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7.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本周一是抗日战争爆发77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午,笔者慕名前往常山县招贤镇高埂村箬溪自然村,寻访90岁的抗战老兵张有水。在他的口述下,笔者记录了张有水老人参加浙赣战役江山廿八都保卫战的历史片断,共同追忆了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抗日战争胜利已有69年,尚在人间的抗战老兵日渐稀少,幸存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大多数人把昔日战场上的风采和精忠报国的情怀深藏心中,只字不提。直到我们这些年轻人以恳请抗战老兵帮助“抢救民族记忆”的名义,老人才开启话匣子,70多年前的尘封往事被一点点挖掘出来。
1937年11月初,侵沪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包抄上海,威胁杭州。1941年4月中下旬,日军偷渡钱塘江,沿浙赣铁路线窜扰,金华、衢州等地一度告急。那时,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第49军第105师,奉命参加了江西的上高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中,由于日军施放毒气,该师伤亡惨重,余部在四面环山的常山箬溪等小山村休养时急需补充兵员。1942年上半年,18岁的张有水在“一个大雨天就跟着当兵的走了”。
自日寇的铁蹄踏进常山、江山一带,当地民众便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行动。忆及当年,张有水老人的情绪明显有些激动起来,他抿了一口茶后缓缓地说:“那年夏天,我这个连枪都没摸熟的新兵,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赤膊参加了浙赣会战中激烈的江山仙霞关血战。”
当时,日军调集9个师团、10万兵力发动浙赣战役,企图占领浙赣铁路,摧毁沿线衢州、丽水、上饶等军用机场。6月10日,江山沦陷后,一部日军沿浙赣铁路继续西进;一部攻击向福建转移的中国军队第10集团军第49军。张有水所在的105师负责阻击日寇,掩护主力撤退。
“6月下旬的一天,我们在江山廿八都的金氏宗祠召开了誓师大会。”张有水眼眶湿润地说:“我记得,师长应鸿伦领头高呼‘有105师就有廿八都,有廿八都就有105师,誓与江山廿八都生死共存亡!’”在群情激奋中,当时张有水昂首一闭眼就喝下了一碗鸡血。
在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张有水熬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8月1日,日军以密集炮火猛轰张有水蹲守的一线阵地,并动用飞机投弹轰炸、机枪扫射,掩护步兵攻击。“那一仗打得非常激烈!多年后,我常在熟睡中被噩梦惊醒。”张有水喃喃回忆道。夜晚,张有水部被迫放弃一线阵地,撤至二线阵地,并在仙霞关主峰以南构筑新的防线。期间,日军多次出动飞机轮番轰炸,并动用大量毒气弹,使105师伤亡惨重。但在张有水等勇士的坚守下,8月10日,久攻不下的日军退回了江山县城。
“我们这帮‘不要命’的,最终以伤亡500多人的代价,击退了日本人的猖狂进攻,还打死了他们1000余人。”说话时,张有水双目炯炯有神。据史载,仙霞关之战,历时10天,使日军没能越过仙霞岭,让江山廿八都和福建北部的浦城一带免遭铁蹄蹂躏。还为后人保留下了廿八都古建筑,一个如今闻名遐迩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通讯员方均良 吴春仙 徐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