便要还家,皆设酒杀鸡作食”的纯朴民风和热情款待。
这个小镇目前尚未完全开发,因此交通不是很方便,但也让她保留了不少原始的状态。
三门源是位于龙游县的石佛乡境内,北面背靠着白佛岩,这座小镇差不多是三面环山,只有南面是大片的农田,其间有一条公路连接着村口与外界,下洪过来的中巴就停在村口的。
走进村口不久就能看见一条小溪贯穿全村。我去的时候是冬天,因此水很少,但是从两岸的宽度和高度看在丰水季节水流还是相当大的。溪里有许多鸭子在吵吵闹闹地觅食,岸边则有几条懒洋洋的黄狗打着瞌睡,其后是很多未经粉饰的旧宅一幢幢地紧挨着。一样的白墙黑瓦,有些还带者高高的风火墙,只是在岁月的流逝中每幢房屋的墙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班驳。村里除了沿溪的水泥路外,都是是高高低低的石子路。
三门源的主要看点是叶氏老宅,是清代中晚期徽派建筑的精品,据说原来是5座,但是现在只剩3座了,里面还有几户人家住着。老宅的围墙外有个池塘,能够映出“芝兰入座”和“荆花永茂”两座正门。这是当地最豪华的宅院了,和之前沿溪所见的普通民居相比,这里显得楼高巷深,气势宏大。尤其几座正门上的砖雕,极为精致,有介绍说每块砖雕都是一出徽戏。
村里还有些其他的小景点,比如叶氏祠堂,但都比较一般。整个三门源村不大,走走看看一圈只要个把小时。
村后的白佛岩山上有瀑布,听村民说夏天时瀑布可好看了,不过爬上山需要三四小时。
出来是在村口的一堵墙上以外发现导游图,上面所列景点甚多,还画有到白佛岩瀑布的索道。打听之下原来这里打算开发成旅游区了,那么多景点和索道都是在建中,今后村庄和后面的白佛岩将作为一个整体景区,自然将来是要收费的。看来这里的原始纯朴也保存不了多久了。不过那时应该在交通住宿方面都比现在方便。
交通:龙游长途汽车站坐到下洪的中巴,车费6元,坐到站。这车大概20分钟左右一班,也到龙游汽车北站停一会儿。下洪是终点站,下车就在原地等。其实到三门源也是这路中巴,但可能是由于到那里的人少,要隔几趟车才开一次到三门源,车费1元。实际从龙游到三门源的车程大约45分钟,但是中间换车等候时间较长。
自驾车去的话,从龙游高速出口下,走往建徳方向去的320国道,再拐入701跑道,往石佛乡方向的县道,到下洪再下去就是三门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