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记忆·传 说]这盏点了400多年的天灯

发布时间: 2016.05.10   来源:超级管理员

王文达

  衢州记忆·传说

  统筹:许彤 策划:沈庆文 执行:衢报传媒集团文艺副刊中心

  常山县新昌乡泰安村对坞自然村村口的凉亭廊桥边,有盏400多年历史的“天灯”。灯杆高约7米,灯盏可用活动绳索升降。400多年来,点灯的人一代接一代从来没有间断过。据点“天灯”的老人王牛你介绍说,“天灯”以前点桐油,后来点煤油,现在点菜油。

  “天灯”的由来多见的有两种版本,一说以前深山里野兽较多,点“天灯”可驱猛兽;另一说是可供照明,便于村民夜间走路。“天灯”制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成为山民们祈福、求平安的一种方式。

  笔者在对坞自然村《王氏家谱》中看到这样一段故事,详细记载说明了400多年前制“天灯”、点“天灯”的来龙去脉——

对坞自然村内的王氏宗祠。 资料图片

  留宿书生

  40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位姓徐名宇庭的书生,年方20,才俊俱全,从安徽宿州进京赶考。因家境贫寒,他只随身带了些盘缠、干粮,一路行走赶路路过泰川(今浙江常山县新昌乡泰安村对坞自然村)时,已夜幕降临。由于连日奔波,风餐露宿,他早已筋疲力尽。

  这时,一位叫董爱娥的村妇正从河道中用竹竿驱赶着5只鸭子上岸。她见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正在村庄路口徘徊不定,心思重重,顿生怜悯之意,上前招呼。书生便将离家进京赶考一事如实照答。少妇听后对书生说:“客官长途跋涉,未免身体劳累,如不嫌弃,今晚在寒舍留宿一晚如何?”

  书生见少妇心地善良,真心相留,况且确有倦意,也就未做推辞,躬身致谢,即与少妇入户进入堂中。次日,书生用完早餐后,即刻启程。道别时,书生说:“他日不管是否中举,必将登门致谢。”

  转眼3天过后,董爱娥在外地做生意的丈夫王元武回到家中。有好事者在王元武耳边吹风说,其妻趁他不在家,留宿生人。元武起初将信将疑,认为妻子生性善良,善解人意,自进门后两人一直感情深厚,不可能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但随着谣言四起,邻居总以一种轻视的眼光斜视着他,或在背后指指点点。

  于是,王元武在第7天的晚饭后关起大门,再也忍受不住,责备其妻并恶言相向。董爱娥本是温柔体贴、遵守妇道之人,哪能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开始时,她将该事和盘托出,认为丈夫能理解。但是此时的王元武却不进半句,火冒三丈、拳脚相加,把妻子打的鼻青脸肿。其妻感到绝望,觉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当晚便悬梁自尽了。

点了400多年的“天灯”。 资料图片

  点灯示后人

  话说书生徐宇庭离开泰川后,经过数月后终于到达京城,由于功底深厚,如愿中举。在主考官的推荐下,在朝廷得一文职。3年后,他骑马带随从返乡探望父母大人,途中自然不忘去泰川谢恩。这天正值中午时分,只见董爱娥家大门紧闭。当向乡亲说明来意后,乡亲即将3年前多发生的一幕和盘托出。

  徐宇庭顿觉天昏地暗,没想到当初一宿却无辜断送了村妇一命,让一个清清白白的年轻少妇含冤而去。悲痛之余,为了给她一个说法,便花钱雇用村里人在该村庄树起一木杆,顶端悬挂一盏桐油灯以示贞洁、清洁,并拿出些许银两,让村庄里的老人,每天傍晚时分在木杆顶端点上桐油灯,以示后人。

  自从徐宇庭离开后到如今的四百多年,村里一直沿袭这个习俗。此灯原称“清洁灯”,后改名“天灯”,寓意是清洁之灯,驱邪降魔。如今村里的王有福、王牛你、王有六等老人仍然每天轮流点灯。

  2011年的两场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洗着对坞自然村,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居住着532位村民的历史文化名村瞬间成为了地质灾害村。常山县委县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对坞自然村确定为整村搬迁村,并于2015年10月正式启动搬迁工程。今年3月初,搬迁工程队进驻对坞,很多村民对拆迁自家的房子倒没有什么顾虑,但对“天灯”非常留恋。特别是村里几个点了大半辈子“天灯”的老人,都流露出了无限的伤感。他们白天坐在“天灯”下畅谈“天灯”故事,晚上一起点“天灯”。今年70多岁的王有六说:“天灯保佑了全村400多年的平安,为村民驱了400多年的邪,现在要离开‘天灯’还真有点舍不得,也不知道‘天灯’还能不能亮下去”。 “天灯”既是古村落历史文化的见证,又是村民祈福求平安的一种方式,更是后辈年轻人一盏接受教育的警示“灯”。如今,点了400多年的天灯将随着整村搬迁而“息灯”,也将成为对坞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种记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