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清湖:曾在抗战时期建立浙江首家水泥厂

发布时间: 2016.07.12   来源:超级管理员

编者按:浙江是全国的水泥大省,散装水泥居全国领先地位,但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前,浙江全省一家水泥厂都没有。

  浙江省最早的一家水泥厂,是建在江山市清湖镇的“浙江省水泥厂”。它应抗战而生,也被毁于战火之中。今年是“七七事变”79周年,我们编发此文,以记忆这家曾经发挥重大作用的水泥厂。

  浙江省水泥厂立窑旧址,位于江山市清湖镇水碓坞。

  兴建背景

  水泥是国防建筑的必需品。民国时期,中国的水泥厂几乎全部集中在上海、龙潭、广州、唐山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像浙江这样的省份,根本没有水泥厂,所用的水泥多数是从上海运来的。抗战爆发后,国防上需用水泥很多,而过去的各大水泥厂,又都沦陷了。浙江全省所需水泥很难买到,导致价格不断上涨,战前几元一筒的水泥到战后需花费五六百元才能购得。

  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黄绍竑非常关注水泥问题,意欲在浙江省建造水泥厂以满足国防建筑所需,遂向工业技术人员请教如何制造水泥,得到答复:“并非不会制造,而是没有大动力和大机器。”而大动力和大机器问题,在战时中国确实是难以解决的困难。

  黄绍竑并未放弃。从1939年开始,他亲自查阅大量书籍了解水泥历史演进及近代水泥最新式制造方法等,画图研究各种制造水泥设备,并与很多实业家探讨分析。最后,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解决了这两大难题——一是用数千年老祖宗所习用的老法,先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用水一泡就成粉了。这样比用大动力机械轧碎的还要细。二是用改良窑代替旋转锻烧炉,只要能够烧到1400摄氏度,也可以有同样功效。1940年春季,黄绍竑拨出专门科学研究经费着手试验制造水泥。年底,水泥试验成功。

  浙江省水泥厂筹备处编制表。

筹备建设

  水泥试验成功后,黄绍竑决定筹备建厂制造水泥,并开始四处寻找合适地址。水泥厂的地址,必须符合“三位一体”,即石灰石、粘土和煤炭三件东西要在厂址附近,至少要同时具备两件。如果这三件东西,都要从别处运来,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很不合算。

  1940年前后,黄绍竑先后6次赴江山市清湖镇考察,并与实业家朱琼炳洽谈创办水泥厂事宜。江山是抗日战争时浙江省的后方,清湖水陆交通便利,老虎山又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黄绍竑认为,清湖是浙江省制造水泥最有希望的地方。于是,浙江省第一家水泥厂厂址就定在清湖。

  1941年初,“浙江省水泥厂筹备处”成立。筹备处主任由省保安处副处长杨澍松少将兼任。杨澍松少将率保安司令部工程兵1营进驻清湖筹建“浙江水泥厂”,筹备处下设总务股、工程股、化验股,各股股长均为中校级别,有少校、上尉、中尉等官佐20余名,另有士兵、公役20余名。

  据档案中一份由杨澍松兼主任署名的浙江省水泥厂筹备处基金总概算表记载:浙江省水泥厂筹备基金共461050元。

  在浙江省水泥厂筹建过程中,江山县地方政府亦出力良多,现存档案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往来公函。其中一份江山县政府训令记载:“案准浙江省水泥厂筹备处于民国30年12月17日筹字第620号公函内开,查本处建筑厂屋仓库等房屋需用大批量竹木材料,以物价暴涨,采办不易,经合同签准兼司令黄准就产竹木之区以平价整山定购,以利工程进行……”

  收到浙江省水泥厂筹备处请江山县政府协助收购竹木等物资的公函后,江山县政府遂令江山港流域之二十七都峡口、淤头、礼贤、贺村、清湖、长台及赵家各乡镇,派员先行查封竹木山再协助筹备处人员办理评价收购事宜。

  江山县政府关于协助浙江省水泥厂筹备的训令。

  建成投产

  1941年底,浙江省水泥厂建成投产。其组织规程中明确写到,该厂为适应抗战建国所需设立,直属浙江全省保安司令办公厅主任,杨澍松少将任厂长处理全厂事务。建厂初始,有些专门人才觉得这种土洋结合的水泥厂非失败不可,不肯前来,就由朱琼炳任中校总务科长兼技术指导员,后又找到一位学化工的学生李振民做技术指导。

  “浙江省水泥厂”厂址设在清湖仙殿(溪南岸,镇东南方仙殿下),水泥立窑建于水碓坞(溪南岸,镇东公路桥下),借用清湖三大祠庙作仓库,其中成品仓库在宋家祠堂(溪南岸,下街西头),包装篾篓工场在周王庙(溪北岸,浮桥头村东北方),另外在江山礼贤还有一处仓库。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和设备周全的现代水泥厂很不一样的工厂,它没有专门的厂区,生产车间散布在清湖镇的溪两岸,成品仓库与镇上民居混杂。

  “浙江省水泥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水泥厂。其设备土洋综合,机械化和人工兼而有之,虽然简陋,但所产水泥品质优良,制成水泥哑铃吊上千斤石头而无损,获得使用者好评。当时,因日军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为配合美国轰炸日本行动,衢州飞机场正在日夜赶建,以供美军飞机降落。浙江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便被运往衢州飞机场作军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水泥厂生产最繁忙时员工近300人,仅勤工班、技工班就有226人。从一份员工花名册档案中可以惊奇地发现,这些员工除了浙江人以外,还有来自河北、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山西、湖北、陕西、福建等十几个省的。从这些档案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家水泥厂在当时的地位和担负的重任。

  战中夭折

  1942年夏,正当计划修建铁路,扩大水泥生产规模之时,日军发动浙赣战役,攻占衢州后分兵南下,一直打到仙霞关,清湖镇亦被占领。日军侵占清湖时,对于为衢州机场提供建材的水泥厂,自然不会放过——所有厂房被毁,立窑倒塌,水泥厂的球磨机、轧碎机、螺旋加煤器、柴油机等各种机械设备被日军抢运一空。原本尚存部分器材、仓库中部分物品及厂用大批杉木复被历史上少见的一场特大洪水冲洗殆尽,触目所见,一片埂地,水泥厂就此一蹶不振。

  70多年过去了,漫步在江山市清湖镇的大街小巷,浙江省水泥厂的立窑、仓库等部分遗址仍在。在几位耄耋老人的讲述下,依稀能想象出当年水泥生产繁忙时的古镇盛况。今天,水泥是江山工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江山曾被誉为“中国水泥之乡”,这对于早夭的“浙江省水泥厂”也算是一种慰藉吧。今天,在搞好水泥工业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绿水青山与蓝天白云,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