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常山喝彩》
编著:连中福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许彤
1987年从杭州大学毕业后,我就在衢州日报从事副刊采编工作,至今已近三十年。自以为对衢州文化有所了解,三十年深挖一口井嘛!尤其是1997年秋,在副县长洪建新、宣传部长祝晓农的倡议和盛邀下,我曾经带领衢报副刊人进行“走进常山”采风,共计刊发专栏稿件40余篇。记得当时常山有24个乡镇,我竟然去了21个,感觉常山文化虽有特色,但特色不甚明显。虽然,我们不能忽略衢州人的母亲山——三衢山在常山,中国第一枚“金钉子”也在常山,柚都石城、好人之城是常山,影视明星邓英是常山人……但是将其与江山、龙游等地相比时,这种感觉愈加明显。
倏忽间,时光转到了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常山喝彩歌谣”入选,成为该县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衢州市十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我为常山文化终于有了“国字号”而高兴。国家级非遗名录申报成功,对于进一步研究常山的民俗文化多样性,提升常山文化的知名度,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在前不久,我收到常山县作家协会主席连中福刚刚创作的、洋洋十万字的《为常山喝彩》书稿,写的就是常山喝彩歌谣。读后眼前豁然一亮,这,就是常山文化的闪亮名片啊!
福也,好啊!
新郎进门喜洋洋,
新娘见了心花放,
树上喜鹊配成对,
屋檐燕子已成双,
百年好合今朝结,
堂前福字更添彩……
你听听,这段流传在婚礼上的常山喝彩歌谣,多么喜兴!而这仅仅是喝彩歌谣海洋中的一朵浪花。
常山喝彩歌谣,结婚、上梁、祝寿、春种、秋收、开业时少不了它,图的是吉利、热闹、喜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常山喝彩歌谣,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活的形态,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民众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几百年来传承不断,并传播到周边地区。据调查,常山喝彩歌谣有“三最”,精彩眩目,更会亮瞎读者的双眼:目前彩词保存最完整,演绎仪式最讲究,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影响最广泛。
看得出来,连中福在采写中做足了考据的功夫。常山喝彩歌谣出现的时间,流传的历史,彩词的文本,传承的人物,他都不辞辛苦,一一采撷,娓娓道来。譬如他探究了数百年来,常山喝彩歌谣的内容得到不断扩展和丰富,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风俗喝彩,如举行结婚仪式、建造新屋时的喝彩;二是节令喝彩,如迎新年贺新春、闹元宵接龙灯时的喝彩;三是行业喝彩,如新店开张、金榜题名时的喝彩;四是劳动喝彩,如榨油号子、打夯号子等劳作时的喝彩。仅以《婚庆喝彩——呼唤永恒的爱情宣言》一章为例,连中福就详细列出了常山婚俗二十六项!从宝换宝、说媒、迎亲、闹喜、催妆、哭嫁、闹新房、谢媒到贺生,简直就是一幅生动鲜活的民间婚俗画卷。
在《虔诚的接力者》一章中,连中福神奇地描绘了《开源祖师:王培兰》《喜从天降:刘先宝》《雷公神:刘绪兴》《喜鹊衔福:刘朝训》《火中抢词:曾祥泰》《半路出道:曾令兵》等六代可以追溯的传承人,以及一群撒落在民间的喝彩师。崇善敬业、心地善良的他们以一种极其虔诚的姿态,把喝彩歌谣作为神圣的民间口头文学代代相传,也正是由于他们的执着敬业,才使这一“无本”歌谣传唱至今。同时,也正是他们的不断接力,才留下了今天的国家级非遗、浙闽赣皖四省边际民间文化经典、我国民俗礼仪中保留较为完整的文化瑰宝。
在我看来,连中福的写作具有时代性,非常接地气。他不仅写了民间彩师传承人,还走村串户追踪了活跃在全县各个行业、乡村的当代彩师,为喝彩这一传统行当赋予了时代气息。他甚至采写了一位“敢于吃螃蟹”的女性彩师王桔凤大妈。
相信看了连中福的这本新著,你一定会从他对常山喝彩歌谣起源、传承、保护等进行的深度挖掘和生动叙述,读懂了这项极具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它鲜明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强烈的互动性,浓郁的地方性,悠久的历史性和突出的伦理性,正是喝彩歌谣长喝不衰的根本所在,也使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对于音乐、仪式、民族史、文化史、人类学,甚至是民俗和文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然而,君不见,这种曾经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欢乐的民间文化,正在渐行渐远。因而,连中福此书的意义,不仅在于抢救、记录和担当,而且在于申遗、传承和弘扬,相信由乡土文化、民间记忆凝聚成的乡愁,将永远铭记。同时,他书中涉及的那些传承中华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人,也将得到尊敬和传颂。
其实,在我看来,作为本书作者的连中福同样值得尊敬和称颂。节后上班第一天,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氛围时,他就领受了县文广新局毕建国局长交给的任务,开启了这场艰辛的民间寻访和文学创作。我想像着他像古时摇着木铎、行走乡野的采诗官,奔走在全县十四个乡镇(街道),探访民间彩师,收集彩本彩词,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服苦役一般的采写工作。
我和连中福可谓多年的老朋友了。1990年暮春,我时任衢州报文学副刊《橘颂》的责任编辑,他正在福建某部服役。我就编发了他的散文《木棉花追思》,还给他写去了数封鼓励的信。后来,他转业回到家乡常山任职县检察院、政法委。后来,他开始在业余专注于写作,《甜蜜的记忆》《蜜蜂有灵》等书相继出版。后来,他当选县作协主席,加入中国作协。再后来,他完成了《为常山喝彩》的采写……
在此,我要为坚持写作三十年的连中福喝彩!
(作者系衢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