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坎坷的大灵山殿

发布时间: 2016.11.02   来源:超级管理员

在江山城东面约5公里处,双塔街道召石村与清湖镇前村村交界处,有一座大灵山,山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寺院,人称大灵山殿。此殿前有鼓楼,后有钟楼,晨钟暮鼓日日余音绕梁,在唐代时就香火鼎盛,四方香客往来络绎不绝。

 

据资料显示,大灵山殿建于唐代初年。相传,一位高僧云游于此,见此地山形独特,颇有灵气。他当即决定云游化缘,了却心愿。

  从此,这位高僧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四处化缘募款。仅3年时间,高僧就凑足了建一座气势恢宏大殿的巨资。

  可是,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其它材料均可就近就地解决,唯木材一项遇上了难题。因为此山周围只有杂柴、茅草,木材要到20里外的清湖码头去买。路那么远,又是山高路陡,购来的木头怎样才能搬运到山上呢?

  为此,高僧整天长吁短叹愁眉不展。一日,就在他独自唉声叹气之时,恰巧前来赶集的毛灵公注意到了他。毛灵公得知高僧为木材运输伤透脑筋后,哈哈大笑着打包票说:“三天后,你带着木匠、帮工,到佛殿东北角泉水井里取就是了。”

  高僧将信将疑,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那时的清湖码头繁华热闹,三省闻名,不仅南北百货、水产山货在这里运转,就是木材毛竹也在这里扎排放行。毛灵公选了一家信誉好的竹木行。老板对毛灵公的能耐颇不相信,就与毛灵公打起赌来,称如果毛灵公能将江面上的木材运达山上,就分文不收。只见毛灵公挽起裤脚站上木排,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工夫,江面上的二三十排木材纷纷没入水底,消失得无影无踪。

  竹木行老板此时才知道遇上了高人。毛灵公掏出一大包银两递了过去。竹木行老板打开一数,正好是购买木材的全款。

  三天后,高僧带着木匠、帮工来到泉水井旁,发现果真一根根木头从井里冒了出来。不一会儿工夫,所需的木料便堆成小山了。待木头冒到了第170根时,木匠师傅说够了,话音刚落,第171根木头正好冒出尺许高。可工程做到最后,师傅却发现缺了一根三部柱木料,而井里的木材又上不来了。毛灵公见对方一脸窘态,就说:“解决的办法还是有的,只需把这根三部柱锯开一分为二,两边用过杆梁一骑。为了对称,把下堂的三部柱也用这种做法,剩下的一根柱料,正好可以做一根大门的竖杠和小门杠。”对方一听,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高僧为感谢毛灵公的鼎力相助,遂把这座寺院命名为“大灵山殿”。

资料图片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