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红梅开——大型经典民族歌剧《江姐》赴衢州演出侧记

发布时间: 2014.12.31   来源:超级管理员

见习记者  徐聪琳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12月18日晚,应红五环集团特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表演的大型经典民族歌剧《江姐》在衢州学院大礼堂隆重上演。这也是该文工团应邀在衢演出三场《江姐》的最后一场。

  今年是歌剧《江姐》献演50周年。50年来,《江姐》唱遍了大江南北,也曾被改编成电影、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它强大的感染力教育和影响了几代国人。时至今日,它仍然被人们认为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化歌剧作品。与50年前一样,此次在衢上演的《江姐》,遇见的不仅是掌声,还有人们无尽的感慨。

  一树红梅映“最美”

  沉沉夜幕中,衢州学院大礼堂内流光四溢,观众早已纷纷入座,热切盼着《江姐》开演。舞台幕布后,工作人员一遍遍检查道具,核实布景板。

  “快点儿,赶紧把衣服换了。”后台的化妆间里热闹非凡。画好妆的演员在过道中来回走动,吊着嗓子,绷紧了状态。

  “我的妆容会不会吓着人?不过舞台上看,可能就没那么显眼了。”空政文工团副团长陈小涛饰演的是叛徒甫志高,在第一场戏中有很重的份量。他在17日晚上饰演了特务头子沈养斋,18日下午又饰演了老头蒋对章。

  “蒋对章大概是整部歌剧中最轻松的一部分了,每每出场,观众就会笑一阵子。”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且角色性格截然不同,这需要深厚的表演功底,陈小涛已经习惯了。不仅是他,翻看演员表,可以看到不少演员都会饰演不同的角色。

  今年,空政文工团已经在7个城市巡演《江姐》。“衢州是我们巡演的第8个城市,也是一个计划外的城市。”陈小涛谈起《江姐》赴衢演出的缘分:一位退役的老飞行员如今在红五环集团当顾问。红五环集团以他对空军的深厚情感为引,又结合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打动了空政文工团,应邀赴衢演出。

  “红五环集团的企业文化,与‘江姐’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的爱国、奉献精神相契合。所以我们有共同的追求。”陈小涛说,在衢州的两天,他也感受到衢州观众很热爱艺术,且观赏素质高,“观赏《江姐》掉眼泪的观众很多,但是在衢州,观众在演出结束后,站了很久,大家鼓掌、擦眼泪,很让人感动!”

  “我们希望能为更多衢州老百姓表演。我们也想再来衢州,感受这里的‘最美’与‘幸福’。”来到深处浙西的衢州,空政文工团不虚此行。他们把传颂正能量的红色经典面对面送给衢州人民,同时,也对既具时代精神又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最美衢州”,心生留恋。

  一见《江姐》念终身

  “我有《江姐》情结,这一次是圆了梦啊!”红五环集团董事长苏勇强谈起邀请《江姐》赴衢州演出的原由,很是动情,“《江姐》一共演三场,每场都有不同的观众群体,而我是从头至尾连看了三场。“

  “小学一年级,字都还没认全,我就捧着《红岩》在看了。1971年,在衢州机场有慰问空军的演出,演的就是《江姐》。我看了一回,便铭记于心。”歌剧的著名唱段《红梅赞》里有“一片丹心向阳开”,苏勇强说自己正是“一见《江姐》念终身”。

  “江姐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崇高的革命精神却一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就像歌剧《江姐》一样,作为中国艺术文化的瑰宝,时间也在打磨它,让它更具光彩。”苏勇强认为,《江姐》作为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来的红色歌剧,它的教育、激励意义永不退色。

  此番邀请《江姐》来衢,苏勇强说,自己就是希望《江姐》所传颂的坚韧、牺牲、奉献融合交织而成的博大爱国情怀,能对企业员工,全国经销商、供应商产生心灵上的触动,从而提高“红五环人”的精神素养。

  “这是一部以情动人的好剧。”苏勇强止不住赞叹。“它将江姐的崇高形象竖立在我们的心中。歌剧《江姐》其实从来没有被人遗忘,它不断改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充分证明自身的艺术价值。所以,我们今天看见的是一部动人抒情的革命赞歌!”

  正如苏勇强所言,在演出过程中,每一场戏落幕,每一个场景转换间,现场都会响起阵阵掌声。演出结束时,在明亮的礼堂里,掌声经久不息。不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观众都有脸颊挂泪的,还有从东北赶来的“大老爷们”也热泪盈眶。他们注视着舞台上那一簇红梅,迟迟不愿散去……

  一幕群戏众人担

  演出现场,还有那么一群人,既不是坐在台下为《红梅赞》、《绣红旗》鼓掌的观众,也不是台上引人注目的空政文工团专业表演者。他们是红五环员工,在演员表上署名为“群众演员”。

  “我们共有42位员工参演《江姐》,真是打心里觉得骄傲。”群众演员领队陈超一直在后台,负责协助调配群众演员上场秩序。参演的群众演员年龄跨度很大,有20岁出头刚进企业的年轻人,也有60岁以上已经退休的老职工。

  12月初,红五环集团内部倡导员工自主报名参演《江姐》,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这42名群众演员对《江姐》都不陌生,有人还特地上网找了视频,大家一同观摩。

  “参演的员工都是对表演有兴趣的,情感发自内心,才能很快入戏。”陈超介绍,空政文工团有老师提前过来指导,增强群众演员的舞台表现力,“不演还不知道,企业里有那么多善于表演的人,对戏后,专业演员都夸我们呢!”

  一出“华蓥山上,江姐会见双枪老太婆”的戏,在专业表演着与群众演员的通力合作下,演得群情激昂。相比于台下观众,陈超这些临时群众演员更容易受舞台情绪的感染。“毕竟是和专业演员同台,我们知道他们台后的辛苦。加上参演歌剧代入感强,觉得自己就是《江姐》中的一部分,感触更深。”

  22岁的高平,7月份刚参加工作:“我是呆在后台看完演出的。那个年代的坚持、信仰,就像钻石,到现在仍然熠熠生辉。”歌剧《江姐》震撼了高平。作为90后,高平不觉得《江姐》是老剧,“经典永不过时,至少我觉得空政文工团的演出,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观赏。老人们看到的可能是回忆,年轻人则会有所感悟,能汲取成长的正能量。”

《江姐》经典唱段《红梅赞》剧照

 《江姐》经典唱段《绣红旗》剧照
 红五环员工正在搭建舞台。

《江姐》表演现场,江姐饰演者为著名演员伊泓远。

上一页 下一页