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11.17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 巫少飞文/摄
多数人会认为,随着网络和电子书的膨胀,那散发着油墨余香的纸质书籍迟早会成为博物馆的又一罕物。不能否认,印刷文化在渐渐凋敝。然而,三衢大地上就有那么一群书虫,他们读书、爱书、嗜书如命。今天,我们撷部分三衢书虫与签名本的故事,是因为,每一本签名本就像作者与读者间所产生的私密的化学反应——催生着智识的刷新。
“咬着饼干签名,味道不错”
衢州能把淘书经历涉及到香港、法国、美国等地的,恐怕只有季米(原名李剑明)了。塞纳河左岸的文学乌托邦——莎士比亚书店,那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季米也去逛过。季米把他聚书并找作者签名的快乐,称为“疯狂的文雅”。
至今,季米大约收藏有三四百本签名本。其中,陈子善先生的签名本非常有意思。
一位叫杜传忠的老人于1985年春节买了本《陈子善序跋》的书,赠予一位叫“肖远”的小朋友,并写上“太阳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心”的寄语。也不知什么原因,这本书后来“散于人间论古今”了,最后被季米淘到。2013年,上海召开民间书友会,季米兴冲冲地跑到上海找到大作家陈子善,请他签名。陈子善看后大为惊讶,欣然题词:“七旬老人题字在前,作为作者,我深感荣幸!剑明先生雅正。”
从温州到株洲,从上海到张掖,只要有时间,季米特别喜欢参加民间书友会。今年7月,季米到甘肃张掖又参加民间书友会。由于迷路,一路上,和季米同行的周立民先生饿得发昏。后来潘小娴从包里翻出饼干来分大家吃,季米乘停车间歇拿出周立民的著作《五味子》求签名,周立民在书上题词:“季米兄:裕固草原途中,咬着饼干签名,味道真不错——饼干,不是书。”
季米喜欢收藏签名本,按他的话说:鸡蛋好吃,也要看看到底是哪只母鸡下的。所以,季米在看完一本书后,总想见见作者。有一回,季米在书友群里交流彭国梁的书话,远在长沙的书友告诉他彭国梁老师就在自己身边。大喜过望的季米马上和彭国梁加为微信好友,并寄去了彭国梁著的《书虫日记》。等彭国梁签好名寄回季米时,季米很是感动。彭国梁为季米的5本书都签了名,并用他漂亮的钢笔字在每本书上写上了一段感言。如:“剑明书友雅正:翻阅自己的日记,仿佛又把逝去的日子重新过了一遍!”
“这是盗版”
比较起来,对书的内容喜欢的人要多些,可像季米这样,对书的内容和形制同时喜欢的,书友中并不多见。季米的藏书虽然以现当代为主,但这不妨碍季米对书籍版本的强调。不过,季米依然有看走眼的时候。
傅国涌先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对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等都有极深的研究。2014年8月,傅国涌来到衢城的书友书店,酷爱书籍的季米当然也要来。可当季米拿出傅国涌著的《民国年间那人这事》一书时,傅国涌一眼看出这是盗版书。一群书友接着就“起哄”,就签“这是盗版”。果然,傅国涌认真签了:“剑明兄:这是盗版!”
季米因为与傅国涌相识已久,故傅国涌常有签名本赠季米,从毛边本《笔底波澜》到精装本《金庸传》,季米居然收藏有17本傅国涌签名本。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恨“盗版”的。严晓星先生的《金庸识小录》等书话作品写得活色生香,季米心仪已久。有一回,季米去拜访严晓星,他送了一册《民国古琴随笔集》并签名。严晓星居然这样看“盗版”:“此书刚被盗版,此所谓‘古琴的春天’乎!剑明我兄一笑。”
“永远的败笔”
衢州作家周新华有很多明星签名,可他似乎更看重作家的签名。他不但有陈忠实、莫言的签名,还差点有金庸的签名。
2004年10月金庸回母校衢州一中,可周新华真正零距离接触金庸,想请他签名时居然没带上金庸的书。临时,周新华就托朋友送来一本金庸著的《碧血剑》。金庸开始签名了。“金”字写好后,可“庸”字的最后一竖,金庸就怎么也写不下去——原来,周新华托朋友带来的书不但是盗版书,且书中错讹百出。于是,举天下恐怕只有这个签名最尴尬——金庸的“庸”字就缺最后一竖。
尴尬归尴尬,至少“庸”字就缺最后一竖的事可成为书友间的雅谈。可周新华居然模仿金庸的笔迹,硬生生在那个缺笔的“庸”字上,加上一竖。加上后,周新华就后悔了,因为左看右看都不顺眼。以后,每每提起这桩事,周新华只好自嘲“这是永远的败笔”。
“吾道不孤”
仅从个人藏书来看,至少目前记者没看到有超过市区古书观止主人王汉龙的,他个人拥有六七万册书,这还不包括大量家谱、地契等文献。由于经常到王汉龙那里翻找史料,故能看到王汉龙收藏的签名本超多。虽然偶尔能找到有弘一法师、阮元、余绍宋、傅增湘、王世襄等题款的签名本,但毕竟太少,大量的签名都是无名者。这时,笔者心头就会有无限的悲哀——那么多呕心沥血、著书立说的作者,认真地签上名字,然后请某某雅正、斧正、笑纳,可是这位作者充其量只是一场单相思、一场永恒的绝恋。作者与赠书对象严重错位的重要依据是:王汉龙的许多签名本有八成以上来自废品收购站。
当然,如果是声气相求的书友间交流就不同了。近两年,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侯军及其夫人的“我拓我家”系列在全国各大报刊、网站均有声势不小的报道。今年9月30日,侯军发表了一篇“拓与印的对话”的微信,内有一段文字:“乙未春,余之三衢访书,偶得旧雕板三块。遂将此板先拓之,复印之。令拓印二术,同聚一纸,正反图文,各相乘除,故名之为‘拓与印对话’。”
而这段文字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温暖的签名本故事:那是2015年3月的一天夜晚,侯军在季米、笔者的带路下,走进了王汉龙的古书观止。当侯军看中几块古籍雕板,侯军坚持不让王汉龙赠送,要付钱。王汉龙便报了600元的成本价。到了晚上10点半,王汉龙收拾时发现侯军多付了100元钱,便要退还。侯军说:“我觉得这雕板不止600元,故意多放100元钱,哪知小王如此诚信。”后来,侯军赠于王汉龙他著的两书——《淘书·品书》《那些小人物》,并写上寄语:“书香恒久远,一卷永芬芳”。
侯军在衢州遇到书友,可谓“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