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3.02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徐丽文/摄通讯员郑积亮
在一个寻常的初春午后,当记者走进江山市江滨路37号老年大学古朴的院落,立即被这里的浓郁墨香所吸引——精致的文人小品画,墨气明润的书法尺幅,充满生活意趣的花鸟鱼虫,蕴藏着人间百态的市井生活画面……一幅幅精彩灵动的书画作品静静挂在每一间教室的墙上,牢牢抓住了每一位观赏者赞叹的目光。这些作品,全都出自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成员的笔下。这个在2015年1月中旬刚刚获得“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的大家庭,成员平均年龄70岁以上,其中年纪最大的已经94岁高龄。
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于1994年。从最初成立时仅有16名会员,发展到如今成员已有近200名,各类书画活动涵盖江山各个乡镇街道,社会影响力辐射至海峡对岸的“金名片”,不得不说,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20年的砥砺前行,就是一支奋进之歌。
“我一直在想,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缘何能得到此种殊荣?这就涉及了‘书画艺术服务什么人’的问题。艺术代表着时代的风貌,我们这20年的路没有走错,始终紧紧围绕着为人民创作这一主题。”说起研究会多年来,在推动江山市老年艺术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王厚恭一脸自豪。他告诉记者,江山老年书画研究会,不仅仅是一个练习书法绘画技艺的地方,更是一个体现了本地特色的文化交流场所、一个分享思想和生活的集散地、一个高唱夕阳几度红的地方。
老有所学:
彩笔乐融融
走过曲折的回廊,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办公室坐落在江山老年大学一个僻静的角落中。简朴的陈设,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办公用品,都因为窗前一溜长长的各式荣誉奖牌而显得熠熠生辉。
“这些都是二十年来,研究会获得的荣誉。”提到这些,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普梅如数家珍,“近七年来,我们每年至少有四五次与其他地方共同举办书画联展。共出了12本书画册,仅2014年就出版了4本画册。此外,我们还与台湾金门书法协会进行联谊。通过书画的平台,架设两岸文化沟通的桥梁……”郭普梅告诉记者,研究会连续六年获得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优秀组织奖,这在全国的同类协会中,是非常难得的。
“每年,我们都会请省、市里的书画专家进行专门授课。每个月都举行各种书画活动,深受老年人欢迎。”郭普梅介绍,每个月的11、12号是研究会固定的会员活动日。不管刮风下雨,大家都会聚在江山市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室中,一起交流学习书画的心得。
“有时豁然开朗或者醍醐灌顶,常常不过几行字、几笔画而已。相继进入古稀之年,我们是不是还在坚持爱好,是否还能发挥余热,这些其实都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大家除了来这儿学习书画外,还能聊聊天,下下棋,看到的都是笑脸,因此大家都愿意来。”郭普梅告诉记者,老年书画研究会的活动并没有报酬,但是大家积极性很高,“这里氛围很好,大家其乐融融。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普通会员,大家都将老年书画研究会当做一项事业来经营。”
老有所乐:
打开崭新世界
几年前,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还专门建立起了网站,全由75岁的老人赵明德打理,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在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网站上,我们会不定时更新发布各种活动消息,展示会员的书画作品,为外界了解我们研究会多提供一个窗口和平台。”赵明德告诉记者,就在去年,他还学会了将二维码挂上网站,“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研究会的概况和信息。”这位满头华发的老人精神矍铄,手机铃声竟是当下热门的韩剧插曲,“学到老,活到老,乐到老,在这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每年重阳节,研究会还会举办热闹隆重的集体祝寿会,为当年60、70、80、90岁的会员过集体生日。借此机会,会员们把心里话编成寿联写在红纸上,挂花、送生日蛋糕,祝寿场面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每年春节前,研究会都会组织会员下乡进村,为百姓写春联,送祝福……对不少研究会的成员来说,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早已变成了“家”一样的温暖所在。哪位成员生病了,研究会都会派人探望、慰问。“两年前,我们去探望一位生命垂危的会员,躺在病榻上的他充满眷恋又斩钉截铁地对我们说,‘书画会是我晚年温暖的家,如果身体康复,我一定还来!’在老年书画研究会的时光的点点滴滴留在会员们心中,总有一股特殊的情义把大家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提起往事,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秘书长邵作彬不无感慨。
抚今追昔,岁月如歌。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将书画的艺术魅力吹拂到了老年书画爱好者的心间,也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会员们不仅在诗书画印上勤学苦练,相互交流,更充分认识到弘扬中华文化的深远意义。会员周成盛特地为研究会赋诗一首:“光阴似箭二十载,书画天地翰墨缘。健康快乐勤劳作,百花盛开香满园。”周成盛是研究会的老会员了,他告诉记者,在研究会这种氛围融洽的地方安度晚年,看到比自己年纪大、技艺精的老人们还在奋发研习,自己也会有更大的动力:“这种感觉很亲切,研究会就像是自己的家。”
无独有偶,会员中一位叫做王柳溪的老人,也和周成盛有着同样的感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举行赈灾书画义卖捐款活动,腿脚不便在家休息的王柳溪特地拄着拐杖来到现场,专门送了100元钱来。“受到会员们如此热情的感染,我们的工作更加有热情,动力也更足了。”邵作彬如是说道。
老有所为:
一支“文化劲旅”
“江山有两张名片,一张是江郎山,另一张就是老年书画研究会!”在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成员间,口口相传着衢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原江山市市委书记陈锦标的评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年以来,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组织了一系列到社区、村庄、工厂、学校、驻军单位送春联、送作品等“送文化进万家”活动。近年来,共写送春联两万余对,并连续11年为浙江省最具魅力新农村白沙村义务写春联,广受好评。
期间,围绕重大事件和重大纪念活动,研究会书画创作和展出丰富多彩。出版有《江山墨缘》《共和国在我心中》《江山情》《光辉历程》《毛泽东诗词江山书法作品集》《中国梦》等书画集。借助这些平台,江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书画爱好者创作了一大批艺术精品,不仅展示了广大老年书画爱好者热爱生活、奋发进取的崭新境界,也为我市建设文化强市作出了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2011年开始,研究会的老年书画家们倾情奉献、发挥余热,先后与上海、宁波、台州、丽水以及衢州各县(市、区)开展书画交流,甚至连接海峡对岸,与台胞联谊会的江山籍人士共同开办“江郎娇子”书画展,并进行笔会交流。
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省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国幸福乡村和文化礼堂建设,研究会为江山20多个乡村布置书画室,并赠送书画作品2000余幅。走基层、进社区、访企业、入农户,老年书画家们不遗余力的社会文化活动,不仅活跃了离退休老干部的文化生活,更提高了老年书画家们笔墨之间的艺术水平和深情厚谊。翰墨情浓,仁爱拳拳。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研究会麾下4个分会的老年书画家们利用寒暑假时间,为留守儿童免费教授书画,每年开班,都有几百名孩子报名。
浓浓翰墨情,满满中国梦。时光荏苒,每一位老年书画研究会成员的脸上也不可避免地刻上了历经岁月雕琢的痕迹。但他们对于老年书画研究院的这份坚守,替我们回答了在这个时代,“究竟应该如何安度晚年”的问题。同时,也成为衢州老年文化生活建设的一个缩影,为我市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我们期望,这一缕翰墨香,能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犹如春雨点点入土,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