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11.24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 祝春蕾 通讯员 朱虹瑜/文 谢丹/摄
这个猪舍改造的农耕博物馆里,收藏了450多件农耕具。
人力打谷机、清秕谷与糠的风车、翻田用的耙、下雨天穿的蓑衣、旧时女子的手工纺车……江山市新塘边镇爱丰村有个猪舍改造的农耕博物馆,这里收藏了450多件农耕具。从这些恍若隔世的旧物什里,孩子们看的是新鲜与好奇,大人们看见的则是满满的记忆与乡愁。
记忆中的农耕时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插秧时节和收获时节,都是农村里最忙的时候。”爱丰村姜善国如今已经不再忙碌田间,但他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农忙时的场景。
每年清明节前后和10月份都是插秧时节,农户家一边将稻种撒在泥土里,等长出了10-15公分的秧苗,再将秧苗拨起,移植到水田里。另一边,田里的泥土进行翻作松土,从沟渠里引水入田。大人们脱掉鞋子,卷高了裤脚,牵出水牛,走到田中,一手拉着缰绳,扶着铁耙,一边嘿着水牛牯,水牛牯向前走了起来,前头的泥被翻起,后头留下浅一脚深一脚的脚印。
等水田耕好,便是插秧。第一天插秧,称为“开秧门”。主妇要备好饭菜酒肉,供家人和帮工聚餐。餐间,每人要吃一个鸡蛋,意谓“讨彩头”。蹲下去拔秧,先用缚秧苗的稻草在秧田上面横扫几下,意谓防止“发秧疯”(即手背发肿)。插秧结束,称“关秧门”,有的户主绕田走一圈,拔一把秧苗带回家,扔在门墙边,说是“秧苗认得家门,丰收由此进门”。插秧结束那天的晚餐,主人家要宴请帮工者,称“打散”。插秧种田时,一天三餐外,还要加两次点心。这时候最开心的有小孩,不仅可以跟着父母到田间玩耍,家里请帮工时,还有好菜好肉吃。
而每年暑假和11、12月份,黄灿灿的稻谷挂满了枝头,压弯了腰肢,人们又迎来了农忙的另一个时节——收获。田间耕作的人们,头戴草帽,脖子上一条汗巾,三五人在前头割稻,将割下的一把把的稻谷堆放在田里;后面的人拖着人力打谷机,将割下的稻谷放在打谷机里打。累了、渴了,田边的树荫下,吃几口主人家准备好的点心和茶水。等打谷机上装满了打下的稻谷后,又用谷箩一担担挑回家,堆放在一间屋子里,黄灿灿的稻谷映衬着丰收的喜悦。
那时候,晒谷场也是最欢快的地方,每家每户都有几顶竹篾席,早早搬到晒谷场“占位子”。晒谷的时候将竹篾席铺开,稻谷倒在上面,再用耙子把稻谷均匀地铺在席子上。这时候的小孩们也最欢快了,席子刚铺开,抢在稻谷倒下去前,在上面翻几个跟斗,也不顾及身上沾上谷屑会不会发痒;大人们也会布置给小孩另一个任务:看着晒谷场,驱赶前来吃稻谷的麻雀,此外,隔段时间要用耙子耙稻谷,让稻谷可以“翻个身”晒太阳。
傍晚时分,农田里回来的大人们到晒谷场收回稻谷,晒干了稻谷就会倒入谷扇里,扇出饱满的,扛到米厂加工成大米;扇出不太饱满的秕谷,粉粹后用来喂家里的牲畜;另外扇出的空壳子,大多被当作“柴火”,会被拉到空地上点火烧掉,或者用做酿酒时的柴火。
保护传统农耕文化
如今的农民“穿皮鞋种田”,很多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渐渐消失,为了保护传承农耕文化,2015年8月,江山市新塘边镇爱丰村兴建了农耕博物馆和驿站。
爱丰村村民世代以田耕生活,农耕博物馆里展出的450多件农耕具都是从村民们的家中搜集而来。整个农耕博物馆和驿站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农耕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260平方米,青瓦白墙的古朴造型与美丽田野交相辉映。
在这个农耕博物馆里,分农具、用具、匠具三大10个小板块。农具类设“春播、夏耘、秋收、冬藏”4个板块;用具类设“室内、室外”2个板块,匠具类设“木、篾、箍、艺”4个板块。共10个板块,可以看到耕田用犁、滚耙、人力打谷机、谷扇、谷桶等等农耕具,这些农耕具仿佛一幅近代浙西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在农耕博物馆旁边的驿站,24个石板将要刻上我们传统的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等24节气。
据了解,农耕博物馆开放以来,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这里的古宅、文化礼堂、公园、驿站、桂花王、田耕园让游客享受无尽的乐趣。如今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已经成为爱丰村文化礼堂的特色之一。站在一件件农耕器具、日常用品前,姜善国感叹:“很感动,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在乡下扯草、放牛、踩水车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